11.07 成長真的不難,做到這兩個字即可

成長真的不難,做到這兩個字即可

作者/皮特主創團

如果我現在告訴你自律決定命運,你會不會立刻有關掉這篇文章的衝動?

其實這很正常,因為任何人都不想被反覆灌輸同一種概念,而且拒絕的理由幾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我早就懂了,還用得著你說?

看看身邊的人就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被告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他們卻依然沒有努力,成年之後滿是傷悲;

有多少人在讀書時就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現在大多數人依然對時間沒有概念,揮霍無度。

今天不談別的,只說說自律,因為這很重要,幾乎是任何人一切成長的開始。

失去自律,不足以談成長。

成長真的不難,做到這兩個字即可

01 律性

這裡的性,泛指人的一切天性。

我有位同事很有意思,一週能請三四次病假,而這個月更是厲害,居然病假兩週。

這可把老闆氣壞了,破口大罵:“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麼嬌嫩,同樣是女孩子,看看我們這裡的正式員工,三個月最多一次病假。”

其實在我看來,這都是他開的先河。為什麼?因為我們上的是夜班,每天下班都是凌晨3、4點了,真的是人困馬乏,可老闆卻時常呼籲我們去吃火鍋。名為“加班補貼”,實則是害人害己。

我反正實習三個月來沒去過一次,現在他們也不主動叫我了。這還真不是我不合群,因為我不但知道而且還篤信這個道理是對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什麼是正確的時間?做什麼事才是正確的?

其實我說出來你可能會更加不屑一顧,那就是:在該吃飯的時間好好吃飯,該睡覺的時間好好睡覺,該工作的時候好好上班。

為什麼說很多人做不到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兩個字:滿足。

為了獲得自己本能上的滿足,或者說盡可能是最大的本性需求,現在大部分人可以說是被慾望“隨叫隨到”。

空虛寂寞怎麼辦?有抖音這些APP幫你“殺時間”;晚上通宵餓了怎麼辦?有各大外賣公司全天24小時為你服務;看見身邊的人都換蘋果新機了,怎麼辦?有各種貸款公司幫你“排憂解難”。

不律性能行嗎?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娛樂產品能佔據很大的銷售市場?因為他們抓住了人性啊!

所以,做一個能把控自己本性的人,這是自律的開始。

成長真的不難,做到這兩個字即可

02 律情

上週日晚上,我負責的區域內來了三位客人。

他們剛坐下就讓我很是為難,先是要雪茄煙槍和雪茄缸,之後又要暖燈和披肩,最後還不忘調侃我們酒店服務不周到,沒有達到他預期的設想。

折騰十幾分鍾也沒有點單的意思,說實話,面對這樣的客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每一次都讓我有種陌生感,因為真的很麻煩,而且我會很不耐煩,甚至想發火。

“小夥子,有沒有果盤啊?我要那種只有蘋果和橙子的,而且要幫我切成半兒,再上兩瓶溫水。聽明白了沒?”

濃濃的東北味加上那厲聲呵斥的嗓門一下子把我震住了,因為我們的果盤都是廚房事先做好的。突然要找蘋果確實麻煩,更何況那時候廚房也忙,我很想拒絕他,但考慮到客人很可能會因此發火,所以只能先答應。

我一時間不知所措,整個酒吧都處於最忙的時間段,其他同事都被各種客人叫喚,主管和老闆當時也是箭步如飛,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可以說,那個時候必須要自己解決。

我努力剋制住自己當時的不耐煩,浮躁和焦慮,儘可能讓自己保持冷靜,並去各個冰箱找備用的橙子和蘋果。結果很不幸,我們當時根本沒有多餘的儲備來應對這種突發情況。

我當時絕望了,內心不停地罵那個客人為什麼這麼煩,放著現成的果盤不吃,非要吃什麼蘋果和橙子。但憤怒是於事無補的,我最終厚著臉皮去找廚師長,請他想辦法。

結果廚師長也找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找到三個橙子和一個大蘋果,然後臨時給那位客人切好,還精心設計了一下,看上去非常精美,這讓我滿心歡喜,立刻給那位客人送上去。

雖然等了半個小時,但那位客人並沒有因此怪我,而是看到我手上特別為他準備的果盤對我大加讚賞,不停地說:“小夥子用心啦!”

之後我們的大眾點評上又多出來一條顧客好評,經理對我這次行為很滿意,這讓我頗有成就感。雖然來之確實不易,甚至幾度我都想發火撒手不管。

成敗就在一念之間,當時那種情況就是一個人一個念頭的事。選擇冷靜,就能得到獎賞;選擇憤怒,就會麻煩不斷。

說到底都是自律,當你咬著牙跨過了那道坎,前面風景大好。

成長真的不難,做到這兩個字即可

03 律己

我昨晚和同事開玩笑說,“自從實習之後,我發現我們無論當客人還是做服務員都不敢隨著性子了。因為做服務,你要讓客人滿足,當客人你更怕服務員會在你菜裡吐口水。”

同事立刻會心一笑,並連連點頭同意我的想法。

經歷的事多了,我逐漸明白,這個世界上最能得罪的其實只有自己,除此之外我們誰也不敢隨便得罪。

得罪同事,上班之路舉步維艱;得罪老婆,家庭生活雞飛狗跳;得罪老闆,升職之路遙遙無期;得罪陌生人,未知的危險讓你不寒而慄。

唯獨自己可以“得罪”,因為“得罪”自己,可以讓我們知道這世上還有諸多不易,看他,忍他,避他、由他,最後在得知生活的真諦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些本質上都需要一個人對自己有強大的管理能力,律性,能讓一個人理智;律情,能讓一個人清醒;律己,能讓一個人透徹。

2017年,當我剛從Peter老師那裡接觸到“時間管理”這個概念時,老師就對我說:“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是一個人的心性管理,個人管理。”

兩年過去了,發生了很多事,我彷彿看到了自律背後潛藏的巨大價值。

每一個自律行為都應該是建立在一個更高的目標上,高目標才會有高標準。一個人如果都看不到自己的目標,甚至想都不曾想到過,怎麼會對自己有高標準呢?

自律是一切成長的開始,這話不是說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