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百萬大軍投降清軍怎麼成了最有骨氣的王朝的?

沈靜軒


答案很簡單,吹的。

究其原因,不過是後世百家講壇的節目上,被明吹深惡痛絕的閻崇年說了這麼一句,也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而且在講到咸豐和慈禧的時候,還把這段拿出來給這兩口子鞭屍。

崇禎:拿根繩子來,朕要死社稷

崇禎如果真有骨氣,就應該去為了保衛自家產業找李闖拼命,而不是像個娘們一樣哭哭啼啼的自掛東南枝。另外,一陣未過就自殺恰恰是膽小鬼的表現,崇禎就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死了最起碼也死的壯烈,哪怕是實在打不過再自殺也強於打也不打就自殺的強。

至於什麼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什麼也被明吹用來吹捧明朝所謂的骨氣。只不過明朝不割地的話,為何明朝會放棄長城以外大多數軍事據點,比如說河套,任由其成為蒙古人的牧場,同樣的還有鐵嶺衛,而且坐視緬甸吞併勐養、木姐等土司;明朝不賠款,為何朝貢貿易被認為是明朝在向朝貢國朝貢,為何明朝會在明末給林丹汗上貢大量的財物;明朝不和親確實是真的,但是我沒記錯明朝確實想要和朝鮮和親,但是朝鮮不要明朝的公主,腫麼破?而且和親的好處在於可以節省成本,比如說漢朝通過和親結盟了烏孫國和南匈奴,使其成為東漢收拾北匈奴的盟友;元朝通過同高麗和親達到了控制高麗的目的;清朝更是通過和親拉攏蒙古王公,所以整個清朝蒙古王公也基本比較老實。所以,不和親只能說明明朝不懂外交而已。

再者,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及清軍入關,大量的明朝官員可謂是做了三姓家奴,高級官員甚至親自迎降。如果這是骨氣,那麼這個骨氣也太廉價了。

另外,明朝確實喜歡塑造自己剛硬的形象,但是沒什麼卵用,因為明朝使臣在帖木兒那裡確實是跪著的,而且連塊地毯都沒有,直接跪在地上。

所以,明朝所謂的骨氣值幾分錢?可以用一文不值來形容。更別提百萬明軍投降清朝之後反而戰鬥力爆棚,甚至還有鐵骨錚錚的忠臣。

比如,江西金聲桓降而復叛,就是一個漢官慢死縋城出走,給清朝通風報信;金聲桓圍攻由綠營防守的孤城贛州,贛州守軍說死也不投降,而且還打死了廣東叛將李成棟;在劉文秀圍攻保寧之時,李國英、吳三桂、李國翰等人打算放棄保寧退回漢中,也是漢官郝浴用不死於賊,亦死於法來敦促這幫人守城。所以,明朝並不缺忠義之士,只不過明朝沒好好用這些人,反而在清朝倒成了忠臣。

只不過明吹太能吹,把明朝給吹上了天,要不然我這個前明粉也不會對明朝粉轉黑。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說到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一點也不誇張,的確如此。

大明王朝一共經歷了276年的歷史,歷代皇帝對外從來也沒有過屈膝一說,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明亡國後,朝鮮半島還堅持使用崇禎的國號,可見明朝的影響力。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的骨氣。

明朝是朱元璋創立的,明朝和元朝不共戴天,朱元璋打出口號就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明朝的任務就是徹底消滅掉這些胡人,和親是不可能了,正因為如此,既使明朝到了後期即將亡國,也從來不拿女人做文章,當時人們有一種和親就是辱國的意識,堂堂明朝公主外嫁藩國是絕對的恥辱,寧可戰,絕不和親!尤其是明朝組織大軍征戰時,皇帝一般都親臨前線指揮,如朱元璋就派自己的兒子朱棣去北邊親自鎮守,到了朱棣當了皇帝后,他更是幾次親征,不滅絕敵人誓不罷休。

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兵臨城下提出只要明朝皇帝答應封他為王,並給黃金百萬兩,他就嚮明朝皇帝稱臣,並出兵對付後金,但是明朝崇禎皇帝卻不同意,他認為如果這樣做是對不起列祖列宗,隨後殺光女兒老婆,防止他們城破後收到侮辱,更是留下“任賊分割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隨後自殺身亡,這種氣節的確使人敬佩不已。而回首封建王朝幾千年歷史,有如此凜凜骨氣的幾乎沒有。所以我們說明朝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是不言而喻的。





老劉



答:提問問題的這位兄弟,是真糊塗呢?還是假聰明?

人家說明朝有骨氣,是讚揚明朝的君王有骨氣,不是說軍隊,不是說百姓。大清定鼎中原,坐穩江山後,咱們神州大地的百姓不也都是大清朝的國民了嗎?

明朝的君王怎麼有骨氣呢?

崇禎帝,這個不用多說了,李自成兵鋒摧城,他既不肯出逃,也拒絕與李自成籤城下之盟,一死了之,以生命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人生信條。

這一點,歷朝歷代,哪個皇帝做到了?

秦?漢?唐?宋?還是大清?

大清國的亡國之君溥儀,和崇禎帝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不但東逃西竄,還出賣東北,仰人鼻息,幹盡多少人神共憤之事!

崇禎帝之後,南明四帝,也同樣死得極其壯烈。

先來說南明弘光帝。

弘光帝的死是非常硬氣的。

只不過,弘光帝是死於清廷之手,在清廷的文字震怖下,弘光帝的死亡過程被淡化了,史家不敢多載而已。

不過,時人文秉所著《甲乙事案》裡還是透露出了一點訊息:即弘光被擒後,面對清豫親王多鐸的審問,竟“終無一語”。

這“終無一語”四字,就充分地表現出了弘光不妥協、不投降、不求饒、不屈從、不配合的堅定態度,為自己的國家及人格保留了應有的尊嚴。

接著再來說南明隆武帝。

清軍大舉入閩,已過仙霞關,鄭芝龍兄弟跪地降清,局勢危急。

隆武帝眼見大勢已去,讓人抬著自己心愛的十餘簏的書籍,避往汀州(今福建長汀)。結果,在汀州府堂遭遇清兵追殺。他親自與清兵短兵相接,慘死當場。

不過,死得最有尊嚴的還是紹武帝。

清兵由於在汀州射殺了隆武帝,錯失了向清廷頭子獻俘的機會,等他們在廣州抓到了紹武帝,就讓人關押在牢裡,好酒好菜款待,準備押解京師討封賞。

紹武帝推倒酒菜,傲然說道:“吾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帝於地下。”視死如歸,自縊而死。

太明朱元璋有子孫如此,可以瞑目矣。

南明永曆帝雖說死前曾向吳三桂流露過哀告求饒之意,但在被吳三桂拒絕後,也心如止水,從容赴死。

永曆帝的兒子年僅十二歲,死前破口大罵吳三桂。

吳三桂讓人用弓弦把永曆父子勒死後,又命昆明縣知縣聶聯甲親運薪木至城北門外,將屍體焚化,然後屍灰四揚。

這就是所謂的銼骨揚灰,一般上,不是有殺父殺子的血海深仇,不會幹出這種讓人髮指的獸行的。

清朝坐擁有江山後,為了轉移民眾的仇恨,總是把滅明的罪責推到李自成身上,說是李自成逼殺了崇禎帝,而對他們親自殘害的南明四帝,儘量少提,或不提。


覃仕勇說史


有很多人說明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可是這種說法總會引來很多人的反駁,那麼真實的明朝是否真的這麼有骨氣,能夠真正稱之為最有骨氣的王朝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打算和大家講一講明朝的事情,為何人們對明朝褒貶不一,覺得這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朝代?有人覺得明朝實際上很窩囊,但是為何它還能堅持幾百年,要是真的那麼不堪,我想大概是不太可能的。


有人說明朝特別霸氣,十分有骨氣,可是為何最後明朝近百萬大軍投降清軍,並且原本戰鬥力很弱,投降清軍之後戰鬥力反而增強了,這難道是有骨氣的表現麼?為了揭開這個謎團,我繼續深入分析。


明朝骨氣的由來

要說明朝的骨氣,我想最主要就是因為明朝自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這句話一聽就很霸氣,感覺確實十分有骨氣,至於來源是什麼呢?


不和親就是說明朝堅決不與周圍國家進行和親,不會把自己國家的女人當做一種物品用來交易取得和平,要是與周圍國家不合適,也堅決不能和親,這一點明朝確實做到了。

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明朝似乎也做到了,他們確實沒有像清朝和宋朝一樣動不動就割地賠款,要是有國家與自己產生衝突,明朝堅決不會妥協,這個品質是十分不錯的。至於說“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在明朝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朱棣、還有朱祁鎮,他們是堅決守衛國家,比如朱棣,一生都在戰場上度過,即使最後去世也是在親征蒙古的途中去世,而朱祁鎮就更不用說了,御駕親征蒙古結果被捕,依舊還是寧死不屈,這樣的氣節確實很不錯,可以稱之為十分有骨氣。


但是明朝真的就可以稱之為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了麼?我想似乎還要劃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何這麼說呢?


明朝真的有骨氣麼

除了上邊所說的朱元璋、朱棣以及朱祁鎮這樣有骨氣的皇帝之外,明朝歷史上的其餘皇帝,似乎和有骨氣這樣的詞語相差還是很大的,最明顯的就是崇禎皇帝,在得知李自成造反之後,他居然沒有想到如朱祁鎮一樣御駕親征,而是在門口歪脖子樹上直接上吊自殺,作為一個皇帝,或者說一個男子漢,不戰自殺,似乎太過於丟人了。


還有明朝的那些大臣,不好好做好分內自己的事情,偏偏要與皇帝對著幹,可以說明朝的皇帝真是幹得憋屈,朱祁鎮要不是因為大臣刺激,總是打敗仗,自己也不會生氣到御駕親征被蒙古人俘虜,後來的崇禎皇帝要不是因為知道自己身邊大臣其實根本靠不住,我想也不至於自殺吧?

這樣一個沒有民族名譽感的朝廷大臣班子,要說是最有骨氣,似乎不太符合現實,要是有骨氣,自己明明擁有那麼多的戰士,為何不能與清軍誓死奮戰,一直戰死沙場呢?

有人還拿明朝與唐朝相比,我覺得兩者根本沒法相比,雖然都說是有骨氣,明朝不割地賠款,不納貢,可是明朝這叫閉關鎖國,他們施行海禁,目的就是擔心被其餘國家欺負,他們是不用割地賠款,可是自己實力怎麼樣,大家心知肚明。

唐朝時期要是看誰不爽,直接滅掉他,看著高句麗作死,唐朝寧願花幾輩人的時間精力去將高句麗滅掉,他們有骨氣也有實力,這才叫真正的王者風範,明朝就是嘴上活著,能力不足,這樣稱之為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我想不太合適。


結語

任何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在看待歷史的時候,應該客觀一些,不要盲目覺得哪個朝代多麼厲害,結合現實來分析,才是最正確的態度,不要走入死衚衕,導致後人再也看不清歷史真相!



嗔痴歷史觀


明朝是最有骨氣的王朝,這不是它自稱的,是後人對比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之後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並非僅僅是為了渲染明朝有多好,而是有著其歷史原因的!哪怕明朝百萬大軍投降清朝,但是這並不能改變明朝從建立到滅亡的鐵骨錚錚!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為何明朝被稱之為最有骨氣的王朝?

明朝沒有和親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崇禎自縊,明朝經歷了二百多年,但是在這二百多年的時間裡明朝沒有一個君王是對外投降的,甚至連屈辱的和親也不曾有過。

要知道,哪怕曾經強盛如唐朝和漢朝,王朝建立之初為了贏得發展時間,都會選擇利用和親的方式暫時維護邊疆穩定。比如漢朝時期的昭君出塞,唐朝時候公主不得已外嫁突厥和吐蕃等等,雖然國家強盛後掃平了曾經的屈辱,但是也無法改變曾經用如此的方式去換取和平和時間的事實。



反觀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同年便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口號,並進行北伐和西征。他不僅結束了蒙古在中原的統治,而且平定了四川、雲南和遼東等地,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在此後兩百年間,蒙古西部強盛起來,但是英宗集結大軍御駕親征而不是議和,雖然此次土木之變以明朝失敗結束,但是明朝並未因此妥協。17世紀,遼東女真強大起來,打得明朝節節敗退甚至一度入侵北京城,哪怕如此,崇禎皇帝也沒有屈膝投降,更沒有和親!

這是明朝的一大特點,受到侵犯了就打,決不妥協,更不要說和親了,哪怕打輸了也要打!這在歷史上是非常難得的。

明朝君王的信條

整個明朝兩百多年沒有一位投降的皇帝,崇禎皇帝甚至用生命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說明朝有骨氣!

而中國歷史上的絕大部分王朝總會有投降的君王,比如劉嬋、李煜還有宋朝的很多位君王,受到強敵入侵之時總會想著如何去議和或者是投降,但是明朝的皇帝都是一味死磕哪怕國內起義四起、局勢動盪不安也沒有妥協過!

明朝沒有割地賠款

明朝是歷史上極少數沒有割地賠款的王朝之一!


同樣身為漢人建立的王朝,宋朝在割地賠款方面可謂是最為突出了。宋朝前後延續了數百年,但是數百年間割地賠款不斷,是歷史上少數靠割地賠款生存了數百年的王朝。這是一種屈辱,但是宋朝卻把它當成了維護邊疆穩定的手段!

再看取代明朝在中國統治地位的清朝,面對列強入侵前後三十多次的妥協與割地賠款,作為清朝當時最高統治者慈禧甚至厚顏無恥地向列強表示“以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真的可謂是千古奇聞!


明朝建立到滅亡,只有戰爭失敗丟失的國土,從來沒有主動割地賠款換取和平。這是明朝的骨氣,相對於清朝的屈辱,它更顯得格外珍貴。

百萬大軍投降為何不影響明朝的骨氣

在封建社會,家天下是社會根本制度,整個明朝就是朱家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明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朱家,整個天下都是朱家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自縊而亡,這意味著明朝已經滅亡了,是亡在農民起義手裡的。


清軍入關後,明朝名義上已經滅亡,而明朝的殘餘軍隊群龍無首,根本沒有一個領導核心。失去了最高領導者的明朝軍隊為了生存自然會選擇一個更加有利的團體效忠,但是這並非明朝的問題了,因為明朝已經亡了。

所以說,明朝的骨氣不在於百萬大軍,而在於統治者,因為明朝便是朱家的,而且百萬軍隊投降之時明朝已經滅亡,又談何而來明朝沒有骨氣之說?

結語:明朝存在之時,沒有割地賠款,沒有和親,尤其是崇禎用生命詮釋了“君王死社稷”的信條,這在中國歷史上謂是鐵骨錚錚,所以後人評價他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六郎侃歷史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許多人覺得明朝是最有“骨氣”的朝代,但也有許多人其實覺得明朝十分的“窩囊”,但又為什麼可以堅持幾百年不倒呢?

明朝骨氣的由來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這句話是許多人對於明朝的“第一印象”也是明朝“骨氣”的由來。

不和親說明朝廷堅決不與周邊國家聯誼,不會使用聯誼這樣的方式穩定邊境,就算是周邊國家有矛盾也不會通過和親的方式。

但在古代史中就可以發現,歷朝歷代“和親”的大部分對象都是遊牧民族,往往都是先“穩定”下來發展了之後,就會派出大軍征戰擊潰對方。

但和親這招對於明朝卻是最“不能用”的那一招,明朝的邊患大部分來自於北方,而明朝開國就是驅逐蒙元才得來的,成祖朱棣也多次親征草原。

如果後世的明朝為了邊境的安定而採取了和親的方式,那麼就是將祖宗的臉面踩在了腳下,既然祖先能夠將“北征草原”現在為什麼不行了呢?

而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這個明朝確實做到了,要是有國家與明朝產生了衝突,明朝也都不會妥協。

明朝皇帝的“傳統”骨氣

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在明朝最明顯的就是朱棣和被俘的朱祁鎮,二人都是北征草原,但一個成功將蒙古趕去了歐洲,另一個雖然被俘虜,但卻寧死不從。

這樣的“祖先”對於後代的明朝皇帝來說是十分的有壓力的,而且偏偏明朝的大臣們十分的喜歡和皇帝“對著幹”如果和親,明朝的大臣就會第一個不同意!

明朝的“傳統”不允許皇帝“低頭”,明朝的皇帝們十分的骨氣,在萬曆年就有三大徵,但到了後期,百萬明朝軍隊的“投降”也不關明朝的“骨氣”

沒錢鬧的百萬投降大軍

明朝到了後期,財政枯竭,軍費大多給了“關寧鐵騎”,內地的軍隊都是靠將領們自己去供養。

這些軍隊說起來名義上是明朝的軍隊,可實際來講,這些軍隊都是將領們的“私軍”,朝廷的命令下達了之後,如果將領不願意執行,那麼下面的士兵也都不會執行。

所以明朝的骨氣是有的,但到了後期,沒錢難管百萬之軍,大批量的投降也就成了“常態”


娛樂吃瓜主


明朝從來不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或者說,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王朝是所謂有骨氣的,因為“骨氣”是存在於自然人的一種品質而非“王朝”這樣的無生命的且稍具抽象的事物。如果一個王朝,只能以“骨氣”為賣點,那麼這個王朝實際上是很糟糕的。

明朝恰恰就是這樣一個王朝。沒有漢朝對外重拳出擊的氣勢和能力,沒有唐朝萬國來朝文化輸出的氣魄和度量,沒有宋朝文化盛世,藏富於民的殷實,沒有元朝對外開放,民族融合的盛況,而成為了羸弱,封閉,保守的代表。就連所謂的“骨氣”,也不過是虛無縹緲,不見蹤影。

網傳“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活脫脫一個剛烈的形象。然而,歷史的真相,對這個謬論無情打臉。明朝的確不割地,但主動放棄土地,從明宣宗放棄安南和東北,到明英宗 放棄河套地區,再到明武宗放棄西域唯一的據點哈密衛,明朝的歷史,就是一部敗家的歷史。嘉靖皇帝甚至公然說出“敢言復河套者,斬”這種“賣國”的言論,連建議收復失地都成了死罪,這樣的王朝,配得上說“骨氣”嗎?

明朝君王的光輝事蹟不止如此,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虜的明英宗,成為了瓦剌叫開明朝邊關城門的利器,在朱祁鎮的幫助下,瓦剌一度能夠很順利地洗劫明朝的邊關;大同的郭登堅決不開城門,結果在明英宗復辟之後遭到了清算。連衛國守邊的忠臣良將尚且如此待遇,明朝末期遭到背叛則不足為奇。

明末,人心散亂,不僅崇禎皇帝失去了大臣的支持,就連在對清作戰中表現極為拉胯的明軍,在被轉換為清軍後,面對明朝的殘餘勢力,也能夠重拳出擊,南方几乎都是憑藉明朝的投降官軍打下來的。同樣一批人,在不同人手下,發揮的作用大不相同,橘生淮北則為枳,控制變量,則不難看出,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低下,根本原因在於明朝的大環境太差。吃空餉,喝兵血,奴役軍戶的妻女,在明軍中是常有的事,而朝廷卻絲毫不查且放任發生,士兵安能為其賣命?

故而,明朝所謂的“骨氣”,不過是網絡上不學無術之人為這個腐朽的王朝披上的一塊遮羞布而已,透過歷史的迷霧,再來審視明朝,則這塊遮羞布也是千瘡百孔,遮不住明朝的不堪。


庭州行者


對於明朝有骨氣的說法應當辯證對待,而百萬大軍投降一說並不恰當,明末無論是鎮壓農民軍還是組織進京勤王抵抗清軍,都沒有達到過百萬軍隊規模,降清更無從說起。至於有明一朝的骨氣,可能是漢族王朝對待外侵和民族問題上的態度在明朝最為強硬,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是“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這幾個方面從歷史上講,都可以打一折扣,相比較這些方面,我認為最體現明朝骨氣的應該是“得國名正”。

何為得國名正

縱觀歷史長河,中國大一統的開創者是秦朝之始皇帝,秦國從周天子分封的西垂犬戎故地逐步壯大,經過數代人的努力,由其是秦孝公和秦昭襄王的努力,從而統一天下,形成封建社會第一個大一統帝國。這就是得國名正的最佳標榜,沒有任何偷奸耍滑、投機取巧的成分。漢朝的建立雖充分利用了秦之草創未穩,但也是高祖劉邦從沛縣一步一步打下的天下,相比較秦國的基礎,劉邦只是一泗水亭長,頗有市井無賴之名,這樣的基礎能夠與楚霸王爭奪天下,通過硬碰硬的戰爭脫穎而出,這也是得國名正的表現。包括兩漢交接,王莽篡位後,劉秀舉兵復漢,雖然運氣成分很高,但也是通過拼殺奪回政權。
(劉邦劇照)


繼漢朝之後,我國幾個大一統時代,得國者多有竊取投機之嫌。西晉建立的基礎在於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架空與清洗曹氏宗親,奪取曹氏在北方經營多年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從而順勢收取天下。隋朝的建立是基於楊忠掌握西魏、北周兩朝軍事大權,至楊堅成為北周大司馬,通過鮮卑獨孤氏、宇文氏的輔佐架空北周皇室,禪讓得國,雖有統一南北之功績,但是以竊國為基礎。唐之開創者李淵同樣是北周貴族,趁著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國力衰微時起義自立,以關隴為根基逐鹿中原,要說隋末各地起義軍中,李淵還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外甥,這樣的關係造反實屬不義,且親自逼迫隋恭帝楊侑禪讓,說他狼子野心都不為過。宋的建立基於趙匡胤陳橋兵變,他在後周世宗時期因戰功成為禁軍將領,並逐步被世宗提拔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然而在北御契丹時擁兵自立,回朝逼迫後周恭帝禪讓,亦為竊國之舉。
(趙匡胤劇照)


除了大一統時代,我國曆史上較為動亂的時期也充斥著奪權竊國之舉,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奠定曹魏政權,時至南北朝,南朝是漢族政權與東晉的延續,南朝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更迭。其中宋武帝劉裕就是東晉北府軍將領,在恆玄之亂後掌控朝廷,雖有北伐之功,但他廢殺晉安帝,改立晉恭帝后僭越自取,是為竊國。時至劉昱繼立後,由於皇室內部爭鬥導致政局動盪,蕭道成漸漸掌握軍權,在劉昱死後,蕭道成先擁立傀儡劉準,後篡位自立,這便是南朝齊的建立。齊之宗室蕭衍也是通過軍權自立,殺了齊帝篡位,建立了南朝梁。南朝陳的建立這陳霸先,因受蕭映賞識而參軍,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逐漸控制了梁朝政權,後廢梁敬帝自立。可以說南朝的漢族政權無一不是奪權篡立而得國的,五代十國時期亦多如此,名不正言不順。


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明朝得國正與漢朝有些相似,因為秦國的民族成分其實非常複雜,且是一個國家由弱小走向強大,通過統一兼併戰爭而實現大一統。而漢、明兩朝都帶有漢族人民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一個市井流氓劉邦、一個放牛和尚朱元璋,二人的經歷足夠勵志,也足夠體現中華民族不屈不饒,勇於反抗的精神意志。而朱元璋較劉邦而言,似乎在個人能力上更勝一籌,劉邦親自指揮的大型戰役在於入關之戰和平定三秦,而滎陽之戰、彭城之戰打的一塌糊塗,成就了項羽美名,當然也有對手過於強大的因素。劉邦成功在於會用人,朱元璋成功在自身能力強,當然,漢初三傑與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是否屬於一個量級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之論,但不可否定的是朱元璋在關鍵時刻的抉擇要比劉邦更有主見,鄱陽湖之戰最能引以佐證。所以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朱元璋得國顯得更為名正言順,且相比較“除暴秦”,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背景之下,也更為振奮人心。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論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名山藏.卷三十六.分藩記一》

明朝於後世素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全面。首先天子守國門並非朱元璋開國首創,朱元璋髮際之地乃淮西一帶,且開國功勳大部分來自這一帶,所以明朝立國定都首選風水寶地南京。只不過在抵禦外侵方面設立了九塞親王鎮邊體系,也就是漠南諸衛所由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九王立藩守備。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初衷是以親王守國門,但這個體系在燕王朱棣身上被打破,他本是九塞親王之一,在建文削藩時造反奪位。因為自己是塞王造反奪得天下,故而對塞王也心存擔憂,因此藉著建文削藩的基礎,推動了塞王南遷,直接導致北部邊疆面臨外侵危機。朱棣五次北伐足以體現邊疆的危患,他以北伐的形式企圖消滅北元殘餘勢力,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邊患,進而打消何福等人提議恢復塞王制度的思想。


朱棣的藩地在燕京,朱棣在此的群眾基礎和士大夫基礎都較為穩固,加之抗擊北元的戰線過長不利於軍事補給,朱棣便在篡位之後就著手遷都一事。永樂十八年(1420),北京城主體完工,朱棣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留下南京中樞系統,正式遷都,這才構成了“天子守國門”的雛形,但朱棣遷都的初衷並不能說是守國門,而是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定性,這其中就包含塞王內遷的需求、南方士紳反對其統治等原因。待仁宗朱高熾即位以後,他曾於南京監國許久,因此有回遷南京之意,只不過皇位還沒坐熱就撒手人寰,此事才作罷,即使到了宣宗朱瞻基即位,也是礙於北方瓦剌軍事壓力才未回遷,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土生土長在北京,才奠定北京的京師地位。
(朱棣劇照)


之所以說天子守國門,應該是明朝幾次北京保衛戰留下的固有印象,明朝中後期北部邊界以宣化、大同為一線,山海關、寧錦為一線,強子嶺、密雲為一線,壓根兒也算不上以北京為國門。若論東部沿海一帶,中後期的倭寇犯境也算侵入國門,皆是山東、福建等地備倭軍和民兵反擊,未見半個天子督戰的身影。倭患最嚴重的時期,嘉靖皇帝煉著丹,萬曆皇帝罷著朝,天子守國門更無從說起。
(嘉靖帝劇照)

君王死社稷主要是針對崇禎帝上吊殉國,並留下“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的壯烈遺言。崇禎帝確實是勤勉持政、力圖中興的好皇帝,但明朝至崇禎年間已經腐朽不堪,內部問題已經無法癒合,加之天災不斷,瘟疫蔓延,李自成如北京時,已沒有迴旋餘地。崇禎帝死社稷是被迫而死,李自成尚未切斷南下之路時,崇禎帝已有南遷之意,只不過滿朝文武,由其是言官“大義凜然”,要誓死捍衛京師,錯過了南下的最佳時機。當李自成攻打北京前發出了議和書,企圖於陝西自立,崇禎帝問百官如何,下邊沉默不語,至此崇禎帝才明白大勢已去,滿朝誤國誤君之臣,唯有自殺謝罪,才能於九泉之下面對列祖列宗。所以崇禎帝的死,是走投無路的死,而非憂國憂民的死,君王死社稷的事實不假,但說服力不夠。


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

這句話也演變成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的強悍印象,這些說法在明朝歷史上確實能找到理由充分的證據。例如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據說土木堡之變中,明朝損失了近50萬精銳,就是在這樣艱難的背景下,也先兵臨北京城下,要求明朝賠款換回朱祁鎮,明朝在於謙的組織下,擁立了郕王朱祁鈺為帝,並在北京保衛戰中取得勝利。這樣的處理方式確實在歷史上罕見,皇帝不要了也不賠款,這真的就體現明朝的骨氣嗎?我個人覺得是于謙的強硬態度,以及對時局的分析而至,並不代表明朝皇室的骨氣。也先拿著朱祁鎮要錢很明顯是趁人之危,且不說數目之大是否承擔的起,但說也先會不會在得到賠款後乖乖送回皇帝,賠款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人財兩空,所以這種方式是走了一步險棋,以朱祁鈺為帝,將也先手中的朱祁鎮打成廢牌,置死地而後生。結果也是明朝未付一分錢,就將太上皇朱祁鎮迎回了北京。
(于謙劇照)


在與少數民族關係的處理上,明朝之所以沒有和親、賠款,從總體上講是實力強大。漢之和親因為白登之圍後開了先例,從此以後進入文景之治的盛世,昭君出塞也因南匈奴內附的政治回饋;唐之和親因為草創之際疲於應付各方少數民族,唐與突厥打的不可開交,而吐蕃身居高原,唐軍確實無法征服,為了穩定邊關最好的方式就是和親拉攏,這只是一個處理民族關係的策略,並不代表唐朝就很懦弱。反觀明朝,以驅除韃虜為立國之名,那麼自太祖開始就不可能與外族和親,朱元璋不會,他的子孫就更不會,而與漢、唐複雜的民族關係相比,明朝的外族關係相對單一,反倒是藩邦時常以宗室女子嫁給明朝宗室,比如朝鮮。再如豐臣秀吉嚮明朝提出嫁皇女於日本天皇,明朝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下,慶長之役中打的日本暈頭轉向,和親更不可能進行。
(昭君出塞劇照)


再說賠款,明朝對外戰爭中是處於上風,能夠用武力解決的事情就沒必要花錢,何況明朝是真沒錢。自太祖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既定,明朝的經濟狀況就一直不佳,直到隆慶開關之後才有所改變。兩宋往往被看做懦弱,由其是賠款一項,可宋之賠款完全是花小錢辦大事,如澶淵之盟的“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當宋真宗聽到這個數字以後大喜,原來遼人這麼容易滿足,這些歲幣對於宋來說真是九牛一毛,而正是這九牛一毛保證了宋朝百年的和平發展空間,所以宋朝是我國古代最富有的朝代,這並不能說歲幣就是不好的決策。明朝至崇禎末期倒是想議和,可皇太極提出的條件明朝滿足不了,楊嗣昌、陳新甲等人的議和努力皆敗於沒錢,拿不起錢,清軍就只能入關劫掠。洪承疇於關外解錦州之圍時欲打持久戰,又是因為沒錢抗不過皇太極,被崇禎催促出兵,結果兵敗被俘,痛失寧錦。


割地一事雖沒有條約之類,但有明一朝也丟了不少土地,特別是宣德二年(1427),明朝主動宣佈退出交趾,承認交趾獨立,安南布政使司徹底失去,相當於丟了一個省;宣德五年(1430),明廷將開平衛南移至獨石堡,北部國境線主動向南退至長城一線,以北領土被稱為蠻荒之地,拱手讓人。宣德十年(1435),奴兒干都司被撤銷,只留羈縻衛所,明朝在東北的影響力從此日漸衰微,這才為後金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明初在新疆東部設置的關西七衛也逐漸被主動廢棄,國境線退至嘉峪關。守住不,治不了就成為主動退出的理由,這也確實沒有割地,但還不如割地實惠。


綜上,明朝的骨氣最主要的體現在立國名正,他是華夏漢族眾志成城驅除韃虜的朝代,並且是草根政權不畏強權發起反抗的體現。而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並不能充分佐證明朝的骨氣,同時也是對漢唐、兩宋處理民族關係的誹謗,各朝代的內外環境不同,政策走向有所差異需要辯證、理性的對待。


棍哥觀史


你這問題問的本來就不對,是否有骨氣看的是明朝276年的歷史,再說明亡的時候忠臣也有不少。

縱觀大明276年曆史,有很多人應該聽說過一句“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或者“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從一開始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稱帝以來就從未對外屈服過,對於明朝的皇帝來說,只有用戰爭換來的和平,沒有用城下之盟換來的苟且偷生。

以強硬的姿態征伐蒙古,結束了蒙古族全國性的統治,更是收復了丟失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明”,年號洪武。當年秋天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明軍北伐示意圖

當年被“兒皇帝”石敬瑭割出去的“燕雲十六州”終於重回漢族政權的手中,彷彿這也洗刷了當年石敬瑭卑躬屈膝侍奉契丹的屈辱。

▲燕雲十六州 圖

歷史上幾乎從未有人北伐成功,統一全國,但是明朝做到了,明朝把蒙古人趕到了北方草原,讓蒙古人又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遊牧民族,算是報了曾經“崖山之敗”的國仇家恨。

▲崖山海戰 想象圖

可以說若沒有明朝,元朝在延續個幾十年,中華文化可能面臨危機,民族生存也因蒙古人的高壓政策而堪憂。

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天子守國門

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明朝的北京保衛戰共有四次

第一次:土木之變後,也先兵臨北京城下,于謙等明朝君臣成功守住北京城

第二次:庚戌之變,俺答汗入掠京畿,嘉靖帝調兵勤王,明軍又一次守住北京

第三次: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後金軍從喜峰口進去關內,進圍北京,崇禎帝調天下兵馬勤王,后皇太極軍撤圍而去,北京又一次成功守衛。

第四次: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圍城,很快破城,北京失陷,崇禎帝自殺,明朝滅亡。

  • 君王死社稷

然而至崇禎皇帝時,明王朝內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表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在蒙古人被趕到北方草原之後,明朝的皇帝們也沒閒著,想通過戰爭徹底打服蒙古人,實現漢代“匈奴遠遁”的勝果

  •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

從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二十七年時間中,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徹底消滅北元勢力前後共進行了8次北伐戰爭,取得7勝1敗的戰績,成功消滅了北元政權,沉重打擊了元朝的殘餘勢力,將東北地區納入明朝勢力範圍,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邊疆的危機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長城沿線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北部少數民族對中原封建統治的威脅,維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明王朝的統治。

  • 明成祖朱棣北伐

永樂初年,蒙古貴族勢力內部互相殘殺,遂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三個部落經常互相殘殺,時常滋擾明朝邊境。

從永樂七年(1409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注意是“親征”!歷朝歷代從未有皇帝敢於如此,五次全勝蒙古勢力,朱棣連最後的駕崩都是在今大興安嶺附近的榆木川明軍大營,算是第一位“戰死沙場”的皇帝,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的戰敗,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20餘年的安寧。

▲永樂北伐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後拒不投降,明廷也力保北京,絕不南遷。

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軍數十萬精銳軍隊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

▲土木堡之變

首先我們來看看被俘虜的朱祁鎮的態度:也先企圖利用明英宗逼北京城的明朝官員和皇室投降或者是交換利益,但是明英宗拒絕投降。

再來看看明朝內部的態度:以于謙為首的一批大臣們建議孫太后,國不可一日無君,何況在此危難之時。於是,郕王朱祁鈺被擁立為皇帝,遙尊被俘的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下令邊關將領,不得私自與瓦剌接觸,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義,也不得隨意自作主張。眼看用明英宗要挾明朝不行,也先就率領軍隊進攻明朝的首都北京城,這讓明朝官員上下一片恐慌,此時有人建議遷都南京以避鋒芒,但是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于謙力主抗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持。郕王朱祁鈺也肯定了他的說法,於是明朝君臣決定守衛北京城。

▲北京保衛戰

景泰帝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北京城的防衛,于謙利用北京城附近留守的老弱軍隊和百姓的幫助抵擋住了蒙古軍隊的進攻,加上各地的明軍援兵不斷趕來,也先被迫撤軍,於是明朝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次年沒有利用價值的明英宗被放歸。

嘉靖年間,明朝面臨三線作戰,但是依然不屈服,不割地,不賠款。

明朝嘉靖皇帝(1522-1566)在位之時,大明王朝已經是處境艱難了:北方有蒙古邊患,南方有倭寇入侵,西北邊陲察合臺汗國亦時時寇邊,“兩線作戰”就足以動搖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統治根基,何況明朝面臨的是“三線作戰”,其中以蒙古邊患和倭寇入侵最為嚴重,時稱“南倭北虜”,“南倭北虜”嚴重危及到了明朝社稷的存亡。

▲明世宗 朱厚熜

  • 蒙古邊患

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統一後,勢力強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稱汗,遣使議和,求通貢市,世宗不許,屢請屢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率軍繞過大同進逼京師,明世宗嘉靖皇帝急調各地援兵勤王,明兵部尚書丁汝夔尊奉奸相嚴嵩堅壁清野避而不戰的命令嚴守北京城,俺答汗率軍攻北京不克,後在京畿地區劫掠多日後退兵史稱“庚戌之變”,“庚戌之變”顯現出了明朝軍備廢弛,邊防存在嚴重問題;此後一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部邊境薊遼地區仍滋擾不斷。直到1571年“隆慶和議”,明朝與蒙古之間的200多年的戰爭狀態才基本結束,雙方開始和平互市。

  • 倭患日重

▲倭寇 例圖

在明朝中期因為日本戰國時代,列國紛爭,導致許多日本武士流亡到中國沿海,他們和東南沿海的海盜和走私武裝勾結在一起,組成了一股沿海流動的武裝力量,他們經常在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曾經一度打的明朝官軍喪師失地,嘉靖時期,倭寇已經成為了明朝邊疆的嚴重威脅。

▲明朝倭患

後經過名將胡宗憲、戚繼光與俞大猷的努力,倭寇問題在嘉靖末年基本被解決。東南沿海倭患漸次平息以後,長期以來高懸在明廷頭上的“南倭北虜”兩把利劍,好不容易才摘除了一把。

萬曆三大徵,明朝面對內部叛亂和外部侵略的態度仍然是堅決消滅!

萬曆三大徵是萬曆朝時期的三次大規模戰爭,即寧夏之役、萬曆朝鮮戰爭、播州之役

  • 寧夏之役

起因是寧夏總兵哱拜擁兵自重,蓄謀反叛,哱拜在1592年春天在寧夏衛發動叛亂,準備割據寧夏。明朝政府這邊反應迅速,讓名將李如松任寧夏總兵,統領九邊重鎮數十萬精銳討伐哱拜,同年九月,明軍全殲寧夏叛軍,哱拜自殺,寧夏重新進入明朝的控制。

▲寧夏鎮(九邊軍鎮之一)

  • 萬曆朝鮮戰爭

1592年,為佔領中國,已經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命令日本數十萬戰國精銳入侵朝鮮,短期內朝鮮全境幾乎淪陷,史稱“壬辰倭亂”。

▲日本入侵朝鮮

面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明朝政府的態度仍然是堅決消滅!

1592年末,萬曆皇帝將剛剛平定寧夏叛亂的李如鬆掉到朝鮮戰場,李如松率領剛平定寧夏的十幾萬精銳分批入朝抗倭,史稱“萬曆朝鮮戰爭”。

1598年,經過7年的抗倭援朝戰爭,明軍終於把日本人趕回了老家,豐臣秀吉因為這次失敗,憂鬱而死。此戰把日本人打出了心理陰影,從此閉關鎖國,近三百年不敢再言西進。

1599年,明軍班師回國,明萬曆皇帝將日本的侵略行徑昭告天下,警告日本認清自己,看看這氣勢!

  • 播州之役

自唐末太原楊氏入主播州以來,楊氏小朝廷已經延續了七百多年,傳到楊應龍時已經是第二十九代家主,楊應龍在明朝掌管的是播州宣慰司,播州楊氏一直備受歷代王朝的恩寵,到了楊應龍萬曆皇帝更是對他寵愛有加,但是楊應龍卻因此驕傲自滿,漸生反心。

▲播州宣慰司

1596年,蓄謀已久的楊應龍終於起兵反叛,明朝果斷派兵平叛,萬曆二十八年(1600)楊應龍最後的據點-海龍屯被明軍攻佔,楊應龍自殺,播州之役結束。

播州之役歷時114天,明王朝集四川、貴州、湖廣八省之力,出兵24萬,耗銀約二百餘萬兩,最終平定楊氏叛亂。

▲萬曆三大徵地點示意圖

明末崇禎時,明朝仍然兩線作戰,國內“鎮壓農民起義”,關外對抗後金(滿清)

崇禎年間,明朝積蓄已久的社會矛盾終於大規模激化了,北方頻繁發生農民起義,北方起義軍首領先有高迎祥。後有李自成、張獻忠。

▲明末農民起義

北方邊患已經由蒙古變為滿清,滿清與明朝在遼東展開了常年的拉鋸戰,還時不時的繞過遼東,從蒙古方向入侵關內。

▲崇禎初年 遼東局勢

▲崇禎末年 局勢圖

最終,松錦之戰(1642年,崇禎15年)崇禎帝手中最後的十幾萬精銳全軍覆沒,明朝關外土地全部丟失,只能據關而守。

  • 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終於1644年,崇禎十七年,在西安稱帝的李自成率領數十萬農民軍越過黃河攻下山西,大同、宣府、居庸關三地不戰而降,李自成順利兵臨北京城下,同年,攻破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最有骨氣的明朝終於無力再戰,轟然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攻下山西,快要兵臨北京之際,有人曾勸崇禎帝遷都南京,但是崇禎不敢忘記先祖“天子守國門”的訓誡,或者是自己內心的“固執己見”,仍是四字:“絕不遷都”!

由此來看,明朝276年,確實算得上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寧可戰鬥到最後一刻,也不屈膝投降。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大明的骨氣在於崇禎帝的自殺而死,政府表現出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南明政權雖然還在抵抗,但是已經沒有了團結,其中不乏有惠水摸魚之徒,左良玉便是這樣一位南明降將。面對李自成的進攻,左良玉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反而棄守武昌,進攻南京。

面對黨爭,左良玉下定了造反的決心,發佈檄文討伐馬士英,從漢口到蘄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長的軍艦,浩浩蕩蕩地順江東下了。當時左良玉的病情已經很嚴重,到九江後,他邀請總督袁繼鹹進他船中來,從袖中拿出一道密旨,說是皇太子送來的,以此來劫持當地的將領與自己結盟,繼鹹嚴詞拒絕了他。良玉的部將郝效忠暗中進入九江城,放火把城燒燬就離開了。左良玉看著城中的火光,說:“我對不起袁公啊!”當場吐了幾升血,這天夜裡就死了。   

南明弘光元年(1645),寧南侯左良玉興兵,以解救太子、討伐馬士英為口號由九江東下進軍南京,矛頭直指當朝首輔馬士英,亦謂之“清君側”。此事件成為影響時局的重大事件。左良玉與馬士英、阮大鋮集團之間的矛盾,和左良玉與李自成農民軍的角逐,東林黨復社與馬、阮集團之間的黨爭,弘光朝廷與清的軍事鬥爭,左良玉陣營內部的矛盾及“假太子案”等,都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來。左良玉清君側而加速了弘光政權的瓦解。有人認為左良玉並非奸臣,由於受到體制的影響導致明末的門戶之爭和君主的門戶之分造成了大臣黨爭,左良玉只不過是黨爭中其中之一。

左良玉死年是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各位將領秘不發喪,共同推選他的兒子左夢庚為軍主。七日,大軍東下,朝廷傳令讓黃得功渡江防守,剿滅叛軍,左夢庚率餘部投降清朝。

這就是題主所說百萬大軍投降清軍的事情,崇禎帝如若不自殺可能還能凝聚起將士之心,南明政權已經是一地雞毛,混亂不堪。崇禎的自殺都換不來朝臣的團結,實在到了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