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佛教音樂是佛教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佛教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歌詠的曲調。中國漢地佛曲的發展是由梵唄開始的,梵唄是傳自印度的一種帶有吟誦性質的佛教音樂,包括詠經與歌贊兩個方面。進入中國後,結合中國語言音韻的規律,在音樂上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國化的佛教音樂。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大相國寺儀規音樂是屬於在殿堂上在佛前唱頌的贊、偈等佛曲,主要是佛教徒在寺院唱給佛陀、菩薩等非現實對象聽的。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大相國寺儀規音樂主要有贊、偈、真言、咒子、拜願、三稱菩薩等形式。其中贊、偈音樂性較強,其他多為吟誦性。讚的曲調風格古樸、莊嚴、幽雅靜秘,節奏舒緩、平穩,旋律多以級進為主,無多大起伏。詞曲結合多為字少腔多,且樂句與樂句、樂段與樂段之間旋律的連接多以重疊進行,往往上句落音即下句起音,給人以若斷若續、藕斷絲連之感。

汴梁藝術|獨具魅力的大相國寺佛教儀規音樂

供稿:開封大相國寺梵樂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