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一次國際會議,中國被請出場外喝咖啡,代表含淚走出後當場立誓

1983年9月份,《南極條約》第十二次協商國會議表決環節,大會會長將中國團隊請出場外去喝咖啡,代表團團長和參會人員因此含淚走出會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次國際會議,中國被請出場外喝咖啡,代表含淚走出後當場立誓

關於此事件的具體經過,來自於當時出席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郭老的回憶。在一次記者的採訪過程中,郭老回憶並含淚說道,稱當時參加會議的國家有很多,我們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會議中,我們國家卻只得到了二等公民的待遇。不論是出席人員的坐席,還是大會分發的文件。雖然沒有明擺著分等級,但當時的所有的中國代表參會人員都能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中國遭到了區別對待。儘管內心十分的憤怒,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開會。

一次國際會議,中國被請出場外喝咖啡,代表含淚走出後當場立誓

而大會對於中國的區別對待不光如此,在大會進行到表決環節時,大會會長榔頭落地,隨即將我國代表團參會人員請出喝咖啡。在憤怒的同時,郭老也流下了辛酸的淚水。當場立誓,若我國不能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站,從此不再參加這讓我國蒙羞的國際會議。因為在南極沒有科學考察站,就是締約國,就沒有在大會上表決的權利。眾所周知,南極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沒有領土主權的大陸,有著極度豐富的資源,以及廣闊的土地等等,如果能夠對南極洲進行開發,對於增強一個國家的國力有著巨大且明顯的幫助。

一次國際會議,中國被請出場外喝咖啡,代表含淚走出後當場立誓

對於南極洲的開發,各個國家從18世紀開始,就都持有著虎視眈眈的態度。但是為了避免戰爭,在世界主張和平的大趨勢下,1952年12月,最先抵達南極洲的十二個國家,共同簽訂了《南極條約》,以和平為大前提,避免各國間的紛爭,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科學事業。由於我國正式開始在南極洲科研的起步慢,實力差,才有了上面的一段,無比恥辱的參會經歷。但我們是中國人,自強不息,不甘落後。1984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批南極科學考察隊員,從上海出發,踏上了開往南極大陸的創新道路。

一次國際會議,中國被請出場外喝咖啡,代表含淚走出後當場立誓

12月26日,抵達南極的科研人員,向這純潔無瑕的南極的天空大喊道:南極,中國人來了!中國人來了!1985年2月20日,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1989年2月26日,在南極洲東南部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我國第二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山站。2005年1月18日3點16分,我國南極科考隊員們成功登上了,被稱為地球“不可接近之極”的南極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地區。看著這一系列我國科研人員帶來的豐功偉績,身為一名中國人,內心的自豪在這一刻無法掩飾。然而這背後的辛酸,或許只有那為其付出力量和心血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才真正的能夠形容出來吧,是你們讓中國從此絕不會再被請出去喝咖啡!向你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