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懷念城中村的租房日子嗎?還有那裡的小飯店?

先周2070


當前疫情是全國,全世界的大事,其它都是小事!相信在政府領導下一能戰勝疫情!


倔老頭0022


我最早住深圳的城中村,是2007年,位於羅湖的清慶新村,由於靠近蔡屋圍,房租很貴,一房一廳1500元/月,當時工作沒穩定下來,臨時寄居在同學家裡,我睡客廳沙發。

現在蔡屋圍片區已經被拆了


因為是握手樓,深夜還能聽到對面樓房裡傳出MISS辛苦加班的聲音,把我撩撥的睡不著。

最後我同學只租了兩個月,因為很快碰上了全球金融危機,當時她每個月工資底薪才850元,業務不好做,只能退租。

2008年,我正式工作後,在網上找了一套低租金商品房,羅湖泥崗某老小區,月租400元,明顯低於市場價,當時以為碰到了一個好房東,40歲的大叔,但沒想到他是奔著找對象來的。

睡到半夜拿著鑰匙偷偷開我的房門,租了一個月,就把我嚇跑了,自那以後,我就明白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

按市場價,我捨不得再租商品房,於是搬到了關外的城中村裡,那時候工資底薪2000塊,每個月收入全靠寫稿,一個月能成功發四篇已經算高產,到手工資也不過五六千,為了儘量多存錢,早日買房,我只能壓縮生活開支,而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

公司辦公地在福田,考慮到坐公交車上下班一個小時左右,房租儘量低,我在龍華沙嚇村找了個房子,單間300元一個月,一間空房,什麼家居都要自己購置,加上水電一個月330元,一年下來還能有點結餘。

在關外住了半年後,我搬到了福田華強南的舊墟村,跟同事合租一房一廳1200元/月,三個人分攤,一人400元,我和女同事睡一個房間,另一個男孩子睡客廳,都是剛畢業沒多久,收入不高,房租能省則省。

房子沒有陽臺,我都記不清衣服是曬在哪了,客廳和廚房也沒有隔開,客廳的床難免會粘上油汙

但現在還記得那種畫面,巷子裡每天垃圾成堆,臭氣熏天,經常能見到老鼠們大搖大擺的出來覓食。樓道里、房間裡的小強們更是常客,而且繁衍速度極快。


飛奔的KK


畢業前一個月找到工作,匆忙從寢室搬離,到了武科大附近的城中村,5樓頂樓,單間帶衛生間,簡易廚房,一個月200塊錢,這對於試用工資只有1000元的我還是能承受的。因為是學校附近,墮落街是少不了的,各種小吃,低廉娛樂消費,一元一杯的綠茶加上一元一小時的網吧,還有那個曾經懵懂的青春錯亂萌芽,三五同事好友的租住屋聚會。。。


九把刷子


記得以前租房是一種歷練,在深圳呆了有五年了,租了五年的房,搬了N次家,這幾年什麼價位的房子都住過,什麼樣的房東、中介都見識過,甚至連小偷都經歷過。找房、看房已經費了大部分的精力了,但搬家才是最讓我崩潰的。

雜七雜八的東西要打包,又要找車託運,還得樓上樓下的跑,搬東西,收拾房間……讓我崩潰的不是過程有多累,而是到一個陌生地方心裡的失落感,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在這個城市有一個穩定的居所,什麼時候才能不為了找房、搬家而心累。


袁公橋的二牛


非常懷念在城中村的租房時光,我19年畢業自己在外地找了一份活動策劃工作,租了一個500塊一個月的一室一廳的房子,房子非常乾淨環境也挺好,周邊離菜市場近買菜很方便,還可以自己做飯,不想自己做飯就去周邊的小吃店快餐店吃,經常去的是一家小籠包子店,店家熱情包子也好吃,哪裡雖然離工作地有點遠,但是有一個自己的小窩很開心。後來又搬到了現在兩室一廳一衛的房子,一個月700都是按月付,還可以自己做飯,周邊也有許多飯店但還是比較懷念原來的家



小蛋藥的畢業生活vlog


懷念租房子的日子,當年初來乍到,沒有地方住,城中村的房租一個月幾百塊錢,住在出租屋裡,把屋子收拾的乾乾淨淨,當年也不捨得多花五十塊錢連網,偷偷的用鄰居家的網,後來人家改密碼了,每次下班回家就喜歡去樓底吃個米線,那段日子相當窮,但是相當自由


似水流年婷婷


生活在西安,十年前城中村繁花似錦,燈紅酒綠,那會兒300-400塊錢可以瀟灑過一個月,吃飯,上網,泡妞,那會兒每天都是窮開心,現在城中村慢慢的在減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開上寶馬帶上名錶,但那時沒心沒肺的歡樂也隨風而去。


今年任務發筆財



諾曖


懷念十年前,在青島租房的日子,還有周圍的小飯店。

租住的地方周圍很多工廠,有很多外地來打工的人員,基本都租房住,有合租的,也有夫妻或者情侶們單租的。

上班期間,人們都匆匆忙忙,有白班的,有夜班的,飯店也基本都是燜餅,麵條,包子的居多,但也有做炒菜的,味道還都挺不錯。

到了週末,是大家最放鬆的時候,情侶們也有空親熱了,聲音此起彼伏的。

週末哥們弟兄們,也把握難得的機會,小飯店點幾個小菜,土豆絲,番茄炒蛋,等等便宜又好吃的。再來瓶酒,也就是牛二,老村長之類的,大家扯扯淡,吹吹牛。

那日子過的雖談不上舒服,但也是很悠閒,尤其單身的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現在想想,還挺有畫面感的,一個人,遠在他鄉,為了夢想,為了生存……


家有兒女的奶爸


不懷念.80年代租房住是很貴的.如有小朋友更加難租到地方住.在這時的收入是很小一日10一15元.租房住是用木板間的都要400元每月,房子是很小地方.未結婚前和朋友一齊租住一間房都要700元7個人住是分上下床訓的。最想念是那時的麵包.如雞尾包1元5個搭巴士是3亳子.買份澳門日報5毫.1元5只雞蛋.雖然收入少.但物價不是好貴.到86年結了婚就開始節儉儲蓄買樓了.在90年代地呢批新移民的人差不多有百分之七成開始買房屋了.那時銀行貸款利息 13.5釐.好貴啊.孩子們要讀書了.又要供樓那時壓力真是很大.澳門人大多數很有忍耐力的不會去睹錢的.最留戀是街邊大排檔一到夜晚非常興旺.好多人食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