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怀念城中村的租房日子吗?还有那里的小饭店?

先周2070


当前疫情是全国,全世界的大事,其它都是小事!相信在政府领导下一能战胜疫情!


倔老头0022


我最早住深圳的城中村,是2007年,位于罗湖的清庆新村,由于靠近蔡屋围,房租很贵,一房一厅1500元/月,当时工作没稳定下来,临时寄居在同学家里,我睡客厅沙发。

现在蔡屋围片区已经被拆了


因为是握手楼,深夜还能听到对面楼房里传出MISS辛苦加班的声音,把我撩拨的睡不着。

最后我同学只租了两个月,因为很快碰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当时她每个月工资底薪才850元,业务不好做,只能退租。

2008年,我正式工作后,在网上找了一套低租金商品房,罗湖泥岗某老小区,月租400元,明显低于市场价,当时以为碰到了一个好房东,40岁的大叔,但没想到他是奔着找对象来的。

睡到半夜拿着钥匙偷偷开我的房门,租了一个月,就把我吓跑了,自那以后,我就明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按市场价,我舍不得再租商品房,于是搬到了关外的城中村里,那时候工资底薪2000块,每个月收入全靠写稿,一个月能成功发四篇已经算高产,到手工资也不过五六千,为了尽量多存钱,早日买房,我只能压缩生活开支,而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

公司办公地在福田,考虑到坐公交车上下班一个小时左右,房租尽量低,我在龙华沙吓村找了个房子,单间300元一个月,一间空房,什么家居都要自己购置,加上水电一个月330元,一年下来还能有点结余。

在关外住了半年后,我搬到了福田华强南的旧墟村,跟同事合租一房一厅1200元/月,三个人分摊,一人400元,我和女同事睡一个房间,另一个男孩子睡客厅,都是刚毕业没多久,收入不高,房租能省则省。

房子没有阳台,我都记不清衣服是晒在哪了,客厅和厨房也没有隔开,客厅的床难免会粘上油污

但现在还记得那种画面,巷子里每天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经常能见到老鼠们大摇大摆的出来觅食。楼道里、房间里的小强们更是常客,而且繁衍速度极快。


飞奔的KK


毕业前一个月找到工作,匆忙从寝室搬离,到了武科大附近的城中村,5楼顶楼,单间带卫生间,简易厨房,一个月200块钱,这对于试用工资只有1000元的我还是能承受的。因为是学校附近,堕落街是少不了的,各种小吃,低廉娱乐消费,一元一杯的绿茶加上一元一小时的网吧,还有那个曾经懵懂的青春错乱萌芽,三五同事好友的租住屋聚会。。。


九把刷子


记得以前租房是一种历练,在深圳呆了有五年了,租了五年的房,搬了N次家,这几年什么价位的房子都住过,什么样的房东、中介都见识过,甚至连小偷都经历过。找房、看房已经费了大部分的精力了,但搬家才是最让我崩溃的。

杂七杂八的东西要打包,又要找车托运,还得楼上楼下的跑,搬东西,收拾房间……让我崩溃的不是过程有多累,而是到一个陌生地方心里的失落感,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城市有一个稳定的居所,什么时候才能不为了找房、搬家而心累。


袁公桥的二牛


非常怀念在城中村的租房时光,我19年毕业自己在外地找了一份活动策划工作,租了一个500块一个月的一室一厅的房子,房子非常干净环境也挺好,周边离菜市场近买菜很方便,还可以自己做饭,不想自己做饭就去周边的小吃店快餐店吃,经常去的是一家小笼包子店,店家热情包子也好吃,哪里虽然离工作地有点远,但是有一个自己的小窝很开心。后来又搬到了现在两室一厅一卫的房子,一个月700都是按月付,还可以自己做饭,周边也有许多饭店但还是比较怀念原来的家



小蛋药的毕业生活vlog


怀念租房子的日子,当年初来乍到,没有地方住,城中村的房租一个月几百块钱,住在出租屋里,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当年也不舍得多花五十块钱连网,偷偷的用邻居家的网,后来人家改密码了,每次下班回家就喜欢去楼底吃个米线,那段日子相当穷,但是相当自由


似水流年婷婷


生活在西安,十年前城中村繁花似锦,灯红酒绿,那会儿300-400块钱可以潇洒过一个月,吃饭,上网,泡妞,那会儿每天都是穷开心,现在城中村慢慢的在减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开上宝马带上名表,但那时没心没肺的欢乐也随风而去。


今年任务发笔财



諾暧


怀念十年前,在青岛租房的日子,还有周围的小饭店。

租住的地方周围很多工厂,有很多外地来打工的人员,基本都租房住,有合租的,也有夫妻或者情侣们单租的。

上班期间,人们都匆匆忙忙,有白班的,有夜班的,饭店也基本都是焖饼,面条,包子的居多,但也有做炒菜的,味道还都挺不错。

到了周末,是大家最放松的时候,情侣们也有空亲热了,声音此起彼伏的。

周末哥们弟兄们,也把握难得的机会,小饭店点几个小菜,土豆丝,番茄炒蛋,等等便宜又好吃的。再来瓶酒,也就是牛二,老村长之类的,大家扯扯淡,吹吹牛。

那日子过的虽谈不上舒服,但也是很悠闲,尤其单身的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想想,还挺有画面感的,一个人,远在他乡,为了梦想,为了生存……


家有儿女的奶爸


不怀念.80年代租房住是很贵的.如有小朋友更加难租到地方住.在这时的收入是很小一日10一15元.租房住是用木板间的都要400元每月,房子是很小地方.未结婚前和朋友一齐租住一间房都要700元7个人住是分上下床训的。最想念是那时的麵包.如鸡尾包1元5个搭巴士是3亳子.买份澳門日报5毫.1元5只鸡蛋.虽然收入少.但物價不是好貴.到86年结了婚就开始节俭储蓄买楼了.在90年代地呢批新移民的人差不多有百分之七成开始买房屋了.那时银行贷款利息 13.5厘.好貴啊.孩子们要读书了.又要供楼那时压力真是很大.澳門人大多数很有忍耐力的不会去睹錢的.最留恋是街边大排档一到夜晚非常兴旺.好多人食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