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檢驗一個跑者是否成熟的最有效方式是什麼?

clover_ATS


據調查研究顯示,剛開始跑步的人中,能一直堅持跑下去的不到20%。

真正能堅持下來成為一個成熟的跑者的人寥寥無幾,從下面幾方面可以看出一個是否真正成熟的跑者。

█ 成熟的跑者對跑步一往而情深

跑步的目的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但有可能會阻礙你的腳步。

可能是看到別人跑步發朋友圈很炫酷,於是豪情萬丈地投身跑步,但轟轟烈烈發朋友圈的激情過後,跑著跑著就不見了,淺嘗即止。

可能是為了健康而開始跑步,加班加點加運動量,希望天道酬勤,一個月之後許我一個博爾特,但是跑著跑著,身體卻出現了更多的傷病。

可能是為了減肥而跑,但跑步只不過是他們不健康飲食習慣的藉口和心理安慰,最終功敗身退。

可能是為了拼速度、距離、拉跑量和運動比賽排位、成績而跑,以此證明自己有多牛,每天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身心俱憊。

還有些是在揮汗如雨一段時間之後,抵抗不了杯觥交錯的呼喚和聲色犬馬的誘惑,最終“浪”子回頭,重返朋友圈。

這些“跑者”其實根本沒有領略到真正的跑步的意義,喜歡的是由跑步而得到的結果,與跑步沒關係。

如果只是將跑步作為實現自己目標和追求的一種手段和工具,那麼追趕虛榮的奔跑;急功近利的的奔跑;趕時尚潮流的奔跑......註定你不會愛上跑步本身,不會成為一個好的跑者.

所以,無論進入跑步圈的目的是為了減肥、健康、愛好,還是為了追求運動數據,塑造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想要成為一個成熟的跑者,我們都必須首先要愛上跑步。

跑步是一項你需要發自內心喜歡的運動,需要你嚴格自律的運動,需要你堅持不懈的運動,當你全身心投入其中,跑步是一項給你全新自我的運動。

█ 成熟的跑者不痴迷於各種數據和成績,不會瘋狂參加各種比賽

拼速度、距離、拉跑量和運動榜排位、追求每天成績的突破和參加各種比賽,初跑者常會互相攀這些,喜歡朋友圈被點贊、膜拜的成功感。而成熟的跑者不再追求成績,也不再瘋狂跑馬拉松,跑步沒有功名可以追求,沒有排名可以出風頭,他只是一個喜歡跑步,為快樂而跑步的成熟跑者。

█ 成熟的跑者會享受跑步的好處、享受內心的過程

跑步生理意義上的有種種好處,諸如:看得見的減肥塑形、延緩衰老、增強心肺功能、提高睡眠質量、快樂荷爾蒙——內啡肽、提高性能力等等,這些是支持我們跑下去的最主要的動力之一。

還有就是我們的內心,生活已經讓我們象只會低頭拉磨的驢子了,我們有時也要抬頭仰望下星空,看看清風和明月。跑步是一個享受周圍的風景,享受獨處,享受一呼一吸中身體與內心的對話過程;是一項在奔跑中看清自己的、發現更美好的自己的運動。

當你能做到跑步不為強求自己,而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時,你就能一直跑下去,只為快樂,沒有功利。

當你的心態改變了,跑步只為了自己的時候,你才真正的成熟的跑者,健康的跑者,快樂的跑者,並且能把跑步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

█ 成熟的跑者一切從自己出發,尊重身體的感受

因為愛跑步,所以跑步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僅僅一次的長跑、一次的衝刺跑。不要把自己跑傷了,一旦你受傷了,你會學到一條寶貴的經驗:能跑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所以能一直跑下去,才是我們的初心。

適度是做人和做事的最高原則,成熟的跑者不會為了某些目的而超負荷跑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感覺不好,就會停止跑步,讓身體有時間來恢復。

尊重自已身體的感受,循序漸進,不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與強身健體的目標背道而弛。相比速度、比賽成績,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 成熟的跑者對科學的跑步方法瞭如指掌

成熟的跑者有自己的訓練計劃和習慣,並嚴格按照計劃來執行訓練,把訓練日誌變成習慣,把跑步的基本技術、熱身、心率、拉伸放鬆、輔助力量訓練等等運用自如,及時改正不好習慣,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的跑步方式,也懂得適度休息是運動的重要原則。

█ 成熟的跑者最珍貴的品質是堅持

成熟的跑者不會懈怠,不為了什麼,就是在堅持跑。

成熟的跑者的生活極度自律,早睡早起和跑步已經成為習慣,幾乎不熬夜,大多數都是晚上10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週末從來不睡懶覺,按時跑步,飲食規律。堅持跑步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所有美好的結果,都需要耐心的堅持,在過程中讓你慢慢發覺堅持的好,單純地享受跑步,享受跑步帶來的感受。

對我們大多數普通跑者來說,跑步不是全部,生活才是,願我們都能不忘初心,為健康跑步。


雲水淡泊3


跟我寫過的一篇文章一樣,分享給大家。


作者丨孫大剩

全馬訓練計劃第三天

8公里比賽配速跑

今天是5月22日,北京氣溫達到了35℃,這還不夠,明天的氣溫會上升至37℃。

越來越高的氣溫,心裡難免會對接下來的長距離訓練計劃感到一絲擔憂,主要為水分問題。

001 啥是比賽配速跑?

今天的訓練計劃時8公里比賽配速跑,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從沒有了解過和遇見過。

比賽配速跑是指在跑全程馬拉松時的平均配速,速度比輕鬆跑要快,又比參加10公里或半馬的速度慢。

拿我的首馬來說,平均配速是600,在配速跑時,要比這個速度快,且保持一定的頻率,主要是讓身體記住這個速度。

這樣在真正的全馬中,可以更有把握的掌控其中速度,更完美的分配體力。

在一個速度上跑多了,身體會在這個速度跑的更省力,也更有節奏。

002 配速跑的心理戰

8公里比賽配速跑是計劃中最短距離的配速跑,也給了我一定的考驗,不僅要維持一個相對快速度,還要堅持到最後,不能掉速太多。

剛起步時,一輛車擋住了去路,耽誤了10幾秒的時間,後面跑的時候一直在追趕,結果1公里用時434,速度較快。

後面一直保持這個速度,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其實剛開始之前,給自己找了5:20左右的配速時間,沒想到快了40秒。

我是那種定了一個速度就不會隨意切換的人,過程中呼吸很重很深,沒辦法,配速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現在呼吸很重,跑的多了就會很平常,也會在賽事中感受不到什麼壓力。

平時對自己嚴格一些,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沮喪。

努力的平衡身體各處的聯接狀態,讓所有的思緒轉移到髖和大腿,帶著小腿重複前進。

身體逐漸開始適應這個速度,心裡一陣竊喜,聽著每一公里同樣的平均配速,已經預料到了自己這次的成功。

只剩不到2公里的時候,感受到了強速度下的極點就要到達,已經開始靠著腦海中的意志力驅使向前。

配速跑的小高潮到來了。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才叫堅持,我還沒有到那種堅持不下去的狀態,所以依然可以繼續保持前進。

7公里,距離8公里只有不到1000米,總用時33分鐘,這次8公里總時長會在40分鐘以內,心裡還是挺高興的,藉著這股多巴胺,跑完了最後的里程。

003 擺正心態,跑步中沒有誰強誰弱

8公里比賽配速跑結束後,看著前後相差不大6秒的區間,內心舒了一口氣,總算是圓滿達到了自己的小目標。

於是將之發到朋友圈,引來大家的點贊和支持。

其中有一條評論波動了我那顆與世無爭的心。他說這個速度快嗎?誠然,平均配速443是一箇中等的配速,也是我近期跑的較快的一次,但不是跑步以來最快的一次。

16年跑步之初,第一次跑就開啟了5公里,第二天便是10公里,連續跑了一個多月。

速度從1小時10分左右,逐漸進入到一小時,後來進入到50分鐘以內,體重也跟著下降了20多斤。

當初的年少輕狂表現在總是與別人比跑得快,跑的好,雖然明面上都不說什麼,心裡都憋著一股勁。

畢竟都還是學生,互相間總會有一種暗暗的較量。

如今卻是截然相反,不僅不善於與別人比速度,也不會針對誰誰誰的朋友圈評頭論足,更不會拿著多年的跑步經驗和部分還不錯的速度站在高處。

因為我終於明白,你跑的再快,超過的人再多,你贏得的並不是他們,而是我們自己。

霍爾希格登在書中寫到:在馬拉松比賽中,除了那些精英運動員之間存在競爭外,其他跑者間不存在誰擊敗誰的問題,無論你是比別人領先了1公里還是100米。

你所贏得的只是個人的勝利,如果某個人在你之前或之後完成了比賽,也只是他比你多取得了或少取得了幾場個人勝利而已。

跑在你後面的人也許是因天賦、年齡、性別或其他因素所限,但他們卻可能取得了更偉大的勝利。

我所認為的一個成熟的跑者,只會越來越擁有博大的胸懷,不會把自己囚禁在某一個小小的區間裡。

最後TIPS

夏季跑步還是要多加註意配速,達不到一個強度不要強求,畢竟天氣熱,身體反應會更強烈。

——————————

我是孫大剩

一個在北京流浪的95後山東漢子

跑步3年5500+公里,近期剛剛完成首馬

正在系統進行18周全馬訓練計劃

願這一路因跑步與文字給我更多力量和成長。


剽悍跑者


本人覺得跑步是件公平性極高的事,尤其是跑馬!啥人都可參與!可以偷看,可以休息,可以吃東西,可以說話。。。。。。。何樂而不為!


朝暉鄭


能主動中止比賽,就是成熟的標誌


閒雲139145473


姿勢 喘息 速度 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