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戰爭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場戰役,是哪兩個將軍之間展開的?

史學達人


決戰紫禁之巔,安卡拉會戰,世界兩大梟雄的終極對決

1402年,號稱雷神的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卡拉郊外迎戰帖木兒帝國的始建者帖木兒的大軍。

一個是擊敗歐洲聯軍的,威震基督教世界,因為進軍神速而享有雷神稱號的奧斯曼帝國蘇丹,一個是征戰一生,已經統一中亞,吞併伊朗、阿富汗、敘利亞,擊敗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印度、馬穆魯克等強大對手,立志成為成吉思汗的帖木兒帝國大汗。二人當時被稱為世界的兩大軍事梟雄!

戰前擊敗過歐洲聯軍的巴耶塞特一世信心爆棚,對自己的突厥兄弟不屑一顧,因此不顧大軍長期圍困君士坦丁堡疲憊,又遠途奔襲開往帝國東部迎戰帖木兒大軍。而帖木兒在戰略上顯然更勝一籌,他面對的對手逐漸強大,因此他總是儘可能爭取到對手的優勢,帖木兒首先解放了安拉託利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併的突厥部落藩屬,並恢復了這些部落藩屬的自治,爭取到了這些突厥部落藩屬的支持,這後來成為了會戰當中的決定性因素。

結果佔據主場優勢的巴耶塞特一世,被遠道而來的帖木兒大軍玩弄於股掌,疲於奔命,反而帖木兒以逸待勞。開戰前,巴耶塞特一世再次像擊敗歐洲聯軍的尼科波利斯戰役一樣集結所有大軍預設戰場,而帖木兒大軍則避開巴耶塞特一世直搗安卡拉空城,使巴耶塞特一世再次回師救援,而帖木兒則在適合騎兵大軍行動的平原地區擺開陣式等待巴耶塞特一世,甚至截斷了奧斯曼大軍的上游水源,使後來激戰一天的蘇丹大軍滴水未進。

巴耶塞特一世傲慢輕敵,匆匆趕來就準備進攻帖木兒,屬下將領勸蘇丹戰前發響讓士兵賣力,而巴耶塞特一世則固執認為應該擊敗敵軍後再分享戰利品,這也讓僱傭的很多蒙古炮灰陣前倒戈。

會戰開始後,陣前的蒙古騎兵不想與自己人為敵很快倒戈,右翼的突厥部落兵也被帖木兒大軍中的突厥首領招降,人數本來就戰劣勢的巴耶塞特一世局面陷入被動。只有中路的蘇丹主力和左翼的塞爾維亞重甲騎兵拼死抵抗。

經過一天決戰,最後雷神也徹底變成了啞雷,精疲力竭的巴耶塞特一世全軍潰敗,自己則被俘,後被帖木兒關押羞辱去世。

戰後已經崛起的奧斯曼帝國進入大空位期,帖木兒讓巴耶塞特一世四個兒子瓜分了奧斯曼帝國,巴耶塞特一世為迎戰帖木兒而解圍君士坦丁堡讓拜占庭帝國又苟延殘喘了半個世紀。

自認為要再現當年蒙古帝國雄風的帖木兒把戰劍指向了一生的最終目標中國,當時朱棣靖難上位,已經準備御駕親征,但帖木兒在向中國的進軍途中突然病逝,很遺憾歷史沒能再現一次精彩的雙雄對決!


歡迎關注柔玄,品味歷史的樂趣,把握興亡的脈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