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隋朝末年是繼漢末三國之後,中國歷史上另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時代。歷史上當之無愧的頭號昏君,隋煬帝楊廣,通過一系列豬一般的操作,最終讓全國人民替他埋單。對於這段亂世,除去瓦崗寨、李密、李世民這些耳朵聽出繭子的名字外,你還了解更多嗎?

相較於漢末三國時代,隋朝亂世對國家的破壞程度如何?

在紛紛亂世之中,躲在哪裡最為安全?

這場亂世,對繼之而起的盛唐,又有怎樣的影響?

五分鐘時間,這些問題,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相較於漢末三國時代,隋朝亂世對國家的破壞程度如何?

我們先看兩張圖。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隋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全國戶口分佈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唐朝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國戶口分佈

根據《隋書.地理志》記載,隋朝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平定吐谷渾,疆域達到極盛,全國戶口八百九十餘萬戶,人口四千六百餘萬。

又根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戶口約三百萬戶,人口一千二百餘萬。

這兩次全國戶口統計間隔三十年,正好將公元611年隋煬帝出征高麗,到公元626年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這段隋末唐初的亂世囊括在內。因此,根據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到這段亂世的慘烈程度。

在短短三十年間,全國的戶口數量銳減了近六百萬戶,唐朝貞觀十三年的全國戶口數量僅是隋大業五年全國戶口數的34.1%,平均三個人裡,有兩個人死於非命。

唐太宗在貞觀年間,曾數次下詔,要求地方官吏,埋葬暴露於野的骸骨,可見隋末戰亂對國家的破壞程度之大。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四個時期天下戶口數量比較

漢末三國亂世,戶數數量從漢末的九百三十餘萬戶下降到了晉初的二百四十五萬戶,全國僅剩下了26.3%的戶口,這一過程持續了近百年時間。

由於晉朝司馬氏對於士族的羈縻政策,晉朝戶籍上的數字要低於整個國家的真實數字。這個真實數字已經不可考證,但也不會高得過於離譜,相對於東漢末年,晉朝初年的全國戶口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毋庸置疑。

元611年至公元626年的15年間,無疑是從公元280年以來,三百多年內中國最為動盪的時期。其對國家造成的破壞可以與漢末三國時期不相伯仲。相較於持續百年的漢末亂世,隋末亂世只經過短短十五年,全國再次歸於一個統一的王朝,從這一點來看,隋末戰爭的慘烈程度,似乎超過了東漢末年。

在紛紛亂世之中,躲在哪裡最為安全?

得益於李唐兩代開國君王的英明神武,隋末戰火併未波及整個國家。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以隋朝九州為地理劃分的人口損失圖

從隋朝各州戰後戶口減損程度可以看出,青、徐、兗、豫四州的戶口數量下降到了10%左右,再次出現東漢末年十不存一的慘狀。此外河北的冀州也只剩下了20%左右的戶口,這五州是隋朝戶口最為稠密的區域,也是隋末亂世的主戰場,幾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決戰都發生在這裡,同時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由於唐代將全國疆域分成十道,此處以隋朝天下九州為地理劃分。)

唐朝在平定中原之後,地區荊州與揚州的割據勢力已無法對其發起挑戰,要麼主動投降,要麼負隅頑抗最終被消滅。

位於巴蜀地區的梁州在這一時期人口出現了增長,這一現象要歸功於在李唐攻克長安後,這一地區迅速投向李唐。在整個隋末亂世中,巴蜀地區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吸收了從雍州和荊州逃難的流民,相比於打得天昏地暗的中原,梁州實在是天府之國。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兩時期嶺南地區戶口變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嶺南地區,與巴蜀地區一樣,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完全不用為兵荒馬亂而擔心。該幹嘛幹嘛,時候到了,把城頭上的大王旗換個顏色就了事了。

這場亂世造成的人口變遷,對繼之而起的盛唐,又有怎樣的影響?

經過這場浸滿鮮血的洗牌,新生的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為昌盛的時代。但戰亂造成的人口變遷,也為唐王朝埋下了隱患。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隋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各州戶口占比

隋末亂世躲在哪裡最安全,可視化數據告訴你答案

唐朝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各州戶口占比

長江沿線地區在隋初的人口占比是23.9%,到了唐初,已經上升到了43.6%。中原與河北地區嚴重的破壞,導致了國內的經濟中心進一步向江淮地區偏移。

距離政治中心長安越來越遠。隨著盛唐人口爆炸,關中平原已經無法負擔王朝首都所需的物資,江淮的漕運雖然通過幾條運河,可以抵達首都,但損耗巨大。到了唐高宗與武周時期,皇帝與百官被迫定期前往洛陽,以緩解長安的物資危機。

唐朝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一個叫做安祿山的胡人,帶領北方十五萬邊軍反叛。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唐王朝這一弱點,以不顧側翼的猛攻,迅速佔領洛陽,將江淮經洛陽連接關中的河道切斷。

所幸以張巡、魯炅為代表的無數唐朝忠臣死守睢陽、南陽一線,阻擋住叛軍南下的腳步。使得江淮物資能夠通過漢水運往漢中,再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唐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又維持了一百餘年。

自此以後,位於關中形勝之地的長安,由於缺乏經濟基礎,再未成為過中原王朝的國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