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冬季是產後瘦身的黃金期,出了月子甩肉40斤很簡單,要瘦還保證奶水充足該怎樣做?

識大體322


個人經驗分享,先從生產經歷說起吧:39周被抓進醫院說我是甲癌術後要在40周前把寶

寶生出來。一入院就被內檢了看看順產的條件,其實內檢放鬆就還好,沒有想象中的酸爽,檢出來宮頸還長要再等等。充滿信心的我一直堅定著要順產的信念,於是就在醫院關了3天等待給我人工催催產前一天晚上因為宮頸還是長要在宮頸口放置人工球囊,放置過程有點難受但是可以忍受,放好那個晚上就開始宮縮了,大姨媽的疼斷斷續續伴隨著後半夜稍微好一點我終於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內檢宮頸變軟了,立馬人工破膜,原來就是醫生用手伸進去把羊膜扣破,羊水嘩啦啦地就流出來了,之後就不能下床了,等待宮縮。8點多陣痛開始來了。


但不是很痛,就掛上了催產素,慢慢地噩夢開始了……陣痛到達2.3分鐘的頻率宮頸口依然只開了一公分,每次疼痛都是無法忍受的程度,但宮口還是遲遲不開,胎頭還是高。

到了下午3點我開始發燒了,另外一隻手掛上了抗生素,護士給我抽血,說我的血管都找不到了,平時我的血管是很粗的,紮了幾針抽出來的血顏色非常深,化驗報告顯示並沒有什麼感染,我知道我是痛到人體應激反應了。此時宮口還是隻開了一公分,我覺得後面也不一定能順利生的出來,我要求剖腹產,到了下午快5點被推進了手術室。半麻之後感覺不到痛感了,只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麻醉使我不聽地發抖直到手術結束,還好手術很順利。


孕中期我經常鍛鍊工作做家務,每天出去直到8個月後期腰痛活動減少了,生之前寶寶一直沒入盆,胎頭高,宮頸長,總結下來就是時候未到,寶寶還不想出來硬要他出來才導致了我順轉剖的悲劇,如果各方面條件都不到卻要人工催產的孕媽要三思到底是順還是剖,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生產經歷就這樣,接下來說說我的產後恢復經歷,女人都是愛美的,就算生了寶寶我們也要美美噠。

所以及時管理身材恢復非常必要 十月懷胎,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的骨盆變大,這就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所以產後恢復要做的就是配合適量的運動進行骨盆的恢復,把“大媽”的屁股給拉回來。

其實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 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症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束縛,套裝,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 產後收腹對女性特別重要,懷孕時候肚子那麼大,生過肚子一下子就空了。


如果不勒著點的話,那有大肚腩多難看啊,而且還很容易得婦科病的,我自己用的是產後月子裡開始穿的收腹的,就是一件背心和一件短褲的那種,我之前買的束縛帶,結果用了一天就勒的受不了。

還是我朋友推薦給我買了這個套裝,穿著我第一感覺就是不勒,不勒我就能堅持,而且穿上把大肚子都收起來了,產後的大肚子經常收的話,慢慢就會變小,皮膚變緊緻,把我多餘的肉肉收起來了,重在堅持穿!它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卷,以前我肚子肉這麼多,坐在那裡肚子不會一節一節的,站那裡什麼樣坐那裡就什麼樣,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現在堅持穿了一段時間後肚子幾乎平了,減重15斤,身材恢復的跟以前差不多了!最後來說一下產後減肥的誤區:

過早開始減肥

有些寶媽認為,減肥要趁早,產後越早減肥效果越明顯,於是一生完娃就開始高強度的減脂運動!這樣真的不合適!產後立即開展高強度減脂運動容易傷害身體!剛生完寶寶,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根本無法承受高強度運動。寶媽不僅瘦不下來,還會損害身體。一般建議,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產後儘早下地;產後2-3天可以先慢走運動;順產後一週,剖腹產後兩週(傷口恢復還不錯),才可以進行些簡單運動,比如慢跑、簡單瑜伽。


誤區二:提早斷奶減肥

不少寶媽聽說,哺乳期不能運動,否則會影響母乳的口感和質量,而且哺乳期也不能減肥,否則不利於母乳餵養。

受此困擾,但為了減肥,有的寶媽乾脆提早斷奶。提早斷奶,無論對寶媽還是對寶寶來說,都得不償失!母乳是寶寶的優質口糧,能帶給寶寶足夠的營養和抵禦疾病的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堅持母乳餵養。事實上,母乳餵養是最省力的瘦身方式之一!因為餵奶消耗大,它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媽媽燃燒卡路里。而且哺乳期可以運動,適量運動可以提高寶媽的新陳代謝,促進母乳分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