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123,人性的小小悲歌,這篇文章與經濟學投資學毫無關係

一般而言,我們說,倉稟實,知禮儀。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有錢了,吃飽了,穿暖了,人就懂基本道理了。譬如說,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別人的食物,不能吃。

這不廢話嗎,呵呵。吳教授你一個搞經濟研究的,寫這篇不鹹不淡的,是幹什麼啊。

我正在辦公室裡寫2019年消費類上市公司的年報前瞻,中途點了個外賣,突然有所感想生髮。

曾經,我點的幾個外賣牌子,做得都不錯,大概平均一客要150-200元,外賣紙袋都用著挺漂亮的單面膠封著,很方便打開。當然,也不能完全封住,就是個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擺設。

結果呢,後來,似乎的,偶爾的,微微的,我發現這個外賣食物啊,似乎少了一點。是什麼牌子和食物,我就不說了。但是,如果你經常吃,你必然會覺得其實的小小變化。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也許是店家給少了?也許是外賣員偷偷取走了一部分?

反正不少食客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報紙,網絡和電視上,都有過類似報道。

於是,外賣的世道變了。全國的外賣,(我在杭州、北京、成都、廣州點餐的經驗)似乎都放棄了單面膠,而用上了訂書機。密密的釘住了紙袋。要知道鋼釘很小,受力面很小,若有人想打開封口,略微一使勁兒,就留下不可修復的破損痕跡。

我想,這招兒,恐怕不是賣家的本意。

這是個道德倒退。

第一,食客開封時,容易弄傷手,必須小心翼翼;第二,撕開封口後,訂書釘依然半懸在紙袋邊上,隨時可能掉在食物裡;第三,開口時的小心和謹慎,讓吃飯變得掃興不少。

但是,為了保證食物能夠原封不動的送到食客手上,店家被迫如此。雖然食物短少應該是極為稀罕的個例,但是,有了個例,就有了惡劣影響。本來嘛,在飯店吃到蟑螂就是極端個例,但是,又有多少食客願意給飯店下一次機會呢?

於是,我們現在要和大量訂書釘為伍。繼續小心翼翼。

不過,我每天都會訂兩杯中國知名的某品牌外賣咖啡,這個牌子就堅持用單面膠而不是訂書機。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這個品牌不用訂書機呢?難道它就不害怕有人會從中悄悄抿一口?

哈哈哈,令人無語的時刻到了。咖啡這個東西,尤其是很多城市小資點的那種無糖咖啡,也只有這幫小資愛喝。

其他人不愛喝。於是,就算只是使用單面膠,也不會短少。

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如果這篇文章傷害了誰,那就傷害吧,看誰自己敏感了。

延展一點想,良幣一定驅逐劣幣嗎?不知道。也許需要個反覆,需要個螺旋形上升變化,沒有一蹴而就的進化,沒有一步到位的新時代。

最後,留給大家一句話,少吃外賣。一個堂食好的飯店,一般不歡迎外賣,色香味全變了;而一個外賣業務突出的店家,你也不要細細去追究這些食物究竟在哪裡做的。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