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嬰兒為什麼抱著睡不醒?放床上睡覺一會就醒?

深圳小楊vlog


八招破解嬰兒“落地醒”原因。快來對照看看吧!



1.沒吃飽。

孩子剛放下,就咂巴著嘴巴,吸吮著舌頭要奶頭。

這時,媽媽依據孩子吃奶的間隔時間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沒有吃飽?

如果是沒有吃飽就睡著,媽媽可以使用“酷刑”(摳摳腳底板,撓撓耳朵👂等方式)促使寶寶繼續吃飽後再入睡。此辦法行不通的話,下次媽媽就要關注孩子吃奶的間隔時間,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吃奶習慣。

如果確定是吃飽才入睡的,請繼續分析是否存在其他幾個原因。

2.沒拍嗝。

寶寶剛剛吃過奶,媽媽忘記了拍嗝,孩子也很快入睡。

如果此時放下孩子,平躺的姿勢會讓孩子的胃很難受。

那就抱起孩子讓她的頭靠在媽媽的肩頭,媽媽輕拍孩子的後背,直到孩子輕聲打嗝後再將她放在床上。

3.驚跳。

學名叫做“莫羅氏反射”。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常會因為“突然的聲音”和“感覺到下墜”而突然舉起雙手,將自己驚醒。

此種現象大約在嬰兒四五個月才消失。

對於“突然的聲音”,媽媽在白天不用刻意安靜,做事正常發出的聲音需要讓孩子慢慢適應。可以嘗試在孩子入睡前講故事,播放舒緩的音樂等方式讓孩子適應環境中的聲音。

如果媽媽實在睏乏,保持安靜讓孩子入睡,媽媽可以輕鬆些,也無妨。

對於“突然的下墜”,媽媽在放孩子時,做到三點:放腳丫,屁股,背部,頭;先側放,再平躺;動作要慢、輕。

4.缺乏安全感。

嬰兒在媽媽懷裡,溫暖舒適,還能感受到媽媽熟悉的心跳聲。

突然將她放在冰涼的床上,嬰兒肯定不會願意。

解決方法有二:

一是給孩子佈置一個相對較小而舒適溫暖的空間,比如搖籃,嬰兒床,圍上床圍,佈置上幔帳。

二是給孩子準備一個“安慰物”,比如小米袋,厚毛巾,輕壓孩子身體的胳膊或腿,或讓嬰兒抱扶著,安撫孩子入睡。

5.淺睡眠。

嬰兒時期,孩子一個睡眠週期大概50分鐘到一個小時,而淺睡眠狀態大約要持續二十分鐘左右。

此時的嬰兒大腦皮層相對活躍,所以嬰兒有時會做各種表情,笑,哭,皺眉,輕微睜眼等動作。

媽媽需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處於這個階段。只要孩子不大聲哭鬧,媽媽不用馬上去抱哄孩子,等上一會兒再確定如何做。

6.缺鈣。

孩子缺鈣會導致寶寶精神亢奮,煩躁不安,難以入睡,睡不安穩,容易驚醒。而且寶寶汗腺增加,更容易出汗,影響睡眠質量。

建議在寶寶出生後滿15天,開始補充維生素AD,以促進鈣的吸收。注意按劑量服用,可以吃到兩歲。

7.脹氣。

媽媽將孩子平放,如果孩子四腳亂蹬,滿臉通紅,說明孩子存在脹氣的現象。

如果是胃裡有氣,可以拍嗝解決。

如果是肚子裡有氣,有經驗的媽媽可以給孩子做排氣操或者揉揉肚子,幫助孩子排氣。

溫馨提示:在孩子入睡前,儘量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8.壞習慣。

嬰兒期的孩子身體比較輕,而且萌萌可愛。家長常會憐愛地抱在手中,不忍放下。久而久之,讓孩子養成了在懷抱入睡的習慣。

當媽媽獨自一人再帶寶寶時,這樣的情況會讓媽媽疲憊不堪。

建議在孩子嬰兒期,媽媽可以利用噪聲,光線幫助孩子形成白天,黑夜的概念。

入睡前,注意觀察孩子的入睡信號,如不停揉眼睛,煩躁不安等,可以帶著孩子躺在床上,運用輕拍、撫觸,講故事,唱歌謠等方式陪伴孩子入睡;然後再慢慢抽離自己。

孩子稍大些時候,可以給孩子固定入睡地方,固定入睡儀式,慢慢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入睡習慣。

以上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遇見年少的我


是不是還想說,抱著走就不哭,一坐下就哭!

主要是因為嬰兒沒有安全感

你抱著的時候嬰兒是蜷曲著的,就像在媽媽肚子裡一樣。

其次,他能聽到你的心跳聲。知道身邊有人,在肚子裡的時候也是一直伴隨著心跳聲。

小孩長得特別快,多一點耐心。

能抱的時候多抱抱,現在很多小孩一歲的時候都不喜歡抱了,就想下地來。

我家的孩子現在就是快一歲了,每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就想起來,不想在床上躺著。




我不知道75275069


多麼痛的領悟啊!我家寶寶之前生病了一段時間,生病期間基本上抱的多,後來就進入了抱著睡放下醒,醒著悠的模式,但大人累啊,無奈下決心改變他的睡覺模式:

  • 醒著狀態下,陪他玩,放音樂,看黑白卡圖,給他做被動操,儘量不抱他,因為太小經常抱也影響他脊椎發育。
  • 一旦到時間睡覺了,儘快給他營造一個舒適的睡覺環境,白天窗簾拉上,晚上燈調暗,屋裡儘量不要有太大響動,剛開始孩子小,我還是奶睡的方式,基本能很快入睡。
  • 最關鍵的一步了,如何放下不醒,我是抱著他等他徹底睡熟了,然後被子中間弄個凹窩,放進去後被子堆著他,像還是有人抱著他的感覺,這樣放下一般是不會醒的。

我採取的就是儘量不抱,睡著後想方設法放到床上睡,目前效果不錯,睡著後能放床上睡會,他醒時我在旁邊也不哭鬧,還會自己躺著自己玩會。

希望我的經驗方法對寶媽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我哦!


小魚小趣


嬰兒喜歡被抱著睡,應該是剛出生,對外界不熟悉,缺乏安全感導致。估計大部分嬰兒都是這樣,尤其是愛哭的寶寶😊。我說下我的感受。我家兩個寶兒從一出生性格上就表現的不一樣,大寶貝非常的鬧騰,愛哭,二寶特別溫柔,不怎麼愛哭,除非是餓了,拉了,尿了。所以從生下來,我哄兒子的時間比較長,有些人還覺得我偏心,其實根本就不是啊,在我心裡兩個寶寶都是一樣一樣的[呲牙]。大寶愛哭,所以抱著時候比較多,平常白天睡覺還可以,不用抱,但是一到晚上的時候就不行,尤其是晚上第一覺的時候,有時要從晚上10點半抱到夜裡1點,我都已經困的不行了,胳膊也很痠痛,期間一放下就醒,就哭,一直到寶寶進入深度睡眠才能終於鬆口氣放下。這樣的時間持續了有半年多的時間。我記憶中,一直到9個多月的時候才好一點,不用抱那麼久了,但還是得哄著,再後來,我就開始慢慢培養他自主睡眠的能力,抱個十幾分鍾睡著了就放下,如果醒了就挨著他躺下用手輕輕拍拍他的屁股[呲牙]。後面到一歲的時候基本上晚上吃完奶,半個小時之內鬨著以後就不再鬧騰了,一覺睡到天亮。

[祈禱]在這裡我覺得對二寶有所虧欠,因為二寶性格溫柔,所以有時候照顧不到,也許二寶也想我抱著睡的,但是她沒大寶鬧得厲害,所以就先顧著大寶了,往往即使她鬧著不睡覺,也就給嘴裡塞個安撫奶嘴,她嚼一會兒也就睡了。時間久了,我感覺我家二寶對我都不依賴了,反而更依賴那個奶嘴[淚奔]。有時也會失落,但也沒辦法,俺只有一雙手,一個懷抱,實在是沒辦法同時滿足他們,但心裡對他們的愛是一樣一樣滴[呲牙]

其實從我家兩個寶寶來看,雖然嬰兒由於缺乏安全感,都喜歡被抱著睡,但如果我們稍微控制一些,或者說狠心一點兒,也是可以改善的,不是寶寶離不開媽媽的懷抱,而是媽媽離不開寶寶,你們說呢?

有了寶寶之後,我真的深刻的感覺到了辛苦並快樂的感覺,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是母愛偉大!


家有2只熊孩子


嬰兒睡著了,一放到床上就醒,這是所有寶媽都頭疼的問題。

寶寶一哭鬧,父母都會忍不住把他抱起來,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寶寶就形成了依賴性。因為寶寶躺在你的臂彎比較溫暖,有安全感。把寶寶放到床上睡覺,他立馬沒有這些感覺,所以一會就醒了。

寶寶睡著了,我都是和寶寶一起睡的,讓他躺在我的臂彎裡,我躺在床上摟著他睡,等他徹底睡熟了,我在慢慢移開,讓寶寶自己睡,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好用的。


家有帥寶


嬰兒為什麼抱著睡不醒,放床上睡覺一會兒就醒?是因為寶寶缺乏安全感。他在羊水裡呆了十個月,一旦出生,建立的安全感消失了。而大人的懷抱,可以讓他找到熟悉的心跳,熟悉的味道。

我兒子出了月子後,抱睡了兩個月。那時候他還是鰲拜弟弟,熬夜,都是淚。[捂臉]


咿咿的快樂生活


因為新生兒缺乏安全感,他在媽媽的子宮裡的時候是全包裹的環境,出來以後他缺乏安全感,所以喜歡被抱著睡,可以用被子把寶寶包圍著,給他製造一個全包裹的環境,讓他更安心睡覺,還有一些是習慣了媽媽身上的奶味,也可以放一件媽媽的衣服在他旁邊讓他可以聞到媽媽的味道,睡的更舒心


柯寶媽咪育兒說


很多媽媽在聊到自己的寶寶時,經常會說到寶寶總是喜歡抱著睡,一放下就醒,可是一直抱著寶寶睡,大人實在是太累了。為什麼嬰兒喜歡抱著睡,一放下就醒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嬰兒為什麼會喜歡抱著睡,一放下就醒:

1、寶寶缺乏安全感:

寶寶在出生之前,在媽媽肚子裡呆了將近10個月,寶寶在媽媽狹小而又溫暖的子宮裡會感覺到安全感。而媽媽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懷抱感和溫度,感覺好像是在媽媽的子宮裡一樣安全,而把寶寶放到床上的時候,寶寶這種類似子宮溫暖的安全感沒有了,寶寶感到沒有安全感,就容易醒來。

2、家人溺愛寶寶養成的壞習慣:

寶寶出生後,就一直是全家人關注的焦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疼愛寶寶,捨不得寶寶哭,一直抱著寶寶睡覺。當寶寶習慣以後,就會一直要家人抱著才睡得安穩,一旦被放下後就會醒來。

3、飲食不當或缺鈣:

寶寶吃得過飽,尤其添加輔食時,操之過急,引起寶寶消化不良,肚子不舒服。寶寶缺鈣時也會引起睡眠不穩,易驚醒等症狀。

知道了這些原因以後,接下來談談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1、為寶寶創造一個類似於子宮的安全環境。

睡覺時,用柔軟的棉布把寶寶包裹起來,這樣會讓寶寶有被包圍著的感覺,增加了寶寶的安全感。平常與寶寶相處時,多撫摸寶寶,不讓寶寶感到孤獨,多撫觸多陪伴也能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2、改掉一直抱著寶寶睡覺的習慣。

寶寶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訓練,是能夠在床上安穩地睡覺的。家人不要太過於溺愛寶寶,捨不得寶寶哭,一哭就馬上抱。當寶寶醒了在哭時,家人可以坐在寶寶旁邊,拍拍寶寶,安撫寶寶,讓寶寶平靜下來繼續睡。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抱著睡的習慣,那就需要慢慢改掉這個習慣。當寶寶要睡覺時,家人可以和寶寶一起躺著,在旁邊環繞著寶寶,讓寶寶有抱著的感覺,等寶寶睡安穩了以後再離開,訓練一段時間,寶寶就可以不用一直抱著睡了。

3、餵養適當,注意適當曬太陽。

讓寶寶睡前吃飽,但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合理餵養。寶寶喂完奶後也不要馬上睡,因為寶寶餵奶時會吞下一些氣體,因此,在寶寶喂完奶後拍拍後背,拍嗝防止吐奶,再讓寶寶睡覺。平時在天氣合適時,帶寶寶多曬曬太陽,以防缺鈣,如果寶寶伴有睡眠一直不好,枕禿、多汗等症狀,就有必要到醫院查查微量元素,遵醫囑補充鈣劑。

將寶寶放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技巧:

1、寶寶進入深層睡眠時再放到床上。

寶寶剛睡著時處於淺層睡眠狀態,此時寶寶呼吸不均勻,眼皮會跳動,四肢處於彎曲狀態。這時不要急著放下寶寶,應該在寶寶安靜睡著之後再抱十多分鐘,等寶寶眼珠不再轉動、呼吸均勻、四肢放鬆時,這時寶寶進入深層睡眠,媽媽就可以把寶寶慢慢地放在床上了。

2、寶寶放在床上時注意先讓屁股著床再放頭部。

將寶寶放在床上時,為避免寶寶身體失重激發驚跳反射,一定要先讓屁股先著床,再放下頭部,避免頭低腳高,穩定幾分鐘以後再放手,撤離時可以輕拍、摟住胳膊等方式安撫寶寶,慢慢撤離。

3、手臂上墊毛巾減少溫差。

寶寶對溫度的變化很敏感。媽媽抱著哄寶寶入睡時,可以在手臂上墊個毛巾,寶寶睡著後放下時,將毛巾一起放下,這樣可以減少溫差,不易讓寶寶察覺到,等寶寶睡沉了以後,再把毛巾撤掉。

當寶寶抱著睡不醒,放床上睡覺一會就醒時,家長不要太擔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處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寶寶就會慢慢適應在床上睡覺了。


楚媽育兒


你好,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我兒子快四個月了,之前也有這種情況,後來好了。
我總結四點和解決的方法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首先,是缺乏安全感。他在孃胎裡四周保圍,出生後,抱在懷裡能找到同感,放床上沒有了,可以拿暖手寶先把被窩暖熱,輕輕放下,四周圍好。
其次,是沒有吃飽。特別是白天,孩子容易奶睡,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但嘴還在不停地允吸,放床上一觸動,發現沒得吃了就哭。可以在孩子吃奶時多溝通,儘量讓他吃飽。


再次,是肚子不舒服。小孩容易出現腸絞痛和脹氣。一旦出現,只能用哭表達!所以要經常檢查,及時治療。
最後,是家長養成的習慣!這點最不可原諒,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扣手機,孩子睡了還不放床上,一來二去就習慣了。家長一定要注意再注意,不要怕麻煩。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524f0402504464cbf081916d639fb46\

阿藕啦


這個問題,我算是深有體會。尤其是剛出生那兩三個月。

至於什麼願意,無外乎寶寶缺乏安全感。因為寶寶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要適應外面的世界啊。抱著寶寶走路,輕輕搖晃,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差不多,寶寶有安全感。

我二胎生的女娃,基本上放床上睡睡不了幾分鐘就醒了,抱著就睡得香。

有條件的,可以把寶寶床佈置得暖和柔順溫馨一些,儘量讓寶寶四周都是軟軟的毛毯,很舒服的話,孩子會睡得好一些。

沒這方面條件和精力的,那還是多寶寶吧,剛出生的小孩子,多抱抱,及時安撫孩子,孩子後期會很好帶的。

隨著孩子長大,這種情況會逐步好轉的。我第二個小孩現在四個多月了,一個人睡的時間比以前長很多了,即便不睡覺,也可以放床上玩一會兒,不需要一直抱著了。

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孩子會越來越好帶的。等孩子到了一歲多,能牙牙學語就更好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