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幾樣東西需要被滿足。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五層次理論,大部分人能夠滿足到對於後代幸福的追求。而人一生孜孜以求的是自我價值感的滿足,這是人有生命特徵存在都會有的,通俗來說就是需要被肯定。每個人都有這種追求,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林女士的還是一個正在上幼兒園小班的三歲寶寶,自從去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變得很是乖巧,因為他希望得到媽媽和老師的肯定。平時在家的時候,有時候發脾氣、不願意吃飯了或者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林女士只要說一句,我跟你老師說,孩子會立馬乖乖去做該做的事情而且也不會發脾氣了。平時老師佈置了什麼任務,孩子也是回到家就立即完成,還要拍視頻給老師看。孩子也一直心心念念著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林女士也覺得兒子絕對是老師喜歡的孩子,不怕他得不到老師的表揚。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這不,期末的最後一天兒子就喜滋滋的拿回來了他的第一張獎狀,向媽媽炫耀說自己得了最懂事寶寶獎。林女士接過孩子的獎狀,給正在自家院子聊天的鄰居看,還四處炫耀,沒想到鄰居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哪是最懂事寶寶獎呀,明明是“最憧寶寶”,林女士接過獎狀看清楚後,就有點怒了,好不容易拿到一張獎狀,居然還有這樣明顯的錯別字,老師真是太不上心了,孩子知道了得多傷心啊。不過她還是平穩了情緒,待心平氣和後打電話和老師說了這件事,老師鄭重的和孩子道歉並表示會重新送一張對的獎狀到家給孩子。這件事才算解決了。


​像林女士的這種情況,大概很多寶媽都可能遇到,那麼遇到類似的事情,要怎麼做呢?

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本來就很期待老師的肯定,得到老師的肯定他也很開心,遇到這樣的事情,那麼寶寶大概是有多開心就變得多傷心了。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孩子不相信老師,形成與老師對立的情緒,這很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學習。所以家長第一反應應該是安慰好孩子,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他的錯,雖然字錯了,但老師對他的肯定是真實的。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

如果安撫好孩子之後不繼續與老師溝通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那麼孩子會形成比較偏激的思想,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方案,他依舊不會相信老師甚至不相信家長,所以一定要和老師溝通解決這件事,通過老師的重視,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被肯定的,更有利於他以後的努力。當然在溝通時,家長也要注意態度,不可得理不饒人,畢竟老師帶的孩子多,難免有疏忽的地方。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家長給予孩子獎勵

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情緒起伏在所難免,心情也肯定不如一開始那樣開心了,這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些獎勵,可以是他期待已久的玩具或者想去的地方都行,通過獎勵告訴孩子,他的努力是有回報的,以後要繼續努力。

不管如何,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有時候有點錯誤不可避免,但是,即使是老師或者家長有錯誤也不要逃避責任,這是在教育孩子,以身作則很重要,並且只有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不可忽視此類問題。

孩子努力拿回“第一張”獎狀,寶媽自豪不已,看清字後卻怒了

今日話題:當你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怎麼處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