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道出了李爱珍的内心独白,她一生勤勤恳恳,潜心专研,带领中国科研事业走向前沿,无奈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而面对外来的橄榄枝,她并未被诱惑,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在心中镌刻着“祖国”二字,始终不忘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她将科研当做生命,用成就铸造中国科学长城。

为国出征

李爱珍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研究材料学,主要领域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在科研上做出许多重大成就,视科研为生命,一腔热血与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坦言愿为党和人民做任何事。

1958年,李爱珍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之后一直扎根于半导体材料这一前沿领域,富有科研成果的李爱珍被领导赏识,于44岁时被派到美国卡基尼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此次公派命令一出,遭到众人议论纷纷。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公派出行美国的机会并不常有,人们自然紧盯着这位置,有人拿李爱珍的政治出身做文章,说她出生于华侨家庭,特殊时期又被批斗过,此次一去恐怕不愿再回国了吧。顶着众人的猜忌与质疑,李爱珍的恩师邹元爔院士还是极力举荐她外派,李爱珍的丈夫也在众人议论中表态,如果李爱珍最后不回国,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经历困难重重,李爱珍终于成功前往美国。

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俏皮话,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李爱珍在美国实验室里见到了国内尚未研发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在国防、医疗、环保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

但遗憾的是美国禁止将设备外运,对此进行技术封锁,李爱珍咽不下这口气,和伙伴合谋,一起研究了一套专属于中国的设备,这才让西方国家侧目,不得不取消设备禁运。

李爱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带领我国科学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回国后她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先后建立了多间实验室,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支持,

如中国科学院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等,甚至在中国开辟了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新领域,这也是李爱珍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这足足消耗了她23年的时间,沥尽心血才得以成功,美国实验室评价这一举措是“国际上极少数实验室才能做出来的工作”。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墙内开花墙外香

美国时间2007年5月1日,美国科学院公布年度院士名单,其中有18名外籍院士,而李爱珍是唯一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的中国女科学家,经了解,李爱珍此前四次申请中国院士,无奈屡次落选,如今反倒被美国先评为院士,不禁沉思,是什么造成了这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景。

有识之士总是惺惺相惜,李爱珍多次申请中国院士,其中老院士郭景坤总是不留余力的推荐李爱珍作候选人。郭景坤院士做了喉部切除手术,只能通过纸张与发声器进行交流,即使是在病榻上,他仍坚持为李爱珍写推荐信,他表示“我无保留地推荐她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对于参选结果,他曾多次表达,李爱珍落选,非常遗憾!

探究李爱珍落选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年龄的缘故,当时评选院士重视科学家年轻化,但是李爱珍于1999年第一次参选时,已经年过63岁了。参照规定,若是参选人年龄超过六十岁,需要六位院士的推荐信,而六十岁以下的参选人,有两位院士推选即可。

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李爱珍,并未被中科院认可,她在院士评选的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连初步候选名单都没进入。经过此事,人们纷纷希望院士制度能就此改革,消除年龄歧视,年轻人富有先进的想法,可科学也是需要经验积累才能成功的。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因院士制度而产生的荒唐事越来越多,甚

至“局内人”都忍无可忍,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曾呼吁取消院士制度,取消一切不合理的审核规则,杜绝评审过程中的一切腐败行为,虽然他的观点略显极端,但不难看出院士评选制度存在漏洞,造成李爱珍不受国内肯定,却深受国外追捧的尴尬局面。

获得院士的举荐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六位院士,而李爱珍每次参选都有不少人鼎力推荐,这不正是说明了李爱珍的杰出能力吗。多次落选,李爱珍没有过多言语,只表达对力荐她的院士感到惭愧,辜负了他们的期待。

不舍祖国

国内迟迟没有肯定的声音,国外却传来喜讯,李爱珍被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下舆论沸腾了起来,替李爱珍叫屈,对此她回应,不希望做新闻人物,大家也无须将这两件事做类比,不必用当选美国院士来引证当选中国院士的理由。

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4次落选中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却留在中国

这份远洋而来的荣耀,李爱珍十分感恩,美国科学院曾经出过许多诺贝尔奖得主,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是她整个科研生涯的荣耀。但是她也说,做人不能忘本,多亏国家给予的各个渠道的帮助,确保他们的科研设备与科研费用充足,才能取得现在的科研成果,以及美国科学院的肯定。由此,他放弃了美国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继续留在中国,直至2001年,她作为一名退休的中科院研究员,仍然坚守在实验室,继续为中国科研奋斗。

作为华侨家庭出身的李爱珍,曾经被质疑,但她用多年的无私奉献打破了人们的猜想与偏见,华侨最晓得“祖国”二字意味着什么,即使远隔万里,心中的爱也不减半分,对这片土地冠以执着的爱,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