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手機相機可以代替單反相機嗎?

你好沒趣阿


  前兩年經常有手機廠商宣稱自家的旗艦機在拍照上可以媲美單反,而在網友以及消費者吐槽之後,現在基本沒有手機廠商拿媲美單反這一營銷詞彙來宣傳自家手機了,那麼為何手機相機不能媲美單反呢?差距在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事兒。

  手機自誕生以來一直不變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通訊,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手機的集成度越來越高,攝像頭被加入了手機之中也讓手機有了更多的功能性,相機作為手機的一個附加功能,註定機身設計不能為相機預留太多空間,因此,從大小上來看手機的攝像頭要比單發的小得多。

  前兩年有些廠商專門做了相機款的手機,在原有的機型基礎上,加上一顆碩大的攝像頭,以滿足不同人士對於拍照的需求,而加上一個碩大攝像頭則會犧牲手機的輕薄,使手機變沉變厚。由於手機的相機感光元件非常小,跟單反的差距非常大,因此相機要想媲美單反難度有點大。

  雖然手機相機不能媲美單反,但在某些相機玩法上,手機還是有著一技之長的,目前的雙攝手機已經支持2倍光學變焦,而且還支持背景虛化功能,背景虛化是通過軟件算法實現的的,不過背景虛化能力確實是類似單反的大光圈效果。總之一句話,手機相機要想媲美單反難度非常高,而在相機玩法上手機相機還是可以媲美單反的。


泡泡網


手機相機和單反最大的區別是傳感器和鏡頭。

第一大區別是傳感器尺寸。手機相機的傳感器尺寸,一般是1/2.7英寸、1/2.5英寸、1/1.8英寸、2/3英寸,目前最大的只有1英寸。而單反的傳感器尺寸分半畫幅、全畫幅、中畫幅。1英寸大概是13*8mm,半畫幅大概是24*16mm,全畫幅大概是36*24mm,中畫幅大概是44*33mm,單反的傳感器尺寸明顯大於手機相機,傳感器尺寸越大成像越好。手機相機的傳感器太小了,這是硬傷。這也是為什麼4000萬像素的手機相機的成像比不上1200萬像素的單反的直接原因。

第二大區別是鏡頭,手機相機的鏡頭和單反的鏡頭還沒法比,手機相機的鏡頭焦距只有28mm,口徑也很小(不及單反的1/10),而單反的鏡頭無論是鏡頭的口徑、鏡頭的光學玻璃材料、鏡頭的可調光圈、鏡頭的對焦,還是鏡頭的焦距段的劃分,都比手機相機好N倍、強大N倍,完全沒有可比性。

當然,手機相機只是手機眾多副功能中的一種,能夠滿足大眾審美需求,成功佔領卡片機市場,也是科技進步的結果。而單反只有一個功能:那就是拍照。隨著科技進步,單反的專業功能也會與時俱進,會更強大。而手機相機受機身尺寸的制約,其發展難以代替單反。


狐狸糊塗的狐狸視覺


不可能,手機和單反都有需求方。

手機攜帶方便,且像素越來越高,簡單功能化的拍照越來越好,這些不僅對有拍照需求的普通消費者,對專業攝影人士和攝影愛好者都是極大的誘惑,我曾經看過一些專業的攝影者用單反拍完後,再用手機拍一次,說白了就是兩個字方便,拍很方便、拍完後上傳微信也方便。手機現在的拍照像素以及攜帶方便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現在的單反,我只是說現在的單反由於缺少便攜性,加上功能化的表現,就不如手機,在兩種東西都可以滿足一定拍照需求的條件下,多帶一個就顯得多餘和累贅,單反銷售下降是必然的。

但單反是手機無法替代的,無需講複雜的道理,如果一部有著很好拍照功能手機,即使價值七八千塊錢,假如能代替價值一兩萬的一臺單反相機,單反還不包括鏡頭自身價值在內,那生產單反相機的廠家絕對是傻子,為什麼要製造這麼貴而且比手機差的相機,而不是去生產手機。單反這裡不如說成相機,總能吸引一些要求高的消費群體或者說是專業的群體,相機的市場將繼續存在,但目標消費群體會越來越窄,或者說目標客戶會越來越單一。

市場都有不同的目標消費群體,隨著市場需求以及消費環境的變化,一些目標消費群體會逐漸的減少,一些目標消費群體將逐步擴大,說到單反和手機,這不是手機有多高的像素而改變人家不使用單反,而是互聯網這個智能的時代所改變,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現在的手機卻卻滿足了人家對互聯網的需求點,如微信曬圖朋友圈,抖音以及許多美容美顏的APP,都必須建立在互聯網上面,如果沒有互聯網上傳這些內容,手機拍照就失去很多意義,大家對拍照的興趣點就會下降,因此可以說手機和互聯網是公不離婆,但單反沒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一種消費觀和消費格局,手機拍照就是順應這些變革,互聯網造就手機拍照的發展。單反由於自身的侷限性,很難適應互聯網,或說比別人慢了很多,不買單反買手機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單反相機也逐步的朝著無反方向發展,越來越小型化和攜帶方便,也許一臺智能化的相機是未來確保市場重要手段。

無論是單反還是手機如果都滿足了消費者的時代需求,就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下圖兩張夜景都沒有後期,第1張用榮耀V9手機拍的,第2張用索尼a6000p檔拍的,手機和相機買的時候都是3000多元,相機貴了幾百,但明顯能看出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冰紅茶230255504


謝邀!

不得不說,現在智能手機的拍照已經成為選手機的標準之一,拍照功能不好的智能手機可能會被用戶直接捨棄掉。近幾年,自拍、AI拍照、雙攝像頭甚至三攝像頭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帶來的就是拍照效果越來越出色了。

手機帶有拍照功能,從誕生到現在,時間不過是十八年,日本的J-Phone在2000年11月推出了全球第一部可拍照手機,內置了11萬像素CCD感光元件。而世界上第一臺單反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是1884年,到現在已經有了134年,相比手機拍照多了很多倍的時間,那智能手機的相機能取代單反相機嗎?

便攜、好用成為制勝法寶

如果要問日常生活所用,我想智能手機的相機已經取代了單反相機。或許智能手機的相機有著各種不如單反相機的地方,比如感光元件尺寸大小,比如變焦問題,但智能手機也有著它的優勢,攝像頭大像素、高性能處理器帶來的強大成像算法在逐漸彌補不足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智能手機十分方便攜帶,易啟動,操作簡單,就算是沒有攝像基礎或者入門級,依舊能拍出好的照片。

其實不止攝像小白,就連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平日攝影中,也會使用智能手機去攝影,也是因為智能手機的相機方便攜帶,成像可以靠算法去彌補。

智能手機的相機缺少的地方

雖說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的方便性是其制勝法寶。但成也便攜,敗也便攜,既然是便攜就代表小,輕,也就代表了智能手機的相機的感光元件、變焦上是縮小了尺寸的。如果遇到弱光高感的環境,智能手機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一般都有明顯的噪點。

還有一點是變焦上,雖然現在智能手機的變焦也採用了光學變焦,但拉得更遠卻是數碼變焦,也就會出現變焦越遠畫質更差,但實際感受上還是單反相機更強,能拉到更遠。所以整體上來看,專業上,智能手機的相機還不能取代單反相機。


我的保險人生abc


手機因為體積的限制和成本的原因,不能使用很大的CMOS,而決定畫質的第一要素就是CMOS的大小,所以手機的sam成像質量是沒有辦法跟單反相機相比的。

下面這張圖是我用手機和單反相機使用同一個焦段拍攝的同一個場景。

將圖像中間處的車牌放大後,可以看到對比。手機拍攝的照片在車燈部位的細節,是根本沒有辦法與相機相比的

不過呢,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將照片放到非常大的商業攝影需求,如果只是發朋友圈的話,那麼普通人是很難看出畫質區別的,但是有經驗的攝影師會從畫面的銳度和色彩方面能分辨出來這是一張使用單反相機拍攝的照片。



除了畫質以外,手機在成像效果上也沒有辦法和單反相機相比,單反相機可以通過更換微距鏡頭或者長焦鏡頭來拍攝不同效果的照片,而手機只有一個廣角鏡頭,例如下面幾張圖都是使用手機拍攝不出來的。



所以手機是沒有辦法與相機相比的,但是還是我上面說的那句話,只發朋友圈的話手機畫質是可以的,但是在表現形式上還是無法與單反相機相比。


光學法則


這個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不可能!

單反相機是專門為攝影而生的,無論是傳感器尺寸,操作性還是算法上,都比手機相機要專業,而手機相機只是手機眾多功能中的一個,與專業的單反相比差距還是有點大的。

傳感器尺寸

最近,華為最新旗艦P20 pro,一舉奪得DXOMark評分冠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其採用了,4000萬像素,1/1.73"尺寸傳感器的主攝影頭以及三鏡頭系統。



我們知道,相機成像質量與很多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中,傳感器尺寸是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甚至可以說是決定因素,而手機相機由於受尺寸限制,在傳感器尺寸上是沒有辦法和單反比較的,下圖是常見相機傳感器尺寸比較。

從圖中可以可以看到,華為的那顆4000萬像素鏡頭的傳感器尺寸也僅僅是1/1.73",只比普通的手機相機大了那麼一點點,與單反相比,差距太大了。

功能和操作性

手機相機只是手機眾多功能中的一個,主要是滿足日常普通拍攝要求,主要追求的是簡單易用,而單反作為專業攝影設備,可調整參數要多的多,能滿足更復雜的使用場景。

可擴展性

作為專業攝影設備的單反,相關配套配件豐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配置配件,可以達到更好的拍攝效果,比如鏡頭,閃關燈……

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相機的成像質量也越來越好,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但要說能代替單反,這就有點言過其實了,手機廠商在發佈新機時喜歡和單反對比,只是一種宣傳手段,當不得真的!


D科技


問題的標題概念就是不清的,於是就可以混淆概念。什麼叫做“代替單反”?是說應該用單反的場合拿個手機就行了?還是說,手機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和單反的簡直一樣?

這是個反覆談過的問題。

首先要把概念區分開來。單反是攝影器材,手機相機是手機上的附加功能。因此,它們的屬性不是同類,不能相比較也不能互相替代。

攝影師受僱外拍婚禮或儀式,他揣個手機就去了,顧客會不會接受?

有人拿了個照片,對一位單反持有者說,我這是手機拍的,不比你那個幾萬塊的拍出來的差。他也可能不是吹,就在手機屏幕上看,還真有點像那麼回事。可是他敢拿去上封面、上超大屏幕嗎?

所以說,手機相機不能當正規的攝影器材用。一般日常拍攝以至旅遊留念,的確無需驚動單反這樣的攝影器材,“殺雞不用牛刀”,手機相機夠用的了。


ZBLiu


先問問它們。。單反的優越性主要在於強大的鏡頭群,操控和成像的平衡,以及題材的泛用度。。



笨笨牛850


衛生間可以替代臥室睡人嗎?


水手辛巴達2013


取代不了,手機輕薄的先天性結構缺陷擺在那兒呢… 就好比影棚裡的背景,手機是壁紙,單反相機好歹還有幾處實物道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