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日軍上門,此85歲老人用掃帚招待,為保氣節絕食五天

人生七十古來稀,按照我國古代的年歲稱謂,七十歲是古稀之年,八九十歲是耄耋之年,再往上就是期頤百歲之年。這個年齡段雖然已經是很高壽了,可是畢竟年老體衰,個人風採不及當年。可是在家國危難面前,有一位85歲的耄耋老人,氣節不輸年輕人,面對上門的日軍毫不客氣地用掃帚對待,此人是誰?陳三立先生也。

日軍上門,此85歲老人用掃帚招待,為保氣節絕食五天

熟悉清朝詩歌流派的人應該都知道,陳三立是近代同光體詩派的代表人物。人稱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的同時,他生平還有幾個響噹噹的名號。

和譚延闓、譚嗣同站在一起,人稱此三人為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坐一起,人又稱維新四公子。同時期數人之中,譚嗣同維新變法無人不知,譚延闓曾經兩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仕途方面,陳三立雖然沒有這兩位有名氣,可並不是做不了,而是不想做。

陳三立小時候就年少博學,灑脫而不受世俗禮法約束。第一次參加鄉試,別人都是按照考試要求,採用清一色的文體格式,陳三立看不慣,自己一個人用散文體,結果破例考中了舉人。七年後殿試又中進士,做吏部主事沒多久就辭官而去;袁世凱後來以參政議員虛位以待,又被拒絕了。

日軍上門,此85歲老人用掃帚招待,為保氣節絕食五天

有人可能好奇了,不做官一心寫詩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陳三立的父親是曾任湖南巡撫的陳寶箴,維新變法時期是地方督撫中唯一傾向維新變法的實權派。甲午海戰後,由於心憂國事,陳三立毅然辭官來到父親身邊,為變法奔走出力。

後來和父親被革職回到了家鄉,兩年後又經歷喪父之痛,眼看報國無望,陳三立這才自建房屋,與友人以詩、古文辭相和,其著名的《散原精舍詩》就是這個時候刊行問世的。可同時陳三立又不忘自辦學校,興辦實業。其一生最為痛恨的,就是沒有氣節之人。

日軍上門,此85歲老人用掃帚招待,為保氣節絕食五天

陳三立有一個好朋友叫做鄭孝胥,此人曾為《散原精舍詩》寫過序,可是後來在投靠日本人後,陳三立依然與之絕交。七七事變的時候,陳三立已經是85歲高齡,可是抗戰之心不輸青年,在聽到有人散步謠言後憤恨不已。

由於久聞陳三立的大名,又得知他住在北平,日本人數次上門百般遊說,都被陳三立拿掃帚逐出。為保氣節,此後更是五日不食,最終憂憤而死,深為當時文壇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