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日蘇第一次正面交鋒為何發生在中國東北的張鼓峰?此地該屬於誰?

文|周明

日蘇第一次正面交鋒為何發生在中國東北的張鼓峰?此地該屬於誰?

1938年夏季,日本和蘇聯在中國東北的張鼓峰發生了武裝衝突,這是日本和蘇聯之間第一次正面碰撞。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這個地方發生衝突?

張鼓峰又名刀山,俄語叫“扎奧澤爾納亞”(Заозёрная),意思是湖對岸的高地,位於吉林省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國界線上,海拔155.1米。張鼓峰東面是長池(蘇聯稱為哈桑湖,所以張鼓峰事件蘇聯稱為哈桑湖事件),東南約2.5公里就是中、蘇、朝三國的交界處,因此這裡有“俯視三疆”之稱;南面就是防川村,西南和141.2高地相望;西北約2公里就是海拔77米的沙草峰,北面則是波謝特平原。

就這樣一個普通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地方,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圖們江從山側流過,從朝鮮羅津至黑龍江琿春的鐵路也從山下經過,所以是能夠控制中、蘇、朝三國邊界的戰略要地。

張鼓峰歷來是中國領土,但是1858年沙俄在與清政府簽署《瑗琿條約》時,中文文本顯示張鼓峰是中國領土,但俄文文本卻把張鼓峰劃歸了沙俄。事實上,按照1886年清朝和沙俄簽署的《琿春界約》,邊境線是在張鼓峰東側山麓。另外,1911年由俄國參謀部繪製的1:84000的地圖上,邊境線也是從南到北位於張鼓峰東側的長池以東地區。

日蘇第一次正面交鋒為何發生在中國東北的張鼓峰?此地該屬於誰?

張鼓峰事件中的日本關東軍士兵。

1932年成立的偽滿洲國一直認為張鼓峰和沙草峰是自己的領土,並將其劃入了琿春縣。不過到1934年之前都沒有派部隊駐守,只有少數“國境警察”不定期巡視,1934年才成立了“國境監視部隊”,擔任邊境警備。但這支部隊的兵員都臨時招募的,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很快就被解散。1935年後從駐延吉的步兵第8團、駐汪清縣的步兵第9團和吉林市教導步兵第2團各抽出一個加強連(配備重機槍和迫擊炮)組建了“國境警備部隊”,由延吉地區司令部指揮,擔任吉林省東部邊境的警備任務。負責守備五家子山、36號國境界標、蓮花泡山、沙草峰到張鼓峰一帶國境線的是吉林市教導步兵第2團第2營的一個加強連,連部駐紮在琿春縣的九沙坪,第1排駐守五家子山哨所,第2排駐守蓮花泡山哨所,第3排和機槍排駐九沙坪作為機動部隊,各排每半月調換防務。對張鼓峰地區,只是由駐九沙坪的部隊每天派出巡邏隊進行巡視,而沒有派部隊常駐。

在日軍看來,張鼓峰從法理上就是屬於偽滿洲國,從地利上說可以俯瞰中蘇朝三國邊境,地形上又比較狹窄,無法展開大兵團,即便開打也不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所以他們決心在張鼓峰動手,摸摸蘇聯的底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