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幾天前,李承輝工作完回家,走在馬路上時,迎面走來一群小孩。他們嬉戲著,衝著李承輝用意大利語吼叫了一番。他仔細一聽,才反應過來,這群小孩說的是“中國病毒”。

李承輝並沒有理他們,他快步走開了。

在意大利待了10年,李承輝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10年前,李承輝到意大利留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全球購買手店,擔任其在意大利的買手。他的工作是來往於羅馬各大品牌服裝店,為中國的買家採購服裝。

新冠肺炎在意大利爆發後,羅馬街頭的娛樂場所並沒有歇業。如今,李承輝依然要上街採購。他發現,意大利人並沒有戴上口罩的意識。相反,海外的中國人,卻紛紛做起了自我防護。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每天新增200—300人

1月24日,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到了羅馬。此時,李承輝正在羅馬一家品牌服裝店採購,他工作的全球購買手店,每天都有不少中國買家,新下的訂單。

一千多萬人口的城市,說封就封了。李承輝意識到,國內的疫情已經相當嚴重了。看到新聞,李承輝立馬給安徽的父母打了語音電話,叮囑他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但那時的他,怎麼也想不到,疫情會蔓延到遙遠的意大利。

武漢的疫情爆發後,意大利街頭的藥店裡,出現得最多的,是中國人的身影。“當地有不少溫州商人,在意大利採購口罩、防護服等,寄回國內的疫區。”他們盡其所能,採購了一批又一批。

1月29日,一對從武漢到羅馬旅遊的老夫婦,被確診了新冠肺炎。成為意大利的首個確診案例,這對夫婦在武漢封城前離開國內,在羅馬待了不到一個月後確診。過了沒兩天,一位被意大利政府,從武漢接回來的意大利人也被感染了。

這樣的消息,讓李承輝和身邊的中國人,開始慌了起來。他和親戚跑到藥店,囤了足夠多的N95口罩,消毒水和酒精。“那時候的羅馬街頭,還買得到口罩。”

因為工作,李承輝每天都要出門。有時候去商場採購,有時候是去看新款。羅馬出現了確診病例後,每次到公共場所,他的口罩再也沒有摘下來過。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接下來的20多天裡,意大利“風平浪靜”,無一例增長。李承輝身邊,對新冠肺炎的討論聲也幾乎沒有了。正當他快要卸下口罩時,一位米蘭的社交達人確診了。意大利的感染者數量開始井噴,短短8天時間,確診人數就從20多天前的3例,漲到了888例。

“幾乎每天,都有200-300人確診。”李承輝緊繃的情緒,到達了頂點。疫情實實在在地發生在自己身邊,他覺得羅馬的空氣裡充滿了病菌。接下來的每一天,他都密切地關注疫情相關的新聞。截止今天,意大利的確診病例已經升至3858例,死亡148例。

疫情下的直播

李承輝所在的買手店,一共有三位員工在意大利。

平時,2位同事負責直播。“她們每天下午都會到商場裡直播試穿。”李承輝則負責採購相關的工作,“前陣子,疫情不嚴重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出門採購。”但是現在,他儘量讓自己少出門。“將每天的訂單積累起來,2天出一次門,畢竟安全還是最重要的。”即使出門,李承輝也儘量簡化自己的行程,除了採購目的地,不去其他的地方,事情一結束就回家。但是,店裡的直播卻是每天都必須進行的。尤其是臨近3·8婦女節,被疫情“憋壞”的中國女性正在報復性地購買新衣服。店裡每次直播,都要上架100件新款,這些新款,都由店裡的主播小朵來試穿、講解。每天,她和另一個同事,要在羅馬的商場直播幾個小時,“說不害怕是假的。”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在專櫃裡直播,對著鏡頭也不太好戴口罩。“商場人來人往,而且都是沒戴口罩的人,感覺自己在病毒裡裸奔。”

如期而至的美食節

疫情在意大利爆發後,意大利的藥店裡,擺放口罩的櫃檯,就一直空著。李承輝的住所附近有一家藥店,每次新到貨的口罩,來不及擺上櫃檯就被一搶而空。

李承輝慶幸,自己早在當地第一人確診時,就已經囤夠了防護用品。“因為我的工作,經常需要外出,所以只能自己小心一點。”

口罩的緊缺,伴隨著價格的飆升。一個月前,李承輝第一次買口罩時,一隻N95口罩的價格是5歐元,一隻普通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只需要1-2歐元。現在,兩種規格的口罩,都漲了7-10倍。“但即使是這麼貴的口罩,在羅馬街頭也買不到了。”

由於口罩的緊缺,前不久,意大利政府呼籲,沒有感染的人,不需要戴口罩。這讓普通民眾,逐漸放鬆了警惕。

有一次,李承輝和一個威尼託大區的朋友聊天。該區是意大利疫情的重點區域,確診病例飆升後,意大利政府就宣佈對北部疫情嚴重的11個小城鎮施行封鎖,停止威尼斯狂歡節等公共活動。

這些舉動激怒了威尼託的居民,他們拒不戴口罩,手拉著手,牽著巨大橫幅,跑到廣場上,高喊著“歸還自由”。

這讓李承輝感到很憂心。他提醒朋友,出門要帶好口罩,結果對方輕鬆地回他一句,“不就是流感嗎?沒事的。”

李承輝說,這位朋友對待疫情的態度,能代表當下大部分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的業餘生活豐富,他們喜歡扎堆站在街角聊天,見面時會行貼面禮。這些行為,讓病毒有充分的理由在意大利傳播。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上週,李承輝的住所樓下,舉行了一個星期的流動美食節。“在意大利,美食節會在各個城市輪流舉辦,愛熱鬧的意大利人,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取消羅馬的美食節。”

大街上,攤販佔據道路兩旁,中間人流攢動,李承輝觀察到,擁擠的人群裡,戴口罩的人,一個手都數得過來。

疫情滋生的歧視

而眼下,伴隨這波疫情,同時在意大利滋生的,還有一部分意大利人的偏見。

這幾天,李承輝在幾個華人群裡,聽到了幾個中國朋友講述自己在意大利被歧視的經歷。

一個在羅馬生活了10多年的中國人,被一群意大利人堵在街頭,他們衝他喊,“就是你們把病毒帶來的。”還有一箇中國人,在威尼斯被幾個年輕人毆打了。李承輝在新聞裡也看到,一個菲律賓老人在超市購物時,被當成中國人毆打。

由於在意大利,官方並沒有呼籲普通人戴口罩。“因此,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戴口罩,他們會默認這個人有病。”李承輝說,有的中國人,因為害怕被歧視,出門也不敢戴口罩。

李承輝的生活圈附近,有不少華人開的餐廳。因為疫情,這些中餐廳成了意大利人避之不及的“疫區”。李承輝在新聞裡看到,“有的華人餐廳的營業額損失了50—80%。”


意大利疫情下的老百姓:行貼面禮,拒不帶口罩,高喊“歸還自由”

作為中國人,他深深感到,這種歧視,比病毒更可怕。

李承輝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最近,他留意到,已經有不少華人餐廳歇業了。“歇業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不少中國老闆,擔心自己會被那些不注意防護的意大利人感染。”

這個擔心擴展到了整個歐洲。最近,意大利成為了整個歐洲的“疫區”。法國電視臺的一檔節目,甚至出了一則“惡搞廣告”。一個廚師取比薩時,因劇烈咳嗽,將粘稠液吐在比薩上,廣告語稱:“為您呈現意大利新款比薩。”

真正對疫情保持高度警惕的,反而是當地的華僑。

意大利民眾對疫情的漫不經心,讓李承輝這些瞭解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的中國人,感到無力和擔憂。

前幾天,李承輝身邊,有幾個溫州人正計劃著回國“避難”。他們已經買好了機票,準備轉機回國。

李承輝的媽媽每天都給他發來語音,“意大利太亂了,你要不回來?”

但李承輝並不打算這時候回國,他們的全球購買手店,包括他在內,有3名員工在羅馬。他負責採購,另外兩人負責直播。

最近,他們每天下午都到商場做直播,國內大部分城市的物流已經恢復了,他們的店鋪,又開始忙了起來。“只要羅馬的商場還開著,我們的店就不會歇業。”

雖然疫情集中在意大利北部。但昨天早上一睜眼,李承輝看到,意大利新增了700多個確診病例。

目前,羅馬的生活一切正常,超市並沒有出現生活物資斷貨的現象,但他還是去囤了些食物。“若是羅馬的疫情真的嚴重起來,連商場都關門了,大不了就待在家裡了。”

本文李承輝,小朵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