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之下,新技術新模式能讓服務業“回血”嗎?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圍繞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正如總書記所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消費領域領域帶來的影響不可低估,餐飲、娛樂、住宿等春節期間的強需求被抑制。但與此同時,在線教育、醫療等行業獲得增長點,新的業態、模式等也在孕育之中。

“為了抗擊疫情,民眾普遍居家辦公和上學,給線上消費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也在客觀上促進了無接觸服務發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他認為,這會產生三個明顯的效果:一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快;二是促進5G技術加速商用、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開發等,充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三是經濟社會治理加速數字化,從中央到基層,數字化轉型加速。

如AI輔助醫療快速診斷CT影像;機器人承擔疫情傳播預測、精準識別、導診、消毒、宣傳防疫知識等工作;在物流快遞領域發揮機器人避免交叉感染的非接觸式服務能力等,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在抗擊疫情中確實發揮了實際作用。《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中闡述中國應對措施中即提到,中國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強對密切接觸者和重點人群的管理。在評估應對措施中也指出,中國積極利用前沿科技促進防控措施的創新,比如將常規醫療和教學工作轉移到在線醫療平臺、使用5G平臺支持農村地區的防控工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期間的應用也反向加速了技術落地。“一是加速標準化和規範化,比如美團外賣正式發佈業內首個《無接觸配送服務規範》,從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外賣平臺推行‘無接觸配送’的操作規範。二是應用領域迅速擴大,幾乎所有領域都在探索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應用,比如工業互聯網在精準調配、供需對接、異地協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市場認可快速提升,很多消費者都認可了新技術、體驗了新技術,這種認可將加速新模式新業態出現。”歐陽日輝說。比如,疫情期間生鮮電商訂單大幅增加,且有調查顯示,

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後會增加餐飲、電影等線下娛樂消費,服飾、運動消費、旅遊消費等也緊隨其後。

疫情之下,新技术新模式能让服务业“回血”吗?

歐陽日輝表示,近幾年,有些人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只是口號,或者認為數字經濟這種新的經濟社會形態不會來得那麼快,但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政府和市場、城市和鄉村、學者和企業,對發展數字經濟達成高度共識,從現實中認清了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消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說,線上購物、辦公、教育、訂餐、娛樂,線下無接觸式服務、無人配送等新消費模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疫情期間實物消費受到的衝擊,為服務業“回血”,更可以通過這階段的探索嘗試成為一個獨立的新型消費模式。

“網絡視頻、遊戲、網絡直播、知識付費、網絡教育等行業都在疫情期間有了新的發力點,服務型電商更是爆發式發展,很有可能出現新模式和新業態。”歐陽日輝說。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