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張愛玲的筆,是出了名的“狠”,她筆下的人物,鮮有正常,少有幸福。

她寫女性,或是軟弱順從,甘願被囚禁於家庭之中;或是狠心惡毒,漸漸被金錢、慾望奴役到心靈扭曲。

她筆下的男性,或是薄情寡義的自私自利者,或是虛偽殘忍的遊戲人生者,或是身體殘疾的懦弱無能者。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然而,《半生緣》中的幾個男子,卻是意外之筆。溫和敦厚的沈世鈞,開朗活潑的許叔惠,他們是張愛玲筆下少有的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好”男人形象。

即便是這樣,張愛玲依然沒有給他們一份完美愛情、一段完美的婚姻、一個完美的家。這固然和張愛玲的蒼涼的風格有關,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現實太沉重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而真正能實現的不過千萬分之一。這不單單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痛,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痛,是整個人類史上的痛。

多少人一生沒遇到心儀的人,沒走進幸福的婚姻,一輩子過著索然無味的生活。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愛情與婚姻,常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便有了取捨,這取捨中的干擾因素有運氣,有門第,有智慧。跨過這些因素,或許我們就能收穫一份完美。

一、有足夠的幸運,才能遇到一個聊得來的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愛》

聊得來,就是彼此有話說,能相互理解,能懂得對方。朋友之間聊得來,友誼才能長久,戀人之間聊得來,感情才能持久,夫妻之間聊得來,生活才能有滋味。能遇到一個聊得來的伴兒,是一件多麼幸運且幸福的事。

沈世鈞和顧曼楨,許叔惠和石翠芝,那麼幸運,就遇到了聊得來的那個人。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世鈞和曼楨,在家裡都是孤獨寂寞的,和家人都沒有共同語言,可是相遇之後,兩人卻有說不完的話。從家長裡短到事業理想,從小快樂到小煩惱,只要一見面,總是喋喋不休的。短暫的分開,書信馬上追過去,繼續互訴衷腸。在他倆的世界裡,聊得來是一種相互慰藉和溫暖。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孤傲的翠芝向來是不愛理睬人,即使和“青梅竹馬”的沈世鈞在一起也是無話可說的。但是,遇見許叔惠,她卻願意把心裡的煩惱一股腦地說給他,而叔惠也是願意聽她說話,陪她說話。雖然,他們最終錯過了彼此,但是這份聊得來的理解,卻成為了他們最美好的回憶。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聊得來,是愛情和婚姻能否幸福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標。

兜兜轉轉,別無選擇,翠芝還是嫁給了世鈞;心灰意冷,丟了愛人,世鈞還是接受了翠芝。

然而婚姻卻沒能給他倆帶來幸福。翠芝的細碎、挑剔,世鈞的不上進、沒主見,成為兩個人小吵小鬧的誘因。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沒有聊得來的話題,生活平淡無味,沒有幸福感可言。

常常,世鈞會回憶起和曼楨共度的那些圍爐夜話的日子,為什麼和她就有說不完的話?

常常,翠芝也會想起和叔惠的每一次短暫相處,回憶起兩人談天說地的興致盎然。

一個人,得有多麼幸運才能遇到那個聊得來的人,又要有多大的幸運,才能把ta帶到婚姻裡來。婚姻,不怕平淡,就怕沒話說。

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比如生性開朗的許叔惠,只要他在場,總不會冷場。但陪人聊天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比如少言寡語的沈世鈞。

不過,聊得來卻是兩個人最好的相處方式。最好的愛情,就是找到一個能夠聊得來的人。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電視劇《康熙王朝》以正劇的角度刻畫了康熙皇帝傳奇的一生,善用權術、工於心計的康熙,鮮有的溫情時刻就是和容妃在一起時。每次去容妃那裡,他都會說:“朕想跟你說說話。”關於國事,關於家事,他都願意說給她聽。因為政治原因,康熙不得不把容妃打入冷宮,每每鬱悶時,他還是會走到容妃宮前佇立。

容妃死後,康熙追封她為孝慈仁皇后,並特意交待張廷玉在她本紀中寫明“孝慈仁皇后,二十七年來與朕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同甘共苦,恩愛交融。”原來在康熙的心裡,容妃不僅僅是侍奉他的妃子,也是溫暖他的女人,更是理解他的朋友。聊得來是陪伴,是懂得,是理解。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王志文四十歲的時候參加《藝術人生》,被朱軍問道為什麼還不結婚。他回答:“沒有遇到合適的。”什麼樣的是合適的?他說:“就想找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王志文說,找這樣一個人“不容易”。

日本作家石田衣良在小說《十六歲》中也這樣說:“有個能陪我聊聊天的人,比看電視吃飯更重要。……可惜這樣簡單的交流卻也無法進行。”

聊得來的兩個人,有著左手和右手的默契,共同的語言是感情的深化劑。無論是愉悅還是憂傷,總有一個人能懂你,兩個人依偎著,攙扶著,看雲起雲湧,花開花落,日子過得就有晴有雨,有起落。

若是和一個無話可說的人過日子,那就成了監獄裡的囚犯,想逃也逃不開,只能熬。

二、門第是一道很難跨越的門檻

門當戶對:指結親的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當。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不是門當戶對,也強如陷於賊中。”

“門當戶對”是中國古代沿襲千年的婚姻傳統,時至今日,它還在影響著我們。從最初皇族婚姻原則到現代同類婚姻原則,都是以之為底本。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門當戶對在婚姻選擇中為什麼那麼重要?《說文》:“婦家為婚,婿家為姻。”婚姻從來就不是男女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許叔惠和石翠芝,就是一對被門第隔開的有緣人。許叔惠跟隨沈世鈞回南京小住,認識了石翠芝,短暫的相處中,兩個人不知不覺被對方吸引,暗生情愫。

為了這段緣分,翠芝是努力過的,她主動寫信給叔惠,還為了他退過一次婚。然而叔惠卻一直在逃避,對翠芝的爭取,不予回應。最終,翠芝嫁給了不愛的世鈞,叔惠漂泊異鄉,經歷了愛情,經歷了婚姻,心裡卻一直放不下翠芝。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許多人認為叔惠是一個缺乏勇氣的男人,甚至,連翠芝也是這麼認為的。她多麼希望他能衝破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所愛。

可是,在我看來,許叔惠是《半生緣》裡,活得最清醒的那個人。他清醒地認識到,他和翠芝之間隔著高高的門第之牆。這道牆,是無法跨越的。

叔惠的家,是上海最普通的市民之家,父親是銀行的小職員,薪水不高,勉強維持生計,母親是家庭主婦,下面還有兩個弟妹。

南京的石家是“富”而且“貴”的大門大戶,石太太又是那種特別看中門第的勢利之人。就連沈世鈞這種只“富”不“貴”的子弟,石太太也是瞧不上的,更何況是不富不貴的窮小子許叔惠?所以,她不但看不起他,還把他當做小人處處提防。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叔惠很明白地知道,衝破這道高牆根本不可能,即使僥倖衝破了,以叔惠自由灑脫的性格,他又如何肯與石太太這種人和平相處。即使衝破了,翠芝未必就能適應他的“平民之家”的生活。所以,他選擇瞭望而卻步。

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甚至人的思維方式,在一個家族中一代又一代沿襲沉澱,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門不當,戶不對,婚姻裡的種種人相處起來是很難合拍的。

民國大師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不合拍的婚姻例證。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沈從文,來自湘西小鄉村,從小受盡貧窮,書只讀到小學便戛然而止。

張兆和,出身蘇州名門大戶,從小衣食無憂,接受的是新式教育。

兩個人成長背景不同,教育經歷大相徑庭,原本是殊途之人。無奈沈從文寫了四年情書追求張兆和,胡適和張家人又極力撮合,這對“才子佳人”半推半就地走進了婚姻。

然而,他們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價值觀畢竟相差太遠,婚姻裡的爭吵分歧不斷,尺素上的愛情,終究抵不過門第帶來的大不同。門第這道坎兒,沈從文邁進了一隻腳,另外一隻腳被落在門外,拖住了幸福。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張兆和的這一句評價,道盡了兩人婚姻裡的諸多無奈。

世人只知道那個寫出最美情話的大師,卻不知道,在婚姻裡他有多麼地不幸。兩個人的婚姻,一個人的愛情。

門當戶對,雖然成為追求自由愛情的障礙,但在保證家庭和諧相處方面是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的。

三、有足夠的智慧才能經營平淡生活裡的婚姻

婚姻始於緣分,而後就進入了經營模式。性格未必完全合拍、興趣愛好未必完全一致的兩個人走進婚姻,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不同、小摩擦、小矛盾。這就需要兩個人運用智慧去維護和維繫平淡生活裡的婚姻。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沈世鈞和石翠芝原本就是稀裡糊塗地走進了婚姻,在別人眼裡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是他倆心裡很明白,只不過是都沒有了退路才不得不牽了手,其實誰也不愛誰。沒有愛的婚姻想要長久維持,是需要苦心經營的。幸福沒有捷徑,懂得經營才能擁有最終的幸福。

“婚前睜大眼,婚後半閉眼。”本傑明·富蘭克林的這句話是想說,長久的婚姻需要寬容和包容。然而,他們倆,誰也不想後退。沈世鈞照舊地沉默不語,心裡的話從來不對翠芝說。石翠芝照舊地挑剔霸道,我行我素。誰也不想為婚姻而費神,這樣的日子,越過越沒有滋味,空剩一個殼子擺在那裡,供人欣賞。

比起石翠芝,林語堂先生的小說《京華煙雲》裡的姚木蘭就是一個特別會經營婚姻的女人。姚木蘭心裡愛的是孔立夫,卻接受命運的安排嫁給了門當戶對的曾蓀亞。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姚木蘭和曾蓀亞是嚴重不對等的。她是美麗大方、聰明智慧、秉性風雅、大膽活潑的新女性;他是一無所長、毫無生氣、不求上進的舊時代公子哥。很明顯姚木蘭拿到的是一手爛牌,可是她竟然用智慧打出了最好的結局。姚木蘭肯定丈夫的善良,鼓勵他做生意。她陪他一起春出遊、秋登高,她親自下廚暖了丈夫的胃,孝順公婆暖了丈夫的心。而曾蓀亞也在努力跟著妻子的節奏,用仰慕的目光看了她一輩子捧了她一輩子。

他做了一輩子的她的“胖子”,她做了一輩子的他的“妙想夫人”,兩個人奉命成婚,在生活裡卻恩愛愈深。

婚姻裡的兩個人沒有強弱,沒有對錯,抱一顆真誠之心,彼此鼓勵,互相謙讓,對方身上缺點也就不再明顯刺眼,一路扶持著,兩個人都在進步。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姚木蘭的婚姻經告訴我們:有時,走進婚姻可能不是你的那個心中所願,但是長久的婚姻是將錯就錯,錯中也能昇華出對的東西。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錢鍾書《圍城》

錢鍾書是最大的騙子,他告訴世人婚姻不是一座好城,可是他與楊絳在親手締造的“圍城”裡幸福地度過了一生,從來都不願出來。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兩人的婚姻,起於一見鍾情,終於相愛一生。錢鍾書可謂是書呆子,在生活中笨拙不堪,楊絳從來沒有嫌棄過他,她為他做好一切家庭瑣事,做他最堅強的後盾。對於妻子的付出,錢鍾書是深切感知的,所以在朋友面前他對妻子讚不絕口,從不吝嗇溢美之詞。

左手愛情,右手婚姻:這是千萬人的理想,卻只有千萬分之一能實現

這段圍城裡最好的愛情告訴我們:夫妻兩個在平凡的歲月裡共同經營,在艱難的歲月中互相扶持。好的婚姻是兩個人互相體諒,相互成就。

張愛玲這樣說曼楨:“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東西一旦屬於了她,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願我們也能永遠都能用這種目光去看另一半,婚姻定然帶給我們驚喜。

我是綠色的書簡,讀書,讀生活。期待與你再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