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劉俊蘭:十幾年如一日撫養孤兒弟弟

劉俊蘭:十幾年如一日撫養孤兒弟弟

今年42歲的劉俊蘭,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4歲時父親去世,劉俊蘭隨著母親改嫁到南皮縣康官屯村。繼父弟兄5個,因為生活條件貧困,四叔快50歲了才娶了一個有智力障礙的妻子。沒過幾年劉俊蘭的叔叔嬸子相繼去世,留下年幼的弟弟劉寶無人照看,劉俊蘭和家人商量決定,把弟弟接回家自己照顧。

那時候的劉寶每天滿大街流浪,身上的衣服也都是破爛不堪,渾身灰土,肚子餓了也是東家給點,西家給點,就是一個“野孩子”。劉俊蘭看在眼裡,疼在心上,雖然和這個弟弟沒有一點兒血緣關係,但心地善良的她實在不忍看著弟弟四處流浪,在和家人商量後決定收養劉寶。

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劉俊蘭自己的兩個兒子還年幼,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一家人靠種地和打零工掙錢,勉強維持日常生活。

儘管如此也並未動搖樂觀善良的劉俊蘭收養弟弟的決心,她毫不猶豫地將家門向弟弟敞開,讓他到點能有一口熱乎飯吃,也讓他不再受風吹日曬雨淋。

從把劉寶接進家門的那一刻起,劉俊蘭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劉俊蘭在心裡暗暗的對自己說:“再苦不能苦弟弟,一定要讓他過上好日子。只要我的孩子有的,我也一定盡力滿足他,他不比任何一個孩子差!”就這樣五口之家的生活開始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劉寶也一天天長大。劉寶生病,最難受的就是劉俊蘭了,水痘對於孩子來說是一道關口,劉俊蘭自己沒有經驗,急得手足無措。 打針、吃藥,劉俊蘭沒日沒夜的守在他的床邊。得知劉寶並無大礙時,劉俊蘭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在她的精心護理下劉寶慢慢地好了起來,而她自己累得瘦了一圈。

因為孩子在縣城上學,為了方便照顧,一家人便在城裡租了兩間房子,劉俊蘭負責在家照顧孩子,丈夫打工掙來的錢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對於劉俊蘭這樣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撫養三個孩子的負擔可想而知。

由於經濟負擔的加重,劉俊蘭在種地打工之餘開始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心地善良的劉俊蘭,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且變得更加堅強。尤其是在劉寶長大進入學校後,她對弟弟更是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由於擔心劉寶因家庭的遭遇而心生自卑,劉俊蘭總是把家中最好的都留給他,並經常鼓勵開導他。

十幾年來劉俊蘭用一顆善良的心,讓這個孤兒弟弟有了溫暖的家,並健康快樂地成長,儘管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這份情感卻濃於血緣,不是母親但勝似母親的劉俊蘭,用大愛譜寫了感人的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