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首批00後剛剛參加完高考,除了每年必吐槽的高考作文外,小編不得不感慨一下,時間過得真快啊,“千禧寶寶”都即將步入大學了。前些年90後們自稱中年人已不是“嘲諷”了,90後面正在為自己的事業打拼著,其中擁有屬於自己的車成為很多人的夢想,而現在也有能力實現了。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隨著90後消費群體的快速增長,如今的汽車市場格局已經在向他們偏移。如何打動90後消費者的心,逐漸成為各大車企最主要的功課之一。今日小編將推薦幾款擁有智能互聯的小型SUV——奔騰X40/名爵ZS/東南DX3。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今天,小編選取了名爵ZS 208款 1.5L 手動精英版(8.48萬元)、奔騰X40 2018款網紅版 1.6L手動互聯智酷型(7.98萬元)、東南DX3 2018款手動尊貴型(7.89萬元)進行一下全面對比,來為年輕的朋友們購車提供參考。

高顏值的外觀是征服年輕人的第一步

其實外觀的好看與否有著很大的個人因素,有的人喜歡時尚動感的,有的人喜歡成熟穩重的,能否讓年輕的90後們對上眼才是關鍵。在這點上,這三款車各有特點,但總體都是屬於時尚動感型。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奔騰X40的外觀設計採用了奔騰X系列的家族式語言,外觀上看動感之餘不失嫵媚,同時又有股硬朗之氣,六邊形的進氣格柵配合銳利的大燈,讓整個前臉透露出一股子“霸氣”。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名爵ZS整體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感性力”設計語言非常有活力、有年輕調性,滿天星中網和“倫敦眼”大燈設計,凸顯了名爵ZS的檔次和運動氛圍;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東南DX3基本延續了DX Concept概念車造型,豐富而有層次感的車頭設計,美中不足的是車尾有些低調,尤其是尾燈的設計,讓整體看上去不太協調,有些小家子氣。

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

作為隨著互聯網崛起的一代,90後對於網絡的依賴已成為習慣,很多車企抓住了這點,將汽車與互聯網結合,接下來重點介紹下這三款車是如何實現智能操控的。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奔騰X40的D-Life系統,從功能上總結來看更像是一款偏向社交應用類型的系統。除了全語音控制之外,想聊、附近的車、搜索群功能等等都是為陌生人社交而提供便利的。同時,奔騰的語聊系統,不僅可以識別各地方言且能準確不誤的可將語音轉化為文字信息,更貼合各地消費者的用車習慣。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除此之外,奔騰X40網紅版D-Life系統升級後,可以語音操作開關天窗、調節溫度等功能,另外還新增了手機遠程操控功能。消費者運用手機APP就可以遠程開啟發動機、車鎖、近光燈等,更可以提早開啟空調溫度製冷功能,這對夏季用車來說簡直不能再方便了。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名爵ZS的系統,從功能上來看偏向人車交流,在社交領域涉足很少。名爵ZS可以語音操作空調以及天窗、車窗的開閉,而且可以接受模糊指令,比如說出“我想看星星”,就可以完成天窗開啟。在天窗下方的遮陽板,同樣可以通過智能語音來進行開閉合控制。

同樣,名爵ZS也在手機與車機互聯方面也進行了開發,通過手機可以遠程控制開解鎖、開閉後尾門、養車查詢、駕駛習慣分佈等一系列功能。

小型SUV智能互聯誰更得心應手?奔騰X40對比名爵ZS、東南DX3

DX3這套系統功能齊全,常規的車輛信息設置、倒車影像以及導航等功能都可以實現。另外,它還配備時下流行的手機互聯功能。如果您用的是蘋果手機,那連接起來就十分方便,直接開通藍牙就行了。如果是安卓手機,那就稍微麻煩點,需要數據線,並且進行USB調試模式,然後安裝一個名為“億連駕駛助手”的App才能連接。

“你好斑馬”和“奔騰你好”分別代表了名爵ZS和奔騰X40搭載的兩套智能互聯繫統。奔騰X40搭載D-Life智能互聯繫統屬於奔騰自主研發的成果,名爵ZS採用的YunOS則是上汽與阿里巴巴共同研發的產物,二者的實用性都十分強大。而比起名爵ZS和奔騰X40,東南DX3目前還只能實現手機互聯,不過好在它9英寸的中控屏還是要比另外兩款車大上一點。

其實通過今天的對比,小編最大的感慨就是由衷的為自主品牌車型點贊。如今,越來越多的高品質自主車型已經開始撼動了合資車的市場份額,今天所說的這三款車就是很好的證明。在小型SUV這個細分市場中,這三款產品都有著非常不錯的實力,而在追隨智能互聯的潮流中,奔騰X40和名爵ZS做的比較到位,更符合當下90後的用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