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京劇藝術大師裘盛戎先生的藝術人生?

歷史凌煙閣唐儉


關於裘盛戎,有一個演出的小故事:裘盛戎演《姚期》,裘盛戎用牙笏接酒的時候,總是在輕聲的念著“老臣不敢”,但是這個聲音觀眾聽不到的,而且因為帶著髯口,觀眾們連口型也看不到。



演戲,裘盛戎是全身心的在戲裡。

作為花臉演員,裘盛戎的條件真的不算好。個子不高,嗓音也沒有金派(金少山)嗓子寬闊和洪亮。但是他的颱風確實超出了一般演員很多,氣場若長虹,整個劇場的觀眾都能跟著他提起神來!


裘盛戎瞭解自己,懂得揚長避短,他琢磨韻味,最終形成與金少山唱法完全不同的風格,漸漸形成了“十淨九裘”的現象。1950-1960年代,馬、譚、張、裘組成的“北京京劇團”把傳統京劇推向了一個高潮。裘盛戎與李多奎合演的新編戲《赤桑鎮》,一經推出便引起一片轟動。

1964年,馬、譚、張、裘、趙率領的北京京劇團到香港出訪,收穫了一眾香港戲迷。 與別人相比,裘盛戎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收徒早。
他二十多歲就開始收徒弟,早期徒弟有如方榮翔一樣的大角兒,當代淨行名角鄧沐瑋、康萬生、楊燕毅、孟廣祿都是他的再傳弟子。


不止看戲


京劇裘派藝術, 係指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裘盛戎先生所創立的花臉行當(包括銅錘、架子花、武二花)的風格流派。

裘盛戎先生(1915年~1971年)出生梨園世家。其父裘桂仙雖屬票友下海,但他自幼迷戲,學戲其功力造詣並不亞於科班出身。從上世紀初到30年代,不僅是位著名的銅錘花臉演員,也是位著名的琴師。他曾與同代名伶餘叔巖、楊小樓同臺配戲,為何桂山操過琴,與尚小云、王少樓合灌過唱片《二進宮》。

裘盛戎先生有這樣的家學淵源,薰陶和影響,本身又聰穎好學,7歲起便在父親嚴格指導下喊嗓、練功、學戲。每天踢腿、下腰、吊嗓不下4~5小時,到11歲時他已學會《天水關》、《草橋關》、《白良關》、《牧虎關》、《衘果園》、《大回朝》、《鎖五龍》、《二進宮》等20多出戲了。12歲父親又把他送進富連成科班,一學便是七年。此間父親裘桂仙也在這裡任教,同時得到科班名師孫盛文、王連平的精心指教,技藝大進。出科後他曾與四大名旦梅蘭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硯秋,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大名生譚富英、馬連良、奚嘯伯、楊寶森以及麒麟童~周信芳、蓋叫天~張英傑、李多奎、高慶奎等同臺合作演出。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已唱紅京津滬。30多歲時嗓音一度失調,但他矢志不渝,始終堅持藝業勤學苦練,從不怠惰。嗓音恢復後,技藝更趨老練成熟。

至解放後五十年代已進入極盛階段,唱唸做舞已有自己鮮明而獨特風格。以往花臉、特別是金少山,以嗓音宏亮和粗獷撲直取勝,裘盛戎先生則根據自己素質條件,追求委婉細膩。同時注意揚長避短,他從自己性格氣質,聲韻到體態形象,極適合演出王候朝臣,元戎老將和綠林好漢,草莽英雄等忠良、正派、俠義英烈人物,而很少演曹操、嚴嵩、潘洪等“白臉”奸詐人物。也不擅演張飛、李逵等滑稽猛悍角色。為豐富銅錘花臉等唱唸做表等技巧,他不僅注意向旦角、老生等行當學習,而且還注意學習“外江派”麒麟童及蓋叫天的,及至京韻大鼓名家小彩舞的“舞臺藝術”有益成份。他非常強調在字聲和韻律方面加以推敲與發揮。把亮嗓高腔用宏碩、奔放、激越的聲調來表現。把金少山、金秀山豪放、粗獷宏亮方面的優點與自己悶嗓迂迴、含蓄、掛味方面的優點兩者結合起來,達到虛實相兼,收放有致且剛柔相濟。他更注意吞吐與口氣和共鳴,善於把丹田氣通過胸腔、喉腔、鼻腔、顱後音形成共鳴。創造出一種字正腔圓,沉雄渾厚、飽滿激昂、韻味醇濃的銅錘花臉唱法。則穩健雄渾,有空谷幽深之意境。在演唱中他還巧妙地區分重點處理和一般處理,即集中主要聲氣突出重點唱句,與邏輯重音,給人以異峰突起之感,為觀眾欣賞與首肯。裘派花臉藝術形成為京劇淨行樹立了典範,故當今有十淨九裘之稱。

裘盛戎先生的藝術人生還有兩大特點,讓廣大“裘迷”津津樂道。一是他的完整性,即不僅以唱功取勝,而且唱唸做打舞均有自己獨特風格,二是他不單純為唱而唱,為舞而舞,而是嚴格地從生活出發,從所扮演角色出發,運用“四功五法”綜合藝術手段、刻劃劇中人物形神、性格,絕非表面化,雷同化、千人一面。他的代表劇目頗豐。自己單挑戲有《草橋關》、《牧虎關》、《鎖五龍》、《刺王僚》、《探陰山》、《坐寨.盜馬》、《衘果園》,對兒戲(與老旦)有《遇皇后.打龍袍》、《赤桑鎮》,(與老生)有《將相和》、《除三害》、《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趙氏孤兒》、《海瑞罷官》、《官渡之戰》等,現代戲有《林則徐》、《詹天佑》、《杜鵑山》、《雪花飄》等。

無論您聽到裘派哪一段戲的唱兒,都會品味到裘盛戎先生京劇演唱獨特的韻味,得到聲樂美藝術的享受。





國粹繁榮絢麗日


裘盛戎出生於1915年,出身梨園世家,自幼就受父親的影響學戲。獲得過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是京劇淨角裘派創始人,被譽為京劇花臉全才藝術家。

裘盛戎一家子都是唱戲的,父親為著名淨角裘桂仙,也是京胡名家,曾多年為譚鑫培父子操琴。弟弟裘世戎也是京劇名家,主唱花臉,與父親裘桂仙、哥哥裘盛戎並稱為“裘門三傑”。

長子裘少戎也是京劇淨角,子承父業,為裘派藝術的代表人物。長女裘紅則是京劇旦角,專工青衣。五女裘芸並不是專業演員,但是是京劇的深度票友,現在活躍在京劇票友界。

裘少戎的兒子裘繼戎,也繼承家業,是裘派藝術的傳人。他們整個家族都是唱京劇的,而且是世代相傳,妥妥的梨園世家。

裘盛戎的父親病逝後,他的嗓子一度出現倒倉,但他懂得博採眾長,揚長避短,結合自身條件進行突破。他經常跟嗓子同樣倒倉過的周信芳大師同臺演出,向他請教麒派藝術的唱腔,並且充實他的裘派表演藝術。

嗓子復原後的裘盛戎嗓音高亮醇厚,演唱技巧高超絕妙,唱腔特色韻味十足。他改變了以前花臉直腔直調的唱法,進行大量的創新,極大豐富了花臉的聲腔表現力,對京劇的花臉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著名的戲曲作家翁偶虹這樣評價他:“如果說金少山是一座高山,那裘盛戎則是一座更高的山,他取代了金少山,改變了金派30年統一天下的局面,雄踞淨行之首,開了花臉一代新風。”

裘盛戎還特別熱衷於收徒,並且很會挑徒弟,他的徒弟很多都在京劇淨角上,佔有一席之地,現在活躍在京劇舞臺上的淨角,有著“十淨九裘”的說法。

總而言之,裘盛戎是京劇界偉大的藝術家,他開創的裘派藝術,為京劇淨角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魏青衣


摘自度娘:裘盛戎,京劇花臉全才。唱唸做打無一不能。

藝術經歷

裘盛戎八歲開始從父學戲,父親的嚴格要求,為裘盛戎後來的藝術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12歲,他就學會了20多出戲,進

富連成

科班時,本該輪“世”字科,因他帶藝入科,升一級,按“盛”字排。在科裡,經

蕭長華

孫盛文

王連平

等教導,藝事更加精進,不久便有許多觀眾喜歡他的戲。當時科班上戲規矩,大軸是武戲,倒第二是生旦戲,他的戲如《

探陰山

》等則常破例放在壓軸。

1933年出科後,曾搭班在

楊小樓

金少山

門下,另外還同

四大名旦

四大鬚生

孟小冬

周信芳

蓋叫天

等大師以及

四小名旦

葉盛章

葉盛蘭

李少春

高盛麟

李玉茹

言慧珠

等同臺演出。其間一度

倒倉

,加之父親的病逝等原因使他思想苦悶,在上海天蟾、黃金等劇場充當班底。儘管這樣,他的才華和造詣依然為行內外人及觀眾所欣賞。20世紀40年代中期,金少山在上海演出,邀他合作《

草橋關

》、《

刺王僚

》、《

白良關

》,金少山鼓勵他“好好幹,將來前途遠大”,並與他合灌唱片《

真假李逵

》。這期間,他還與周

裘盛戎

信芳有較長時間合作,從

麒派

表演中汲取藝術營養充實自己的花臉表演技藝。

1947年,裘盛戎創立了“戎社”,首演於北京三慶戲院,打炮戲即更名《

姚期

》的頭二本《

草橋關

》。雖是老戲,但他在唱唸做上都作了新的處理,演出時觀眾彩聲連連,取得圓滿成功。此後“戎社”經常在京津演出《

鍘美案

》、《

戰宛城

》、《

打龍袍

》、《

連環套

》、《

牧虎關

》、《大、探、二》等戲,並將《姚期》多次改革加工,成為裘盛戎最具代表性之精品劇目。
新中國成立後,

裘派

藝術在黨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指引下得到發揚光大。他生前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裘盛戎的今天”。解放後,裘盛戎與

譚富英

攜手成立了“太平京劇社”(後更名為北京京劇二團),二人並掛頭牌,合作演出新戲《

將相和

》、《

正氣歌

》、《

除三害

》等。1953年赴朝鮮慰問,1955年到香港演出。至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裘盛戎的表演藝術已到達顛峰狀態。

他曲

己從人,高風亮節,為了強強聯合,他奔走於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

趙燕俠

等各位藝術家之間,積極促成了當時實力最強的藝術團體——“北京京劇團”。1956年,他加盟了被譽為具有全國最佳搭檔“四大頭牌”——“馬譚張裘”的北京京劇團,並任副團長。在這個團裡,馬譚張裘四人有時輪流唱開場戲或上大軸,有一次裘唱大軸《

坐寨盜馬

》,開場戲是

張君秋

的《

女起解

》,二出是譚富英的《

碰碑

》,倒二是

馬連良

的《

借趙雲

》,一時傳為美談。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改編創編大量傳世之作如《

秦香蓮

》、《

趙氏孤兒

》、《

官渡之戰

》、《

海瑞罷官

》、《

赤桑鎮

》《姚期》、《

鍘美案

》、《官渡之戰》、《

將相和

》、《

除三害

》、《南方來信》、《壯別》、《

林則徐

》、《捨命全交》等,為戲曲藝術留下了寶貴的財富。1964年裘盛戎參加了現代戲《

杜鵑山

》的創作和演出,他在劇中創造了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烏豆。同期,他還創演了另一出現代戲《

雪花飄

》。
1966年,裘盛戎被打成“反動藝術權威”,隔離審查,並被抄家。北京京劇團出演《

海港

》,只讓他擔任B角高志楊,於是每逢此劇由B角演出時,觀眾就蜂擁前往,爭睹艱難歲月中裘先生的風采。裘盛戎深愛他的事業,逝世前兩年,他尚在“控制使用”中,還隨《杜鵑山》劇組去湘鄂贛體驗生活。不久,他被查出患有肺癌,1971年擴散到腦部。
裘先生生前留有大量錄音資料,彩色電影《秦香蓮》、《

群英會

·

借東風

》中保存了他珍貴的表演藝術形象。

人物評價

裘盛戎被人戲稱“傻子”,他性格內向、憨厚,凡和他相處的人無不用兩個字評價他“好人”,就是對曾經傷害過他的人,他也是以德報怨寬厚包容。人們不但喜歡他的藝術,更讚譽他高尚的人品。

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

毛澤東

、劉少奇、

董必武

、周恩來、

彭真

等人的親切關懷。

老舍

曹禺

謝添

趙丹

、年維泗、張俊秀、

史萬春

、孫福成、

莊則棟

、邱鍾惠及出租車司機、掏糞工人、飯店服務員等都是他

裘盛戎

的朋友。在同行間他尊老愛幼,提攜青年,尊重合作者,他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戲曲藝術。尤其是新中國建立後,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他深入工廠、礦山、農村、部隊,他上陣地、進坑道,積極參加抗美援朝慰問志願軍。黨和人們也給與了他應有的榮譽,歷任原北京京劇團副團長、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


老華容道


稱大師是必須的,在裘先生後面銅錘無勝過者,方榮翔是學得最好的弟子,但也難望其項背!

但稱花面全才,值得商榷!

先生的架子花臉如野豬林之魯智深,四進士之顧瀆,空城計之司馬及李七長亭等諸戲皆不對工,武戲則流傳更少矣!

實話實說,非對先生不敬也!


東皋公KSL


1950年代初期還是懵懂少年,喜愛京劇就是從裘盛戎先生的一齣《姚期》開始。以後貫穿十年可以說欣賞了當時幾乎所有裘先生的名劇。他和“南麒北馬”鬚生名家一樣,創造性的以淨行表現人物的流派。以姚期、包拯、竇爾敦的四擊頭出場亮相為例,分別表現了老臣、明相和山大王的不同身份。裘派唱腔膾炙人口,不僅是高亢嘹亮,更有委婉低吟。他後期創作的趙氏孤兒中魏絳的漢調二黃和現代京劇杜鵑山中烏豆的“大火燒”,都是經典之作(後者現已絕響)。1950年代是裘派藝術的頂峰,國慶十週年大慶合作演出“赤壁之戰”,特為裘先生和盛蘭先生創作一場周瑜和黃蓋的壯行,臺詞唱唸上口對仗工整,二位大師把少帥和老臣的生離死別慷慨赴義表現得淋漓盡致。此處所寫只是點點滴滴,難以表達對裘派藝術的傾倒和鍾愛。


安珍奶奶1


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i獨樹一幟‘改革創新藝術精藝求精‘京劇漢調就是裘先生的創新現代戲杜鵑山雷岡的原型人物鳥豆就是也是裘先生的創新∵為人低調∵開朗大度i總之人好藝精‘戲曲界的楷模‘向裘先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