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公元362年,秦獻公在少良山又打了個大勝仗,斬首魏軍五萬,俘虜魏軍統帥公孫痤,秦軍已經基本收回了包括函谷關在內的河西 之地。可班師回國後,繼任國君的嬴渠梁卻下令放回公孫痤,將他父親拼出性命收回的河西之地割讓給魏國以求和。難道他又是一個昏聵之君嗎?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魏國自用李俚變法之後,國力強盛,又以吳起為將,征戰四方。秦國當時恰逢內亂,國力衰弱,吳起一舉攻佔秦國河西之地和函谷關,秦國千里沃野徹底暴露在魏國面前。如果不是魏國君臣猜疑,逼走了吳起,秦國就要被吳起徹底消滅了。

秦獻公繼位後就立志要收回河西之地和函谷關,經過數年整軍備武后,不斷進攻魏國,屢戰屢勝,經過少良山大勝,秦國已經收回了整個河西之地和函谷關。但少良山之戰也讓秦獻公身負重傷,回國不久就不治身亡。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繼任國君的嬴渠梁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到軍營中去見俘虜公孫痤,可目的不是給公父報仇,而是求和。嬴渠梁就是秦孝公,他把整個河西之地和函谷關作為條件,向魏國求和,還風風光光的把公孫痤送回魏國。

秦孝公提出這個方案時,百官沒有一個贊成的,寧願戰死也不求和。難道秦孝公瘋了嗎?不,他沒有,他比秦國上下所有人都要清醒。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秦獻公雖然打下了河西之地,但秦國本來就很窮,多年的戰爭已經耗光了秦國每一粒糧草,流光了秦國每一滴血,秦國再也經不起戰爭了。河西之地雖然打了下來,但魏國國力強盛,並沒有傷筋動骨,接下來秦國將面臨魏國瘋狂的報復。被惹怒的魏國不可能坐視秦國獲得河西之地和函谷關後閉關鎖國,休養生息。因為如果讓秦國恢復過來,坐擁函谷關的秦國進可攻,退可守,將成為魏國最致命的威脅。所以魏國一定會趁報仇的機會,不惜一切代價將秦國趕盡殺絕。只有將河西之地和函谷關割給魏國才能平息他們的怒火,才能讓魏國沒有出師的名分。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有人覺得即使要求和,秦孝公也沒必要將位置險要的函谷關也獻給魏國,那是秦國的命脈。但當時的秦國其實不得不這樣做,只有將函谷關獻給了魏國,讓魏國視秦國為羔羊,才能讓魏國放心。只有讓魏國放心了,秦國才有機會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秦孝公這招欲擒故縱之計深得兵法之精髓,徹底麻痺了魏國。十多年後,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秦孝公,積攢了足夠的國力,兵精糧足,趁著魏國交戰的時機,重新奪回了函谷關和河西之地,成為戰國時期兵威最盛的國家。面對重新強盛起來的秦國,魏國君臣欲哭無淚,悔不當初。

戰國煙雲:秦國打得魏國丟盔棄甲,反向魏國割地稱臣,魏國卻哭了

秦孝公欲擒故縱,已退為進的戰略思想和謀劃思路,即使放到今天,在職場,在商場都有極大的借鑑意義,退一步海闊天空,付出是為了更大的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