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農村光棍“遍地走”,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談到農村單身漢問題不由的讓人感嘆,毫無疑問,眼下80後未結婚的農村單身依然不少,90後適婚的單身青年也男女越來越多,這判斷一方面來自筆者個人的生活體驗,而另一方面則是各種報道上了解到的,據悉在我國單身群體中,80後人群佔比為41.62%,而90後的單身人群居然高達47.68%,可以預見的是90後正在逐漸成為單身群體的主力軍,而這種單身比例在農村也許會更高。

農村光棍“遍地走”,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現今有種普遍的說法,就是到了2020年,將會出現3000到4000萬的光棍,那麼這所謂3000多萬光棍是如何調查出來的是,其實這是根據出生男嬰總數與女嬰總數的比值進行計算的結果(通常為一年)。不管這調查的是否準確,現實生活中農民娶妻難是毋庸置疑的,光棍之多也是不可否認的。而農村光棍“遍地走”,已然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這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第一,彩禮限高之下卻很難見成效

結婚送彩禮是一種結婚習俗,早在千年之前就已形成。在古代結婚彩禮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最初的彩禮多是一些吉祥物,以此來寓意夫妻恩愛,相互遵守誓言。這種舊時的結婚習俗也延續到現今。人們也都為了圖個高興,圖個吉利結婚要彩禮,送彩禮無可厚非。

農村光棍“遍地走”,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可如今談及“彩禮”兩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貶義詞。特別是這兩年農村的彩禮就像坐了火箭,一路飛漲,直逼天際,動輒十幾萬的彩禮錢,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而言,根本承受不起,並不是說單單送了彩禮就完事的,豪華酒店宴請賓客,豪車助陣等等。往往一場婚禮下來,不僅讓一個農村家庭的積蓄被掏空,有的甚至借錢,貸款來結婚。許多適婚青年被這些一筆又一筆的結婚錢所打敗,只好暫時選擇單身。

不可否認的是,農村光棍“盛況空前”形成的原因和高價彩禮“脫不了干係”。對此國家也十分重視,前段時間針對高彩禮也出臺了相關的“限高令”,如彩禮不能超過6萬,宴請賓客不能超過150桌等等。

但彩禮“限高令”也只是一個倡導性、指導性的規定,在現實中“限高令”卻很難見成效,一方面一些家庭認為女兒出嫁彩禮的高低才能看出來對方是否有誠意,而出於感情方面一方對此也不會有多大怨言,“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很難奏效。其次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思想也早已不存在,彩禮的高低是男女雙方平等自願的一種結合。

農村光棍“遍地走”,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第二,沒有舒適的居住地方

在許多人的潛意識裡是"先有房後有家"。如果兩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房子對於女方來說十分重要,如今許多農村女孩普遍的擇偶觀:男方得有房,並且是在城裡有房。因為在城市裡居住,無論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生活等等都比較完善和舒適。許多女孩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以及孩子的將來,讓他們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第三,自身原因

隨著這幾年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之前在農村誰家25歲還沒結婚的話,不僅周圍的鄰居會在背後竊竊私語,認為是不孝甚至是有啥毛病,周圍的十里八鄉的人也都會知道。但現在不同了,沒有早晚的一說了,他們對生活的質量有了要求,精神上也有了追求,生兒育女已不再是“終極目標”。他們更希望的是能真正的找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人,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哪怕遲結個幾年也無所謂。

農村光棍“遍地走”,到底是誰的錯?專家的回答讓農民很無助

這些種種的原因讓農村單身漢“遍地走”,而這些現實原因也讓農民十分的無助,我想只有漸進式地給社會以積極引導,幫助農民增收。這些高價彩禮的陋習才能逐漸的被摒棄。

農村單身漢為啥“遍地走”,你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