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CDR”戰略配售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未售先火的“獨角獸”基金到底是什麼?值不值得我們投資呢?

下面就給大家好好解釋解釋

近日6只戰略配售基金獲批,從5月29日接收材料,到31日受理,再到6月6日獲批,這速度簡直就是開了綠色通道。這6只名為“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神秘大咖,就是傳說中可以“戰略配售獨角獸”的基金。目的就是迎接獨角獸們回A股!

“CDR”戰略配售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什麼是CDR?即中國存託憑證(ChineseDepositoryReceipt,CDR):

在境外(包括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託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從而實現股票的異地買賣。

簡單說就是,通過發行CDR,那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也能在國內上市了。我們看到阿里巴巴股票蹭蹭往上漲,我們也想買,以前的做法是換美元,開美股賬戶。現在通過CDR形式,找一家銀行,在中美都有分支機構,阿里巴巴把股票託管到這家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中國的分支機構向內地投資者發行存託憑證(CDR),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人民幣買阿里巴巴公司的股票了。以前逢年過節都給馬雲大佬們賺錢,現在可以賺他們點錢了。

獨角獸如何通過CDR迴歸A股?

獨角獸企業通常定義為:

成立時間短,不到10年;企業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獨角獸企業通常出現在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行業。還有一些市值龐大的“超級獨角獸”。比如螞蟻金服、滴滴、小米。

由於上市制度原因,BATJ等公司只能選擇在海外上市,內地投資者往往無緣分享這些企業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現在國家為了鼓勵企業發展,決定開闢綠色通道,以CDR的形式歡迎獨角獸企業迴歸。BATJ們也紛紛響應,只要條件成熟,制度允許,就回A股!獨角獸們如果要回歸A股,有兩個途徑,要麼私有化退市(奇虎360),要麼發行CDR。因為獨角獸市值龐大,私有化退市成本高,通過CDR更為便捷。

“CDR”戰略配售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什麼是戰略配售?基金投資方向以及如何運作?

“戰略配售”是“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的簡稱。南方、易方達、嘉實、華夏、匯添富、招商等六家戰略配售基金可正式認購。這意味著我國首批以戰略配售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即將面市,這些基金將投資以IPO、CDR形式迴歸A股的新經濟企業。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內發行存託憑證(CDR)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戰略投資者應當承諾,獲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於12個月。

目前在A股中,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型上市公司,一般都會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而戰略投資者的成本也比擠破腦袋參與打新要更低,因此未來一旦成功上市,戰略投資者的潛在收益極具想象力。

戰略配售獨角獸企業。封閉期三年,6個月之後可以上市交易(類似於之前那隻巨無霸基金“興全合宜”),每半年開放申購一次。戰略配售基金在封閉期內,主要投資方向為創新龍頭企業的上市融資戰略配售,以及貨幣市場工具,投資範圍涵蓋A股及CDR。

說白了,戰略配售基金可以直接通過一級市場,對迴歸A股的獨角獸企業進行戰略配售,這是其區別於其他打新股基金的最大優勢——享受戰略配售者的投資紅利。其實就是現在不買,等上市了也可以買。

費率如何?每個人可以買多少?

認購費0.6%,基金管理費每年0.1%,託管費每年0.03%,不到普通基金的1/10,呼應了前面所說的普惠金融。

“CDR”戰略配售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各大銀行主代銷,另外,天天基金、好買基金、螞蟻財富等第三方平臺也有代銷,還有各大基金公司的直銷平臺。

個人優先認購。1元起買,上限50萬;每隻基金募集金額保底50億,上限500億,6只合計3000億。如果超過500億,按比例配售;如果達不到500億,就向機構投資者募集,分別為社保、養老金等機構,如果再達不到,就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募集,直到完成募集目標。

鎖定期過長會帶來什麼樣的相關風險?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戰略配售者一般會有12個月~48個月的鎖定期,在此期間會面對流動性不足所帶來的風險。當然,由於基金採取的是LOF形式,投資者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將持有的份額變現,但如果多數散戶投資者集中拋售,也會使得基金淨值下跌過快,造成資產縮水。

雖然面臨一些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但這次的戰略配售基金是被“自上而下”推動的,甚至有市場人士解讀為一種全民投資福利。所以總體而言,既然戰略配售基金是具有“普惠金融”性質的投資產品,普通投資者在明確風險、倉位適中的情況下少量參與,也未嘗不可。

“CDR”戰略配售基金能不能買?

雖然這些獨角獸公司都是些是非常賺錢的企業,未來前景也還是不錯的,不過這裡的風險還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基金規模如果越來越大,那麼收益率將會降低。比如打新多賺5億,50億規模,每個人就多賺10%;如果是500億規模,那麼只是多賺了1%。

如果在封閉期,有投資者沒耐心了,那麼可能就會出現打折出售了,就會拉低基金的價格。

新股發行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收益會受到發行規則和發行速度的影響。並且未來基金能否持續大漲,那還要看公司的情況。

如果你的資金實在閒得慌,可以等到半年後,有折價的機會再買入,這樣可以撿漏。

多研究目前市場上成熟的指數基金,比買新基金要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