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40年來看變遷|三門峽:車輪滾滾 幸福“一路馳騁”

40年來看變遷|三門峽:車輪滾滾 幸福“一路馳騁”

相關閱讀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車輪滾滾幸福“一路馳騁”

——“40年來看變遷”系列報道之四

本報記者 徐小龍

從基本依靠雙腿出行,到出門隨時抬腳上車;從坐在“二八”自行車橫樑上走街串巷,到乘坐私家轎車舒適旅遊;從摩肩接踵、密不透風的綠皮車廂,到可坐可躺、舒適快捷的高鐵列車……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三門峽城鄉居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

1 曾經出門全靠走如今轎車門口停

出行方式可以從側面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20世紀70年代末,豫西農村地區道路交通條件較差,客運汽車極為缺乏,人們出行非常不便。遇有事需乘火車出遠門時,往往需提前半個多月就開始計劃行程、準備行李乾糧。許多人從村裡去往縣城,大多時候都要一步一步走著去。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20世紀90年代的黃河路

談起年輕時走路上班的經歷,64歲的崔新建記憶猶新。“1978年年底,我參加工作已經3年了,每天從村裡步行到縣城上班,3年下來磨破了十幾雙鞋。”崔新建家住三門峽市陝州區大營鎮,距離在縣城的工作地點有八九里地,“當時大都是泥土路,坑窪不平。遇上下雨天,要走上一個多小時,還得取下頭上的草帽包裹住帶的午飯——蒸饃和鹹菜。到達工作地點後穿著溼衣服上班,實在是苦不堪言。”

1981年年底,和家人去陝西省咸陽市探親的一次經歷令崔新建至今難忘。“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省,心裡既激動又緊張。”崔新建回憶,他們先是搭乘朋友的農用車,到達距離三門峽火車站十幾裡地的地方,然後揹著大包小包一路打聽著走到了火車站。“當時,去一次火車站可真不容易。得打聽好附近村子有順路車能捎上一段,還得等人家出發的時間。”崔新建說。趕到車站後他才知道,最近一班去往西安的火車還有7個多小時才發車。“頭天清早從三門峽出發,第二天下午才到親戚家。”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三門峽農村交通狀況發生了鉅變。隨著一條條縣鄉道路的新建、改建、拓寬、硬化,農村路網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人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經歷也越來越少。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1997年6月,三門峽市各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柏油路、水泥路通到了村口,各類客運車輛也大大增加,人們想要去縣城、市區時已經是“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了。

就在幾天前,崔新建還帶著孫女和外孫乘高鐵去古城西安來了個“一日遊”。“上午9點多出發,晚上9點多回到家,還在西安足足玩了10個小時。這樣便捷的出行方式,年輕時連想都不敢想。”7月26日上午,崔新建坐在自家寬敞明亮的院子裡感慨地說。如今,兒子、女兒都買了私家車,“平時就停在自家門口,想去哪,坐上車就能出發,再也不用為出遠門起早貪黑了”。

2 昔日家鄉路迢迢今日往返不奔波

改革開放前,三門峽城區道路網主要集中在臺上地區,黃河路、和平路、建設路、六峰路等主要路段的機動車道大多鋪設的是瀝青路面。“1978年我讀小學五年級,學校就在現在的黃河路中段。那時,每天早上,爸爸騎著自行車送我和姐姐、弟弟去上學。”在市區某事業單位上班的田霞回憶說。她今年51歲,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提到這些年出行方式的變遷,她感慨良多。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20世紀90年代的崤山路

20世紀50年代末,田霞的父親響應國家號召,從洛陽市洛寧縣來到三門峽參與大壩建設。“上小學時,我家有一輛‘二八’自行車,出門時,我就坐在橫樑或後座上。”田霞說,“當時,一輛自行車上坐三四個人是常有的事。那時的自行車就好比今天的私家車,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才能買上一輛。”

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田霞升入初中。在她眼裡,距離三門峽市區100餘公里外的洛寧老家彷彿無比遙遠。“當時回洛寧,最方便經濟的方式是坐火車,但火車班次很少。”田霞記得,逢年過節,她經常隨父母在下午坐火車回洛寧,抵達時已是傍晚,開往鄉鎮的班車早已停運。“沒辦法,只得在火車站坐上一夜,第二天早上再回家。”

1986年,三門峽第二運輸公司購置10輛客運汽車成立了客運車隊,營運線路為三門峽至洛陽往返。1987年3月中旬,位於市區崤山東路的三門峽長途汽車站破土動工。“有客車後,我們回老家就選擇坐客車了。”但當時乘坐客車也並不舒適,常常是人挨人、人擠人。“有時連挪腳的位置都沒有,天熱時氣味難聞,很多人上車沒一會兒就暈車、嘔吐。”田霞說。

1991年,已經參加工作的田霞準備結婚,用4個半月的工資買了一輛上海“永久”牌自行車。“當時自行車供應仍舊沒有放開,還需要‘自行車票’,上海的‘鳳凰’‘永久’、天津的‘飛鴿’都是人們眼中的名牌。這輛自行車也算是我的一件嫁妝。”說到這裡,田霞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隨即她的眼眶又溼潤起來,“當時收入不高、經濟緊張,為了籌備婚禮,丈夫瞞著我,把他新買的一輛自行車低價賣了出去,我知道後既感動又心疼。雖然沒少埋怨他,但我知道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正如田霞所說,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們的收入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漲。2000年,田霞花3000多元購置了一輛“珠峰”牌摩托車,從此,她家正式告別了“自行車時代”。

“2014年,家裡有了一些存款,為了讓父親回老家時更便捷,我們買了一輛合資品牌的小轎車。這下,父親再回老家,路上只需一個多小時,上午去,下午就能回到三門峽了。”田霞感慨地說。

3 交通網絡大發展幸福生活頻“提速”

40年間,人們出行的行囊越來越小,出行的步履也越來越輕鬆。

1983年7月,根據全國公路工作會議規劃和豫交公〔1983〕272號文,穿三門峽城區而過的G310線公路被定名為國道連雲港至天水公路,簡稱“連天公路”。1990年底,“連天公路”全線鋪設瀝青,310國道的暢通給三門峽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1986年投入運營的三門峽第二運輸公司客車站

310國道旁的陝州區大營鎮,在1998年實施了“路橋帶動、市場帶動、基地帶動”戰略,國道方便了周邊群眾日常出行,沿國道建立起的經濟“走廊”則帶動村民發展起了飲食、汽修、住宿等產業。“20世紀70年代,我從三門峽駕車去上海。那時310國道三門峽境內的許多路段是砂石路面,路面也不夠寬,兩個方向的來車一相會,稍不注意就會堵車。”今年65歲的崔輝退休前曾在市區一家事業單位擔任駕駛員,“進入90年代,310國道上的漫水橋少了,大型橋樑多了,遇暴雨就得停車等天晴的情況再也沒有了。”

20世紀80年代,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上至山西禹門,下至河南洛陽的400多公里的河段上,一直沒有永久性橋樑,經過山西運城和河南三門峽的國道209線被黃河攔腰截斷,通行車輛只能在黃河北岸的茅津渡或南岸會興渡等待船隻擺渡。崔輝回憶,汽車要先排隊等渡船,再在黃河上漂20多分鐘,去到一眼就能望到的山西,經常要花上1個小時。1993年年底,全長1310.09米,連接豫晉兩省、跨越黃河的特大型橋樑——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大橋建成後,從三門峽開車幾分鐘就能到山西,實在是太方便了。”崔輝說。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三門峽交通領域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2001年12月17日,洛(陽)三(門峽)靈(寶)高速公路通車。全長205.809公里的洛三靈高速公路,不僅是當時河南省交通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多,通車建設里程最長,地形、地質最為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其開通還實現了國家規劃的連雲港至霍爾果斯主幹線在河南境內全長610公里全線貫通。從此,三門峽居民通過陸路交通去往鄭州、洛陽、西安乃至“出海口”連雲港都變得更加便捷。

2010年2月6日,東起鄭州、西到西安,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正式運營。“有了高鐵,兩大省會城市與三門峽的‘距離’由原來的4個小時縮短到了1個小時,這樣的出行感受真是‘世界級’的。”市民寧先生是8年前鄭西高鐵正式運營首日G2003次“和諧號”動車組的首批旅客之一,當日,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僅用時1小時48分……

改革開放40年來,在城鄉居民的出行體驗方面,像這樣超乎想象的變化數不勝數。近年,伴隨著三淅高速、蒙華鐵路、310國道南移等工程的建設和推進,三門峽的交通網絡不斷髮展提升,三門峽居民前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變得越來越舒適、便捷,人們的幸福生活也隨之延伸到了更遠更廣的地方。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本組圖片均由湖濱區黨史辦提供

策劃:焦森森 李海峰 責編:師寶華 徐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398—2981057

法律顧問:河南宇萃(三門峽)律師事務所

趙雙良 胡 彬

40年来看变迁|三门峡:车轮滚滚 幸福“一路驰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