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無錫博物院探祕:溥儀盜出宮的《韭花帖》、墓葬出土的山形筆架

無錫博物院開放十週年之際,“錫博十大寶藏”評選在即。在院方精選的15件候選藏品中,書畫、文房類文物就有5件,即五代楊凝式韭花帖卷、元代倪瓚苔痕樹影圖軸、明代文徵明蕉石鳴琴圖軸、明代朱元璋手諭卷、元代山形石筆架。其中,倪瓚和文徵明的畫以及朱元璋的手諭,本報此前有過詳細報道。本期“尋訪無錫寶藏”,本報為您解開天下十大行書之一的《韭花帖》和山形筆架的“身世”之謎。

無錫博物院探秘:溥儀盜出宮的《韭花帖》、墓葬出土的山形筆架

從未“露過面”的書法瑰寶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太師”。他曾佯瘋自晦,所以“楊瘋子”便成了他的雅號。他能吟詩,多雜詼諧,尤善書札。楊凝式在書法史上被認為是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早年師法歐陽詢、顏真卿等,再上溯二王。他的書法不僅豐富了唐楷的新境界,還開啟了宋代尚意書法的先河。無錫博物院藏楊凝式《韭花帖》為麻紙本,縱26釐米,橫28釐米,國家一級文物。本帖為行書,共7行63字。帖子的內容為一封信札,敘述了楊凝式午睡被餓醒,恰逢友人贈送韭花,鮮香可口,肥嫩的羊羔肉配上它,簡直是人間美味,遂執筆書函以示謝意。

該帖引首為乾隆帝八字行楷:“楊少師韭花帖妙跡”,書法中間上方鈐“乾隆御筆”朱文方印,為清宮舊藏。帖子後面有諸家題跋,且有多方鑑藏印章,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韭花帖》的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疏朗,清秀灑脫,給人自然天成的感覺,深得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筆意。楊凝式厭世惡俗,又不喜作尺牘,因此,他的墨跡流傳甚少,其名帖《韭花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重,有天下第五行書之譽,是件上承晉唐下啟宋元的經典之作,黃庭堅、董其昌都曾為此帖留下過讚美之詞。

無錫博物院副院長盛詩瀾介紹,目前所知的《韭花帖》有三個版本:一為清內府藏本,即現藏於無錫博物院的本帖;一為裴伯謙藏本,即今在臺灣的蘭千山館本;一為羅振玉藏本,今不知所蹤。那麼無錫博物院所藏的該卷從何而來?據瞭解,此卷為上世紀20年代由溥儀偷盜出宮。當年,清朝滅亡,溥儀退位後去到了東北,臨走時,他從紫禁城帶走了大批珍貴文物,楊凝式的《韭花帖》就在其中。這件文物被在東北做生意的無錫人薛滿生購得收藏,後又帶回了無錫,1982年入藏無錫市博物館(今無錫博物院)。“這件文物從未展出過,9月底,博物院開放十週年特展上將正式亮相。”盛詩瀾說。

出土於無錫的山形石筆架

無錫博物院探秘:溥儀盜出宮的《韭花帖》、墓葬出土的山形筆架

筆架亦稱筆格、筆擱,質地有玉、瓷、木、石等,即架筆之物,很多人都見過或用過,供人們在創作間隙構思或稍作休息時用於擱置毛筆,以免毛筆受磨損或汙染他物。我國五代時期就有了鏤空的石筆架,此後筆架迅速發展成為文人士大夫案頭必備之物。筆架因樣式不同,又分為筆山、筆床、筆枕和筆懸。無錫博物院藏元山形石筆架,整體造型為多峰山,也可稱為筆山。它最寬處21釐米,厚3.6釐米,高8釐米,重450克,為國家二級文物。幾年前在博物院舉辦的文房展上,這件山形石筆架就很引人注目,因為它的外形實在奇特,乍一看根本不像筆架。

它通體素黑,為楚石質地,看似樸拙,卻不失自然巧妙。筆架整體為遠山造型,群山中間高兩邊漸低,高低錯落,不下數十座山頭。從正面看,層巒疊嶂的遠山中,樹木茂盛,亭臺樓閣半掩半露,群山下是湧動的流水,一艘船正從山中駛出。筆架的背面十分細緻地刻畫了兩層的樓閣和繁茂的樹木,亭臺欄杆的紋飾和樹木的紋理都清晰可見。流暢的線條、巧妙的佈局將前後分層,產生了空間上的縱深,構建出群山交錯、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筆架正反面紋飾造型完美地合為一體,相互呼應,儼然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筆架的邊緣圓潤且泛有光澤,透出主人長期摩挲使用之痕。它的主人究竟是誰?這件文物又是從何而來?盛詩瀾透露,這件筆架是1978年由當時的廣益公社上交的。當年,公社社員在勞動時發現了一處墓葬,但由於當時不是科學發掘,沒有發現山形石筆架的紀年,但同墓出土的一個硯臺有元代特徵,所以出於保守考慮,專家將其定為元代,但從筆架的紋飾上看,實際可能介於宋末元初之間。至於它的主人是誰則不得而知了。這件筆架不僅有擱筆的實用功能還兼具審美功用。據介紹,這與宋代的文人審美情趣滲透到工藝美術品製作分不開,到了元代,筆架也崇尚宋朝的山峰型。此外,從宋代開始,書畫空前發展也提升了筆架的審美品位。

(晚報記者 張月)(無錫博物院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