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過年了,你是去媳婦家,還是回自己家?

點樂生活


80年代國家倡導優生優育只生一個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預想到今天的情況,在哪邊過年成了問題…

隨著80,90獨生子女成家立業,當然更主要的是伴隨著女人地位的提高…

我們誰都不想自己爸媽孤單在家…

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大爺家哥哥獨生女,找了臨市嫂子,也是獨生子,車程一個小時。婚後第二年,年前突然得知嫂子要回孃家過年。儘管大爺一家已經從農村搬到城市生活,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並沒有因為搬到城市而根除。哥哥根本做不了嫂子的主,嫂子也只是通知大爺大娘,壓根沒有商量的餘地。於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親戚們湊在一起,聽到的只有大爺滿滿的嘆氣聲…養了三十年的兒子,怎麼就跟別人回家了…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普遍,嫂子去哪過年問完全看心情…估計,這麼多年了,大爺也該由被迫接受轉為想開就好了吧…

還一個,老公的表哥表嫂。表哥山東,表嫂江西,倆人大學同學,一畢業就定居上海了。過年去哪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因為,他們一貫接4位老人去上海一起過年,愛去不去。這麼多年,也一直很和諧。因為老人想的開,要麼去,要麼自己四處玩去。在還能走的動的年紀,多走走…

農村,城市…是觀念的不同,一輩子難改變…

平衡家庭也是一輩子的課題…

但是,無論在哪,老人覺得跟只要是孩子在一起,只要一家團聚在一起,其他的問題都能克服…


風吹過千萬裡


如今過年不在家獲在丈人家都是一個樣。如今是時潮流,我們這有位年青人,是輪換配老人們過年,過年就奏個熱鬧,不管在哪都是一樣。




心語114212036


漢語民間風俗講究的是,女子出嫁後首次回孃家探親叫回門,與老公一起回孃家叫雙回門,回門又稱歸寧,是非常重視的婚俗。

回門又稱“歸寧”俗稱“回孃家”,這是舊時漢名族的傳統婚姻習俗,為啥有“回孃家”沒有“回婆家”一說,就是講,過年應該先回婆家,然後才有“回門”這一說吧。

這裡的講講漢文化,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名族,也是一個名族綜合體,風化多元化的,漢民族的文化心裡是經過幾千年的累積,逐漸行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風化思想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受到很多的衝擊,可是它的影響還是根深蒂固。

可是,現在有的夫妻天南海北,在一起不容易,一個在“訥河”,一個在海南。你叫他們怎麼“回門”不現實,初二在婆家走到孃家初八啦,所以這個因環境所致,如果倆家離的近,我覺得還是遵循我的漢文化“回門”,過年回婆家,如果實在太遠,就一家過一年,大家覺得呢?



小木偶25232201


過年守歲都是自己一家人一起過,家人有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那麼去妻子的孃家呢,就選擇初二初三這樣去,這個是一個習俗,沒有特定的要在哪裡和誰一起過,都是家人,不過也要按傳統習俗走。


J記先生


按照漢族文化傳統,我選擇在自己家過,初二再回媳婦孃家拜年。不過我覺得新時代,不用太計較,不管遠近,可以按雙方意願進行協商決定。




明明168三農生活


過年我喜歡在自己家裡過,丈母孃家離我家不遠,年初二到丈母孃家拜年。


飄雪花店傻女夜機


最近怎麼總是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了,沒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自己定吧!


北飛燕Zi


對於過年去媳婦家還是自己家,小編一直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不知道為什麼好多人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第一,其實雙方可以協商一下,今年去你家過年,明年去我家過年。這樣不就可以解決了嗎?其次就是你努力再努力,爭取在明年掙的幾個億,買三個聯排別墅,中間住你們,左邊住爸媽,右邊住丈人。過年去誰家都不解決了嗎?


生活故事全集


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話輪流到老人家過年最好,特別是結婚第一年過年,最好夫妻倆與公婆過年,來年再去女方家這樣安排比較合理,.萬事好商量,千萬別難危雙方父母,過年了喝酒一定要控制量,酒能成事,也能敗事,把握住度。


搖錢樹910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誰家也不回,讓雙方老人都去自己家一塊過年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