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書中梁山泊豎起的大旗是“替天行道”四個大字,而書中眾人也都頗有俠客心腸,見到有不平事,也都紛紛出手相助。不過縱觀書中諸人,首先宋江,大家也都知道,雖然頂著“及時雨”的稱號,但是做事情畏首畏尾,整天想著招安。再說書中濃墨重彩描寫的林沖,當時他老婆被人調戲,都是魯智深替他出頭,一路上也是一忍再忍,最後實在忍不了了才上的梁山。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再比如說大家普遍看好的武松,打虎的事情是因為喝醉了遇到了老虎,而後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更多是為了給他哥報仇。甚至於在快活林幫施恩,也是因為受了施恩的恩惠。還有晁蓋他們“智取生辰綱”,說得好聽是劫富濟貧,但劫富倒是有,濟了多少貧就沒寫。還有楊志,一開始也是當的“提轄”,後來生辰綱被劫,各種原因之下才上的梁山,剛上山讓他交投名狀,二話不說提著刀就去攔路打劫去了。所以說,其實梁山眾人中距離這個“俠”字還有點距離,而真正書中稱得上“俠客”的,僅有一人。

《水滸傳》中唯一稱得上俠客的,就是魯智深了。魯智深原本在老種經略府下當差,後來因為小種經略初來渭州任職,老種經略相公便派他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干將,去小種經略手下當差,可以輔助小種經略相公。魯智深擔任提轄,是一個軍中的官職,可能等級算不上太高,但卻受人人敬仰,走在街上也威風凜凜。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然而,性格豪爽直率的魯智深,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弱女子金翠蓮,傾囊相助並且為人家抱不平時,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鄭屠夫,因此惹上了人命,被迫隱姓埋名的流亡生活。儘管原本平定的生活被一次無關自己的事情所毀壞,但魯智深從來沒有後悔悔恨過,他一直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懲惡除奸。

路過桃花村,他看到張太公家大晚上的張燈結綵,詢問人家是什麼事情,對方支支吾吾,魯大師斷定此戶人家必定有人要挾逼迫,被人拿捏不好出口。於是他留宿張太公家,幾番打聽才得知是山匪頭子強娶張太公家的女兒為妻,於是他便告訴人家要幫人家。人家張老太公本來就嚇得不行,他這一說要幫忙,人家就更加害怕有麻煩了。於是魯智深為了讓人家放心,編了一套謊話騙人家安心,後來便是魯智深暴打小霸王周通的後續了。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路過瓦罐寺,他看到生鐵佛崔道成和飛天夜叉丘小乙二人狼狽為奸,做一些讓人氣憤的事,即霸佔寺廟欺凌婦女,當時魯智深餓著肚子,手腳發軟沒能將二人拿下,但並沒有放過二人,他之後連同九紋龍史進將崔、丘二人殺掉。

在大相國寺時,結識了林沖,魯智深一直拿林沖當兄弟,對待林沖可謂是仁義盡至,兩肋插刀。看到林沖的妻子被高衙內的兒子調戲,暴躁的要去暴打人家一頓,林沖吃了官司,拿出身上所有的錢為林沖辯護,林沖被髮配滄州時,害怕林沖被人陷害一路護送並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一條性命。魯智深對待兄弟可謂也是俠肝義膽。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所以水滸傳中雖然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但論起俠義,魯智深當屬第一人,因為魯智深的一生是為俠義而生,他幹過的所有事情都足以體現“俠”字。魯智深臨坐化前,施耐庵用4句佛家偈語總結了他的一生,這4句話是: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

初看這4句話,似乎他這個和尚當得很失敗,作為和尚應該是勤修因果,不殺生的。然而他卻說的是“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然而這4句話卻恰恰說明魯智深一生的“俠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所謂的“不修善果”,是不去做那些唸經送佛、燒香拜佛的事情,不去積所謂的“善果”。而他只愛殺人放火,殺的是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欺男霸女之徒。他每殺一個人,都是在救人,都是在修善果。

水滸中誰才是真正的“俠客”?僅此一人,金庸曾在書中向他致敬

金庸先生後來在《射鵰英雄傳》中也曾借洪七公之口說了一句話向他致敬“我老叫花子一生殺了231人,這231人若非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可以說,洪七公這句話,其實就是向魯智深的“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致敬。洪七公的殺人,和魯智深的殺人一樣,都是為救人而殺人,做的是殺生的事情,行的卻是善果。

魯智深雖然一生殺人放火,但他所行無愧一個“俠”字,放眼梁山,只有魯智深才是真正的俠客,連金庸也在書中向他致敬,而魯智深坐化前的4句偈語道出了他的真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