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外地人娶蘇州女生,會有哪些文化差異?

長三角搞笑人


我是娶的蘇州老婆。因為從上學開始就在外面了,所以習俗,飲食等都能適應,唯一的就是語言。

我屬於語言智障類型的,從小英語就沒及格過。在蘇州快二十年了,目前蘇州話超過四個字的句子,或者語速偏快的話,我就聽不懂。我會說吃飯,睡覺,阿冷,阿熱等單詞。

有時吵架,老婆罵我,我也不知道啥意思,只能乾瞪眼。

不過我兒子也不會說蘇州話,當然聽是沒問題的。


lht0813


文化差異,無異於飲食、過節傳統還有思想觀念。蘇州人比較偏清淡的口味,甚至是偏甜,好多外地人來到蘇州都會感覺到不適應,吃著不對胃口,而且蘇州人喜歡吃糕點,雖然蘇州人喜歡吃大米飯,但是也特別愛吃麵條。過節傳統也有部分差異的,我作為一個北方人我知道蘇州的年夜飯大多選擇在中午,大年初一拜年磕頭的傳統也漸漸變得越來越少,清明節沒有吃雞蛋的說法。還有好多就不一一舉例了。思想觀念我感覺比較提前,我北方人大多都是拮据消費,也就是所謂的掙錢要好好存起來,不能每次都舒舒服服的吃喝玩,吃飯大多數就兩個菜。而蘇州人就是比較偏向於平等消費,就是掙多少花多少,喜歡享受生活,吃飯也都是三菜一湯的配置。

還有好多的文化差異,總而言之,經濟的收入還有城市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們的不同觀念,也使得思想觀念的不同。傳統文化還有飲食這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不做評論。


籃球能轉


今天一直為這個問題發愁,晚上就看到這個問題了,一肚子話剛好找到地方發洩了。我是安徽蕪湖人,女朋友蘇州的也快結婚了。幾個差異,首先肯定是經濟上!安徽其他地方確實落後,但是皖南地區和江蘇差距並不是很大,尤其是民富上,女友一家包括她一開始對安徽是瞧不起的。但是女友我們在蕪湖同居了一年慢慢的她也愛上了我的家鄉,我家位置應該是全市最好的地段了,對於一個愛吃海底撈的她來說蕪湖太幸福了,主城區不大,步行20分鐘有四家可以選擇,她常常跟我說去蘇州或者南京去任何一家開車都要20分鐘,很不方便。小城市的便捷讓她很滿意,相反我來到蘇州很不適應。第二:第二就是語言和教育吧,皖南地區對教育很重視,相反蘇州好像並不是,我新加坡私立大學畢業反而是我們家祖孫三代成績最差的,上的學校最差的,放到我女朋友家反而成了炫耀的資本了……方言上也許皖南地區本身就是江淮官話和吳語混雜,反正我能說也能聽懂一點到是不是大問題,但是相對很多人來說蘇州話的吳語也是個溝通的阻礙吧。第三:飲食!!!蕪湖的飲食真的和蘇州上海很像,蕪湖也是個港口城市移民很多,加上下放的上海人在蕪湖很多,據統計蕪湖有30萬江浙滬移民,口味被改的也偏甜了,我自己做飯也放很多糖!這幾天本想著和女友考察蘇州市場開一家分公司,吃了幾天蘇州的菜後我崩潰了,滿大街找麥當勞,我邊吃邊說我想回家!無奈太困今天只能再睡一夜!太甜了!我點個虎皮青椒心想著能辣點了吧,我靠,辣雞都能做成甜口的?我現在空腹血糖已經5.8了,在這待上一年不得打胰島素過日子了?對於招上門女婿好像是真的,我老婆木瀆那的,招上門那裡女婿好像習以為常,剛談戀愛那會我沒有說家裡情況,她還主動說讓我去當上門女婿。


中壹影視傳媒


找了個蘇州老婆,自己是吳語區毗陵小片,聽是沒問題講不好,老婆說音調語氣很怪,洋京幫,哈哈😄這邊過年不拜年的,冷冷清清的。親戚之間來往僅限於紅白事😖吃東西太甜,太喜歡吃醃製的肉類,蔬菜...他們老一輩的冷門土話我能聽懂老婆都聽不懂。很欣賞老頭老太活到老要幹活到老的態度,不欣賞太節省,太斤斤計較。


工立青三


蘇州女人一般很少會嫁外地人,一些家庭條件差的會找外地男上做上門女婿,孩子都隨女方性,條件一般或者偏上的不會選擇外地男人的,因為這樣會被別人看不起,這是不是傳統思想?


笑彌坨


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普通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以下各圖,是官方的、真實的、有據可查的數據,可以佐證我的觀點。如果江蘇人確實看不到希望,不如來杭州落戶定居。











浙A太牛cool


1,語言,蘇州是吳儂軟語,年紀大一點的普通話不準甚至不會說,就算可以普通話交流會有生疏感

2,飲食,蘇州人飲食口味偏淡,喜歡湯湯水水,還有就是甜食

3,蘇州老一輩是有地域歧視的,這個實話實說,江蘇長江以北,四川,貴州,河南……都在這個行列,娶進來或者入贅還好點,很少會讓女孩嫁

4,蘇州女孩一般都比較聽父母的話,所以第三條很難規避,除非條件過硬


紫水晶小怪獸


蘇州女生還好了又不是古代。現在只要和老婆一起過日子在哪裡都一樣。蘇州人又不是不講道理的地方。岳父岳母時間長了一樣對你好


念媽媽


我老公就是外地的,我是蘇州本地的,招女婿的,沒什麼的,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可以了,不必在意別人的說法,哪裡好就在哪裡發展,人心都是一樣的,好好對待自己的老公,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強!


最初153123147


上門女婿也早就不流行了,獨生子女父母一般會希望不嫁不娶,不收彩禮也不給嫁妝,婚房男女雙方家庭都會各自備好,外地女婿如果家裡沒有房,就住女方家裡,孩子一個姓男方一個姓女方,不論男女,一般不強求先後順序,如果男方家裡條件特別好,要求都姓男方,一般女方家裡也會同意,畢竟家境弱勢不想為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