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央視教你選建盞!

建盞,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技藝的巔峰之作。始燒於唐朝末五代,盛燒於兩宋。因茶而生,因茶而寂。建盞的燒製技藝曾經斷代七百多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陶瓷界名家們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致力於恢復建盞燒製技藝,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收藏建盞。

央視教你選建盞!

隨著如今建盞收藏市場愈發火熱,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的建盞作品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的現實問題。那麼,什麼樣的建盞才值得收藏?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跟隨著《中央電視臺消費主張欄目》的鏡頭,前往建盞原產地——建陽尋找答案。

建陽市場初探

央視教你選建盞!

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建盞文化街,每天都會有很多外地來的建盞藏家來這裡挑盞。據建盞商戶介紹,價位一般都在800元、900元左右,名家的就不止了,名家的可能就有2000元、3000元,2萬元、3萬元都有。

央視教你選建盞!

目前市場上有電燒和柴燒兩種燒製工藝的建盞,同樣品質的建盞,柴窯燒的比電窯燒的價格要高出許多。

央視教你選建盞!

建盞大師有話說

黃美金,福建省建窯建盞燒製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事陶瓷研究和燒製40多年,2007年,他燒製出了第一個“金油滴”,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陶瓷燒製技藝和“建盞”品類的一項空白。

央視教你選建盞!

黃美金說,宋代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斷層了700多年了,現在的這些年輕師傅燒得比較好,可以說跟宋代的那些師傅來比,可以100%接近,可能還比(宋代)好一點點。

央視教你選建盞!

黃美金介紹,這叫“烏金茶葉末”,這個盞,按正常古代來說,也算是師傅修的坯了,胎體比較薄,這個盞不錯。這個就是一個標本,如果它是一個完整器型,按正常來說,如果是完整頂級的話,有100多萬元。

央視教你選建盞!

黃美金認為,在這琳琅滿目的建盞市場上,做的越接近宋代工藝的建盞,越有收藏價值。“像這個是宋代的盞,像這個兔毫絲跟我們現在就是一模一樣。”

央視教你選建盞!

兔毫盞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盞,以致人們常常以“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所謂“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形如兔毛。

央視教你選建盞!

黃美金說,電窯燒製比較普遍,而柴窯燒製是近兩年來,恢復傳統技藝才逐漸興起的。 “這個就是柴窯作品,我們叫“柿紅釉”,大概(燒)一百個盞,可能也就是十多個好的。柴窯燒的東西都比較貴,像這個盞都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

央視教你選建盞!

建盞藏家說建盞

建盞作為福建本地的特產,除了個人收藏,做伴手禮也很受消費者歡迎。近兩年,消費者買建盞越來越注重製作人是誰,盞底帶不帶落款,是不是手工製作。

央視教你選建盞!

李先生是一位收藏建盞的愛好者,他發現用建盞喝茶與眾不同。

央視教你選建盞!

“倒了一杯茶水一喝,這茶水更加柔潤,喝起來更加甘甜。”

央視教你選建盞!

李先生認為,收藏建盞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手工拉胚,其次再看它的燒製工藝。“我主要是喜歡油滴釉和兔毫這兩種,因為在感官上還有釉色上,自然、古樸。在收藏上我是有選擇的,能有柴燒的,我當然是儘量選擇柴燒的。”

央視教你選建盞!

有著美國GIA寶石學院授予的寶石學家身份的曹先生,也是一位建盞收藏愛好者。

央視教你選建盞!

曹先生收藏建盞沒有特定標準,全靠個人喜好。他說,建盞裡面,各種分毫畢現的紋理,各種色彩,各種杯形,讓他覺得很神奇。“我覺得,首先收藏建盞不能太矯情,差不多就行,但是我有我的底線,必須得是手工坯,然後工藝得地道,因為手工的,工藝上去了,燒釉各方面都會上去。”

央視教你選建盞!

出生在藝術世家的司徒先生是廣東開平的望族,也是一名建盞的資深藏家。“像這樣的銀毫,應該是完美級,底下還帶非常罕見的印款,大致市場行情應該在30萬元以上。”

央視教你選建盞!

司徒先生感嘆,建盞跟同時代盞區別,一個是它的深邃,一個是變化極致,還有一個小點就是,大家看圖片是不會有這樣體會,就是上手之後它的厚重。

央視教你選建盞!

看過上文中,不同身份的人對於建盞不同視角的探討,有沒有激發你想要分享的慾望呢?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和我們分享你對建盞的看法、與建盞的故事,以及收藏建盞的心得體會!

另外,點擊鏈接,即可收藏上文中眾多同款以及更多建盞名家的作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