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論名將與雄主

朋友們大概都知道,我寫名將和雄主那些人那些事,並非為了故事本身而寫,而是為了要描述歷史進程和趨勢。既然要談將軍,自然離不開名將和雄主之間的關係。

好吧,今天專門談談這個話題,名將和雄主之間的歷史機緣。

首先得說明,名將和雄主,都是稀缺資源。

名將稀缺,歷史上那些王朝,名將多者三五人、如漢唐;少則一兩位,如東漢、南宋。

雄主更稀缺,一個王朝,能稱得上雄主的,多則兩三位,少則沒有。

原因其實很簡單,不論是名將還是雄主,都不是隨隨便便誕生的,都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因素佔全。因為他們都需要匹配整個國家或民族的天量資源。某種意義上,千年以來的漫長曆史,高潮重點部分就在講名將與雄主之間的故事。

歷史高潮起伏時,名將和雄主之間又分兩種情況,不匹配狀況與匹配狀況。

論名將與雄主



不匹配的悲劇

悲劇一,名將沒有匹配到雄主。

如孫武,軍事領域一代宗師級的人物,最終沒能匹配到合適的雄主而抱憾。他還比較幸運,留下兵法傳世。他的同事伍子胥更為冤枉。

如吳起,在魏國編練武卒,奈何遭猜忌排擠而無法施展;到楚國搞變法,也沒得到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論名將與雄主


如樂毅,雖然謀身很成功,但事業終究是曇花一現,付諸東流。

如李牧,使用騎兵的大師,可惜得不到雄主匹配,也就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支持。要不然在華北平原,趙邊騎能給秦銳士製造更多麻煩。

如岳飛,任憑他“怒髮衝冠”“仰天長嘯”;沒雄主,也只能“憑欄處,瀟瀟雨歇”,悲劇結局。岳飛的悲劇,是整個中原王朝的悲劇。

論名將與雄主


如袁崇煥,也是悲劇。

悲劇二,雄主沒有匹配到名將。

如北宋老趙家開國兩代,都想有一番作為,但因為沒有給名將施展的空間,始終拿不下燕雲大地,導致宋從開國時代就羸弱,根基不穩,屈辱不斷。兩宋經濟,那是農耕文明巔峰,因為軍事根基弱,而沒能創造出更大的輝煌,實在是可悲可嘆。

歷史特例:兼職成敗

特例一,失敗者。

趙武靈王那種,本身是名將,卻被迫擔任最高領導者角色,為了名將的事業而放棄最高領導權,最後卻被兒子困死在沙丘,特別窩囊。趙武靈王的死,給後世兩千年皇帝和太子關係緊張埋下悲劇的種子。演好名將而沒有演好雄主,兼職失敗。

論名將與雄主


劉裕也是一樣,本身是名將,卻演不好雄主。

冉閔,本身也就夠演一個名將的角色,演到領導者位置上便無所適從,最後落敗。

還有李自成,本身甚至夠不上名將級別,還要建立政權演最高領導,卻還是軍人思維,焉能不敗。

特例二,成功者。

光武帝劉秀,是把名將和雄主演得最好的。整個東漢,雄主和名將,都被他一個人演了,而且演得還很完美。不論是打仗還是治國,甚至談戀愛,演得都很好。

論名將與雄主


唐太宗李世民,也充分演好了名將和雄主的角色。他的形象不如劉秀完美,但功業並不比劉秀小。他身邊還有一群名將。

歷史高潮

歷史最高潮部分:名將和雄主相伴而生,相互成就。

如嬴政和王翦的故事,貫穿秦帝國大一統始末。

論名將與雄主


如劉邦和韓信的故事,是漢朝建立的基調。因為劉邦,韓信從鬱郁不得志的青年變成一代兵仙。因為韓信,劉邦從漢中那巴掌大的地方變成大漢開國皇帝。

劉徹和衛青霍去病的故事,把中國歷史推向第一個高峰。

李世民和李靖的故事,把中國歷史推向第二個高峰。

朱元璋和徐達的故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

這些都是雄主和名將匹配的最佳案例,也是中國歷史的高潮部分。所以當你讀史書之時,一定要注意這個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