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股東許小年:投資3000萬元的公司IPO過會了

農曆新年將至,許小年收到了一份 “大禮包”——兩年多前他個人出資3000萬元入股的一家企業申請IPO過會了。

股东许小年:投资3000万元的公司IPO过会了

1月9日發佈的證監會發審委2020年第11次會議審核結果顯示,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酷特智能”)等企業首發申請獲得通過。許小年正是酷特智能的股東之一。

許小年的“大年”來了嗎?

股东许小年:投资3000万元的公司IPO过会了

中金公司前研究主管、現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小年,以股東的身份出現,意外嗎?

據酷特智能招股書披露,許小年取得上述股份的時間是在2017年8月。彼時,許小年與張代理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3000萬元受讓張代理持有的公司1.00%股權。

至於受讓原因,是許小年“認為發行人前景很好,對發行人有信心”。

按照許小年受讓的180萬股計算,許小年取得該部分股權的單價為16.67元/股。有人按照酷特智能預計的發行價格估算,許小年目前浮虧近2000萬元。

招股書顯示,酷特智能本次擬發行新股6000萬股,擬募集資金金額約為4.18億元。發行完成後,酷特智能的總股本為2.4億股,結合其2018年6273.02萬元的淨利潤計算,其發行後的每股收益將被稀釋至每股0.26元。以募資額及新股發行量倒推,酷特智能可能的IPO定價在每股6.96元附近。

而根據A股市場IPO定價在市盈率上存在的隱形紅線,酷特智能的IPO定價或將不會高於每股6.01元。

以此計算,許小年所持的180萬股的總市值約為1080萬元,較其入股時約浮虧1920萬元,浮虧幅度約達64%。

也就是說,許小年真正要過上“大年”,還需要看酷特智能上市之後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

許小年的投資水平咋樣?

許小年,是A股市場中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人物。1998年底,他隻身到任中金研究部,白手起家組建起了行業裡最牛的研究團隊。

那麼,他當前的投資水平究竟如何呢?

2019年4月13日,許小年在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總會主辦的“中歐社會責任主題論壇”上道出了一件憾事:“海底撈上市了,IPO的市值竟然達到了60倍。我對一個高管講,憑什麼一個賣火鍋的估值60倍,今天阿里的估值才40多倍,結果我沒買。昨天閉市的時候海底撈84倍。我為我的理性和謹慎付出了代價。”

現在來看,許小年錯過的遠不止海底撈當時的84倍估值。

在許小年道出遺憾之後,海底撈的股價仍在持續大幅上漲,是港股中名副其實的大牛股,目前總市值已經超過1800億港元。

在海底撈上,許小年只好繼續遺憾了。

如今的許小年,已從此前擅長的宏觀研究轉向微觀研究了。

2018年7月,在浙商證券“鳳凰行動”論壇上,許小年受邀發言。他表示,他已經從宏觀轉向微觀,因為他覺得宏觀已經沒什麼好研究的了。“研究完了以後,人家也不欣賞你,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扔棒子。”

在發言中,許小年表示,由此聯想到投資,不妨把關注點從宏觀政策轉移到微觀上,轉移到企業的創新上。

“其中,尤其是一級市場,有非常多的投資機會。”許小年說,二級市場由於它的慣性、路徑依賴,還是傳統的投資方法,或許在短期能夠獲得更高回報。而在一級市場上,投資者應該意識到,關鍵性的轉變已經開始了。

“在一級市場上投資,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追概念和‘風口’,要立足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入研究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超額回報是完全有可能的。”許小年說。

這,或許就是許小年當初斥資3000萬元投資酷特智能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