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有時美的讓人心碎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有時美的讓人心碎

相思不用提,

但見相思苦!

我佇立在高樓上,任微風迎面吹來。時已黃昏,仍不忍離去。極目遠望,無盡的愁思,從遙遠的天邊黯然升起。夕陽斜照,草色濛濛,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來個一醉方休。但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卻感到強言歡笑反而索然無味。我日漸消瘦,卻從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有時美的讓人心碎

【註釋】

⑴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⑵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長時間站立。危樓,高樓。

⑶望極:極目遠望。

⑷黯(àn)黯:神情沮喪,情緒低落。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⑸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⑹會:理解。闌:同“欄”。

⑺擬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羈。

⑻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⑼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⑽消得:值得。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思念,有時美的讓人心碎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初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以描寫歌妓生活、城市風光以及失意文人羈旅行役的生活等題材為主,語多俚俗,尤善鋪敘形容,曲盡其妙。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可惜傳世不多。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的創始代表,對宋詞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是兩宋時期創作詞調最多的詞人,寫情詩堪稱是自古無人出其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