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滸三阮的武力在梁山是什麼水平?

陳40826036


電視劇新水滸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編排,那就是原著中不會武功更不會乾坤大挪移的方臘在劇中搖身一變變成了武功高強的反賊頭子,不僅如此,方臘兄還頗有智謀。在南軍潰敗後方臘開始逃亡,逃到一個破廟附近還巧妙的識破了張青夫婦的蒙汗藥伎倆,接著將二人雙殺。而在之前的劇情,方臘在小河邊大戰阮小二和阮小五,結果二人都被飢腸轆轆的方臘所殺,阮小七趕來看見的只是兩位哥哥的屍體,這找誰訴苦去。

新水滸編劇的腦洞自不用提,可裡面關於阮氏三兄弟的武力設定他還是歪打正著的和原著有了一定程度的對應。原著中,作為土生土長的漁民,三兄弟的捕魚功夫和水上功夫還是有的,論拳腳幾人也不錯,從施公對其三人武力的設定僅僅存在與“武藝出眾”的層面,自然和其他人的萬夫不當有著不小的差距。論三兄弟的拳腳功夫,好像幾人也沒有地面上的打鬥,我們可以參照張順和李逵的PK,可以看到在地面上李逵對張順是全方位的壓制,那麼與張順屬性相似的三阮,又能有多少作為呢?

論智謀,三兄弟也基本沒有,可能是涉世未深過於單純,當年在石碣村很輕易的就被吳用帶走了節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然後更多時候,兄弟三充當的都是殺官兵或吸引敵方火力的角色。在上梁山後,幾人靠著水性參與了不少水上打鬥,但論單項能力,三人駕船能力比不上童家兄弟,領導力和大局觀比不上李俊,狠勁比不上張橫,水性比不過張順,所以三人能進天罡,完全是因為幾人上山走,就算是如此,在排水軍時,三阮也生生被揭陽三雄壓了一頭。

所以,三阮在原著中的重要程度,遠遠沒有電視劇裡的高。最徵方臘時,阮小二沒有抖過浙江四龍,被繩索套住怕被捉去受辱,於是就自盡了。而阮小五更是讓人可惜到了極點,在徵南勝利的前夕,婁敏中識破了阮小五的詐降之計,居然將其殺死,請注意,文中明確說阮小五被婁敏中所殺,而不是婁敏中命人把阮小五砍了,可見阮小五的水平連南軍丞相婁敏中也不如。倒是小七的表現一直比兩位哥哥出彩,無論是偷喝御酒還是穿方臘龍袍,小七總是以最天真爛漫的方式巧妙的為自己避禍,他也是三兄弟中唯一一個善終的。

所以論武力,三人在水軍中算是拔尖,但論陸地戰,三人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阮小二之豪,阮小五之隱,阮小七之快,可稱梁山三絕。


邏輯文史游


阮氏三雄的武力水平,在梁山當然是排不上臺面的。梁山英雄排座次時,他們在水軍八頭領中排在第四、五、六位,在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之後。可見既使在水軍裡,他們也排不到前面。

他們最主要的強項有三點:

1、阮氏三雄與晁蓋等七人是劫取生辰綱的同夥,是逃上梁山的元老。在一個創業團隊裡,與CEO肩膀頭一般齊,這個資歷是別人沒法比的。江山是他們打下的,後來者既便武功再強,功勞再大,哪怕是當上了領導,其資歷名望也永遠趕不上前者,這是上天的安排,是命運的佈局,永遠也無法改變。這一點,在晁蓋生前可謂表現得尤其突出,比如白日鼠白勝,就是個賭徒和做小買賣的,但人家是梁山的元老,晁蓋僅有的兩次下山(江州劫法場和攻打曾頭市),都帶著阮氏三雄和白勝。有的讀者可能未必注意到這些,但作者施耐庵先生可不是隨便寫的,而是經過周密考慮,滴水不漏,天衣無縫。而且在戰鬥中,阮氏三雄和白勝可不是在打醬油,都表現得極為出彩。待晁蓋去世宋江上位,這種情況稍有淡化,但事實是無法抹平的。

所以,阮氏三雄論武功在梁山雖然排不到前面,但名望卻是不可低估。

2、阮氏三雄唯一的特長是水性良好,打魚出身,就是靠水吃飯,玩水沒人可比。尤其水泊梁山四面環水,想出山就離不開水,他們大顯身手的機會比比皆是。在李俊,張橫,張順未上山前,阮氏三雄就是水泊的霸主。論資歷有資歷,論舞臺有舞臺,還不是由著他們兄弟盡情表演麼!

所以,在晁蓋當家時,阮氏三雄可謂要風有風,要雨有雨,風光無限啊!

3、俗話說,楞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阮氏三雄就是不要命那撥人裡的主。他們以往在江湖上打魚,天當房,船當床,無拘無束,橫著膀子逛,天皇老子都不放在眼裡,天生練就了打打殺殺滾刀肉的習性。水泊梁山除了李逵那種濫殺無辜的人以外,緊跟在後的,恐怕就要排到阮氏三雄的名份了。所以當南征攻入方臘的內宮後,阮小七見到宮內的奇珍異寶,登時得意忘形,穿上方臘的龍袍縱馬狂奔,惹得眾人哭笑不得。為此,日後朝庭把他這種行為視為異端,他也就自知無趣,拋棄了功名利祿,帶著老母親回石碣村繼續他的打魚生活去啦!


總結:

阮氏三雄的武力水平,在水泊梁山是排不上號的。但他們的資歷和影響力,卻是排在前面,不可小覷的。



文化一家人


阮氏三雄的武力在水滸傳中算不上一流,哪怕就是在水軍之中他們也不是頭一號的選擇。論起在水上的功夫,第一自然是李俊,第二,第三是張氏兄弟,排在第四的才是阮氏三雄。

阮氏三兄弟之所以能夠位列天罡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是跟隨大當家晁蓋,一起到梁山的元老。作為元老派的人員,這個資歷擺在那裡,就像在TVB的那些商戰劇中,董事會里的老臣子,這些老頭子個個已經昏聵無能,可是就憑著他們的資歷,他們就能夠參與最核心的事物。

而通常有主角扮演的青年才俊,只能在場外乾著急,痛罵老橙子的目光短淺。阮式三雄就是這樣的角色,在晁蓋還是梁山之主的時候,他們的混的非常好,所以地位也很高。

晁蓋對他們這些老人馬是極為信任的,晁蓋上山之後,只有兩次下山打仗,一次是江州劫法場救宋江,另外一次就是攻打曾頭市。這兩次阮氏三雄都跟著晁蓋哥哥,而且還有不錯的表現,不得不說,嫡系部隊辦事就是讓人放心。

當晁蓋死亡,宋江成為了梁山之主,他們成為了前任的嫡系。但是由於他們處於水軍這個小群落中,原本就遠離核心圈,反而讓他們又成為了宋江竭力拉攏的對象,所以說阮氏三雄的地位一直有所保障。

當然,阮氏三雄在水滸群雄中安身立命醫大一仗,就是他們對於水泊梁山的熟悉。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土漁民,他們對於這裡的水文條件極為熟悉,這在幾次梁山依託周圍地形進行防禦作戰時,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梁山的蘆葦蕩裡,正是阮式三雄大展身手的舞臺,對於那些擅長正面作戰的宋朝政府軍的水師,阮氏三雄指揮下的水軍,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特種作戰,利用自己對地形的熟悉,對官軍進行節節抗擊,成功擊潰了敵人的部隊。這一點不是後來加入的張氏兄弟以及混江龍李俊所能比的。

只不過在後來阮氏三雄是堅決反對招安的,所以他們在水軍中的地位逐漸被宋江一派的水軍人才邊緣化了。在水軍中,他們也成為了李俊的屬下,服從李俊的安排,最終也不得不接受招安的事實。

在那場令水滸好漢損失過半的徵方臘之中,阮小二阮小五為國捐軀戰死沙場,阮小七立下大功,卻因為一時好玩,穿起了龍袍,差點丟了自己性命。

他也算看穿了這些朝廷當官人的真面目,這些飽讀詩書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殺人都不用帶刀的,於是回到了老家,繼續做他的漁民。


歷史評說


三個跳樑小醜,幾條臭水溝裡的爛魚,得遇群魔亂舞,成就了半世“輝煌”。

阮氏三雄在水泊梁山雖身居水路督蔚,但他們在水中鬥不過張順、張恆。在陸地上更是廢物一個,所有的大小戰役裡幾乎都沒有提到過阮氏三雄的戰績。

只有在徵得方臘後,阮小七才嶄露頭角,因為他竟然敢犯天下之大不違而身披方臘龍袍,頭戴龍冠,縱馬狂歡,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清風一笑醉江湖


阮氏三雄,是梁山水軍中資歷最老的頭領。曾是梁山泊的漁匪,後來跟著晁蓋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成為梁山反對招安的一小撮兒人。

梁山泊人才濟濟,馬、步、水軍都有極其璀璨的頂級高手。阮氏三雄,作為梁山水軍的中堅力量,其實力如何?

阮氏三雄,陸地實力與水中實力,要分開來看。水軍頭領,水、陸會有很大的差距。

江州城外,張順與李逵的對決,很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在陸地上,李逵暴揍張順,張順毫無還手之力。李逵在陸地上,沒有板斧,連焦挺都打不過。張順的陸地實力可想而知,絕對是軟柿子。

可是到了水中,李逵在陸上的張牙舞爪,變成了平陽下的老虎,淺灘裡的游龍。被張順好一頓收拾,差點就隕落了。

所以,面對同一個對手,水中與陸地,水軍頭領的武力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的。

陸上的三阮是何武力水平?

曾在吳用到訪石碣村時,雙方談話中,無意中透露出三阮的實力。

自從梁山來了林沖,三阮便沒再敢梁山泊裡打魚。那就是說,三阮實力在杜遷、宋萬、朱貴之上,但三阮合力都打不過林沖。

這種水平的陸上頭領中比比皆是。三阮在陸地上就是比普通人本領高一點,比高手差一大截的水平。

林沖是梁山的頂級高手,楊志曾與林沖交過手,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正與楊志能戰二三十回合,三個曹正堪堪與楊志鬥到百回合,且算平手。

那麼三阮在陸地上,就等同於曹正的實力。在梁山好漢中是屬於中下層的。

如果單憑陸上本領,那三阮也只能排到梁山八十多位。如果是考試的話,三阮也就是剛剛及格,算得上大漢,離優、良還差很遠,學渣的水平。



所以,在陸地上,三阮基本沒有什麼大功,是能力限制了機遇。

水中的三阮是何武力水平?

梁山水軍頭領,屈指可數,李俊、張氏兄弟、阮氏兄弟、童氏兄弟,不算造船的孟康。

張順的水中實力,是得到證明的,曾水下行走,橫渡揚子江、潯陽江。可以稱得水軍頭領的頂級配置。是水軍的王牌。

張橫、李俊二人,一直在潯陽江上做買賣,也有一身好水性,在徵方臘時,太湖水面,費保等人,只是聽過李俊、張順大名,可見李俊與張順差之不多,而張橫是張順兄長,一起長大,一起搞生意,而他自己也承認是不如張順的。

所以李俊、張橫是第二個檔的存在,屬於水中貴族。

阮氏三雄,最著名的戰役是初到梁山泊的兩次戰官軍。何進、黃安二人先後帶人來捉生辰綱的賊寇,阮氏三雄憑一己之力,在水中戲耍二人及千餘官軍,所以三雄是第三檔。屬於水軍的重臣。


結語

三阮武力如何其實不重要,晁蓋死後、吳用入宋江幕僚,三阮的地位已經開始逐漸邊緣化。他們的實力,雄心,反抗精神都在受到打壓。開始成為水軍的雞肋了。


黑白歷史說


阮式三雄是典型的水戰型選手,陸戰武力基本上為零,屬於上岸死。


上梁山前

先說說上梁山前吧。

阮式三兄弟一開始並沒有顯示出什麼能耐來,截取生辰綱主要看的是吳用和白勝兩個人的本事,阮家三兄弟就是去湊人數的。

阮式三兄弟展現能耐是在石碣村的蘆葦蕩裡,靠的是地形優勢,配合優秀的水性,把官兵們耍的團團轉。

其實細細分析,就能看出來阮式三兄弟的厲害很大程度上是憑藉著地形優勢。


三兄弟在梁山的水平要分為兩個時期:

晁蓋時期

三兄弟最牛逼的時期就是晁蓋主政,宋江還未上山時期了。

原先王倫留下來的都是一些戰五渣,實力並不強。

唯一厲害的林沖是出了名的步軍教頭,人又老實。

所以那時候梁山水軍的統領無所爭議的就屬三兄弟了。

加上三人又是跟隨晁蓋一同上山的元老,又是一個地方的老相識,晁蓋自然也是信任器重,三兄弟的日子可以說是過的好不得意啊。

宋江時期

從宋江上山開始,三兄弟在梁山水軍的地位就開始漸漸邊緣化了。

首先,宋江上山帶來了一大批精英,可以說水陸兩棲作戰部隊都齊全了。

尤其是水軍,哎呀呀。

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尤其是這個張順,了不得!

翻江龍李俊,還有童威童猛。

這些人,可都是在大江大河裡耍弄大潮大浪的人兒,不是阮家三兄弟這種小河小湖中出來的水平好比擬的。

從實力上來說,三兄弟就矮了一截了。

其次,晁蓋殞命曾頭市,宋江坐上頭把交椅。

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就是站隊選人。

很不幸,阮家三兄弟身上的晁蓋烙印太明顯太深刻,不可能得到宋江的信任。

宋江有自己的水軍將領體系,完全可以不用三兄弟。

所以,三兄弟進一步被邊緣化,到了後期就是一個三人的小團體,沒法融入別人的大圈子,別人也沒興趣融入他們這個家族小圈子。

綜上,阮式三兄弟在梁山的武力水平屬於二流水平,主要是仗著兄弟人多,一般人也不會去招惹他們,由著他們仨自己嘚瑟去吧。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水滸傳》中人物: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兄弟三人本來就是梁山水泊周邊石碣村的漁夫,半世打魚為生,人稱“阮氏三雄”,可他們的身份來源也是《水滸傳》開編第一回:張天師祈禱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洪太尉不聽勸阻揭開石板後冒出來那股黑煙中的角色,那股黑煙就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梁山一百單八好漢”聚首一堂的開始,阮氏三雄在水滸一書中除了第一個出現的“九紋龍史進”之外,他們都算是早期出現的人物,他們兄弟認識當時的窮學究吳用、為劫取“生辰綱”,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赤發鬼劉唐、阮氏三雄來了個“七星聚義”,就是這樣一場聚義引發出後來的梁山水泊108好漢的故事,說到三阮的武力在梁山是什麼水平?說實話、他們只是得益於第一批上山的元老級人物才撈到天罡星的上將軍銜,除了水性出色之外搏鬥能力平平,獨戰成績絕對拿不出手,在水軍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也比不上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兄弟,可算平庸之輩,並無過人之處。


英哥2018


古代起義中的農民英雄水平。

因為阮氏三人從小沒有出身行伍的經歷,也沒有專修哪一門武藝。

所以,在戰場上,與盧俊義、關勝這類名武將交手,肯定打不過,武力不及人啊。

但是,這三個人在混戰中打架和搏命的身手應該還是不錯的。畢竟哼的怕不要命的。這三個是最早被晁蓋他們看中並拉入夥的壯漢,肯定有過人之處,不是泛泛之輩。

另外,三人駕船水戰的本領應該可以。


小貓遊俠


水陸武力都不行,就是個潛水愛好者,還沒有裝備,指揮打杖也不行,打漁或許行,衝其量漁夫!張順水性最好,武力也不行,梁山水軍只會利用梁山地形和官軍抵抗,出了梁山全是魚蝦,其實方臘也利用地形設計才殺了許多梁山賊人的,都是草寇,如果三國武將穿越一個張文遠陸軍全殲,一個甘興霸水軍全滅。


JOE135432803


阮小七可與劉唐石秀相比,阮小二可與石勇王瑛相比,阮小五可比周通宋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