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蘇州的拙政園怎麼樣?還有哪些蘇州園林值得一去?

j江麗


外地人在蘇州工作很多年了,依稀記得當年是因為喜歡蘇州的園林,才決定在此工作紮根。本蘇州人或許沒有一個外地人瞭解來蘇州旅遊的遊客更加喜歡什麼樣的地方,因為大家走的是一樣的路,都是被吸引來的,只是點不同罷了。

1.蘇州園林

園林是來蘇州遊玩必須的地方,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網師園、唐寅園這幾個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各有特色。我最喜歡的還是拙政園,分為東、西、中三個部分,山林、石竹、花卉、流水個另類景觀遍佈其間。

2.吃喝玩

既然出來玩怎麼能錯過當地的美食呢!蘇州有兩條特色的小吃街,第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平江路,曾經也因為一部電視劇火爆一時,還有一條也是古街,人稱七里山塘的山塘街,美食太多還是要靠自己發現。

3.經濟區

蘇州中心,東方之門、觀前街、金雞湖這樣的知名地區一定是要去一下的,不能完全沉浸在蘇州的古色古香,忘記了蘇州的科技化現代化。

4.寺廟

蘇州的寺廟還是很多的,比較有名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班鐘聲到客船“,都可以去看看的。

我是宿優品,如果您對於我的回答感興趣,請順手點個贊,有不同見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宿優品


拙政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有“園林之母”之稱,建於明代中期,佔地78畝,距今已五百年之久,早在1997年就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東部歸園田居(山林之樂),中部拙政園(以水為主的園林格局),西部補園(精緻建築)組成;其疊山理水達到造園頂峰,乃江南園林精品中的精品。

園內景點無數,我這裡稍微介紹幾個景點,也是拍照的必選,遊覽的時候可以參考下,主要有:

1.湖石堆疊而成的綴雲峰,據說就是《紅樓夢》中大觀園假山的原型。

2.水榭中的典範-芙蓉榭,臨水而居,夏季時,聽風賞荷,十分愜意!榭中一塊太湖石,乃湖石精品。

3.八角重簷攢尖頂仿古天泉亭,體量頗大,古色古香,下有一口水井,乃難得的古代遺留物。

4.拙政園中借景一公里外的北寺塔,而且一借就是五百年。這也是來逛拙政園必拍的照片,古代私家園林不可造塔,主人在造園的時候,便借景於北寺塔,但卻又讓人感覺塔在園中,園中有塔,五百年來相輔相成,不曾分離,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之高,借景水平在眾多園林中當數一流水平。

5.重簷歇山頂的見山樓,體量頗大,古色古香,據說是忠王李秀成的辦公之地;位於水中,飛簷翹角,如翬斯飛,倒影水中,一派風景。

6.卅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館組合為蘇州園林中常見的鴛鴦廳,前為鴛鴦館,水中植荷花,養鴛鴦;後為曼陀羅館,遍植曼陀羅花。是當年園主人聽戲聽曲的地方。

7.蘇州園林三大廊之一的水廊,造型優美,浮於水面,集曲折、高低、簷廊、花窗、亭臺於一體,在園林造景中獨樹一幟。

8.與誰同坐軒,扇亭,臨水而築,取自“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難得的意境,自行體會吧!在水廊上尋一位置,可看到與笠亭組合為一把扇子或官帽,如此的互搭配景,其他園林也難得一見。說是扇子,指的是此屆園林主人家祖上靠賣扇子發家,建此亭紀念先祖;說官帽,自然寄託著子孫後人踏步仕途的願望了。

9.小飛虹,有最美廊橋的稱謂,誇於水上,連接南北,似一橋飛架,似飛虹臨立,在目前國內眾多園林中多有仿造,但這裡是源頭。

10.香洲,以臺亭軒閣廊依次排列,面水臨風,起錨待航,堪稱中國最美旱船。

11.小飛虹上觀景,近看香洲,中賞荷風四面亭或倒影,遠觀見山樓,各景環繞池塘依次排列,在濃密的樹林之下,不侷促,不臃腫,不造作,雖由人作,宛似天開。

蘇州園林眾多,唯拙政園最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不同風景,景點也最多,其他的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雲蔚亭、批把園、海棠春塢、留聽閣、聽雨軒等等,各有各的風情,都需要慢慢的品賞;如果有時間,建議遊玩的時候可以多轉中部園林幾圈,這裡才是現在拙政園的精華所在。逛的園林多了,你將對蘇州園林有不同的認識和見解,她不僅是風景,更是中國人的哲學思維,包含著天人合一的境界;你將不會再認為蘇州園林和你們家門口的公園一個樣,因為她不是人間,乃天上仙境。

至於小眾園林的選擇,有許多,蘇州園林畢竟是私人園林,受制於財力等等,普遍面積都不大,我認為在主城區有幾個很不錯,收費的如“小園極則”的網師園,假山著稱的環秀山莊,以及明代特色的藝圃等;免費的如暢園、曲園、北半園等都可選擇一遊。

夜遊網師園

北半園

遊的多了,自然會越來越發現園林的美。


一江春水之蕭傲


拙政園很好,尤其是當此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的時分。


蘇州每個園子都有故事,去年客居姑蘇,仔細遊了十幾個園子,便似紅樓夢中的十二金釵各有各的傾城貌,各有各的斷腸詩,

最喜怡園對鏡,藕園品茶,環秀觀山,藝圃賞魚,曲園對書櫥,聽楓園門可入畫,可惜門前有狗,半繭園民國張家四女曾雅會,網師園夜遊可逢牡丹亭。

當然因為項羽曾居,范蠡曾遊,蘇東坡曾撫琴,嚴蕊曾歌,香君曾舞,柳如是曾長息,張大千曾養虎,

楊蔭瑜曾捐軀,蔣緯國曾拉車,周瘦鵑曾跳井,落紅滿地,往事如歌,更讓人在竹外一枝軒前嘆惜流連,恍然忘卻誰非過客,花是主人


細雨江南故人來1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曆史,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佈的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遊覽參觀點。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

拙政園位於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其它還有許多不錯的園林

蘇州園林是中國江蘇蘇州山水園林建築的統稱,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吳王闔閭時期,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勝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蘇州園林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

2007年拙政園成為我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0年拙政園擴大為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留園)景區一起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蘇州主要園林列表:

私家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藝圃、環秀山莊、耦園

佛教園林:報恩寺(北寺塔)、西園、寒山寺、雙塔、瑞光塔

王家園林:虎丘(吳王闔閭墓)、靈巖山(吳王行宮)

園林名錄

摺疊留園

留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留園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 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廳、林泉耆碩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臺、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闢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留園內的建築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摺疊藝圃

藝圃是一座建於明代的名園。最初為明代學憲袁祖庚所建,初名“醉穎堂”蘇州藝圃,後歸文徵明的曾孫、明末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相當於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藥圃”。明亡後,在清初為明崇禎進士姜埰(號敬亭)所有,改稱“敬亭山房”,後其子姜實節更名“藝圃”。至道光年間為綢緞業七襄公所所在地。

藝圃為一頗具明代藝術特色的小型園林,全園佈局簡練開朗,風格自然質樸,無繁瑣堆砌嬌捏做作之感,其藝術價值遠勝於晚清之園林作品。從山水佈局,亭臺開間到一石一木的細部處理無不透析出古樸典雅的風格特徵,以凝練的手法,勾勒出造園的基本理念。藝圃始建於明,名藥圃,清初改為藝圃。

摺疊耦園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內小新港巷,因有東、西二園,故名。東園始建於清初耦園,原名涉園,後擴建而今的局面。住宅大門在南,經門廳、轎廳,至大廳前西牆小門,即可進入西園。園中主廳為織簾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東北隅有藏書樓,與住宅相通,是書室與庭院結合較好的範例。自住宅大廳往東,經小院二重和小客廳,即達東園。東園面積較西園約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東南為水池。北端主廳城曲草堂,為一重簷樓屋,下有主廳三間,上為重樓複道,與住宅毗連,為蘇州園林的罕例。堂前的黃石假山堆疊手藝高超。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較大,有石級可登臨池石壁,氣勢峭偉;西部較小,逐漸下降,兩山間為“邃谷”。[4]

摺疊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滄浪亭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全園佈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此園數易其主,歷經滄桑,但多是建物的傾毀修復,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

摺疊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蘇州獅子林小品”。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佈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獅子林秋景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緻。

摺疊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網師園間(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獅園”。網獅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佈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網師園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至清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並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網師園便意謂“漁父釣叟之園”,此名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四(一說王思,即今闊街頭巷)”諧音。園內的山水佈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

摺疊退思園

退思園退思園位於江蘇吳江同裡鎮東溪街,為古鎮的主要風景點,由清任蘭先罷官歸鄉所建,含“退則思過”之意,故名退思園。退思園總面積為九畝八分。此園一改以往園林的縱向結構,而變為橫向建造,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

全園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點綴,呈現出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朗、幽靜之感。退思園簡樸淡雅,水面過半,建築皆緊貼水面,園如浮於水上,是全國唯一的貼水園建築。

退思園住宅分內外兩部分。外宅三進——轎廳(門廳)、茶廳、正廳,沿軸線佈置,等級分明。外宅主要用於會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禮。內宅建有南北兩幢五樓五底的跑馬樓,名曰“畹香樓”,樓間由雙重廊貫通。廊下設梯,既遮風雨,又主僕分開。內、外宅可分可合,佈局緊湊。

摺疊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位於蘇州城中景德路262號,今蘇州刺繡博物館內。此園本是環秀山莊五代吳越錢氏金谷園舊址,明、清時期成為私家園林。現佔地面積2179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754平方米。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

該園園內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為疊石名家戈裕良所作。佔地僅半畝,而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臺、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池東主山,池北次山,氣勢連綿,渾成一片,恰似山脈貫通,突然斷為懸崖。

而於磴道與澗流相會處,仰望是一線青天,俯瞰有幾曲清流;壯哉美哉,恰如置身於萬山之中,全山處理細緻,貼近自然,一石一縫,交代妥貼,可遠觀亦可近賞,無怪有“別開生面、獨步江南”之譽。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杆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簷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閒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豔照眼,五彩繽紛。


旅行中國


抽政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唐代,它最初是大詩人陸龜蒙的故居,元代被改為一座寺廟,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獻臣歸隱蘇州,將其買下,重新設計建造,改為私家園林。此後,拙政園便在明清兩代高官之間不斷易手。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這裡成了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居所。後來 的江蘇巡撫李鴻章、張之萬及中華民國時期的政府要人都曾在這裡住過。


幾百年來,拙政園時而為寺廟,時而為民居,時而為官所,更曾一分為三地分作他用,易主如走馬,並多有殘破之處,一直到建國後才最終恢復園林的原貌。 今天的拙政園佔地78畝(5.2萬平方米),雖然其中的許多建築都是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增建擴充的,但是它的格局和形制卻是在明代就已經確定了的。王獻臣買下這裡之後,曾聘請當時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一位來設計園林,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文徵明。 文徵明調查了園中的情況,並繪製了《拙政園圖》。

他發現這裡土質鬆軟,水體眾多,認為不適合修造過多的建築,便以水景為主體設計園林,並種植大量植物,因地制宜設計出了各個景點。文徵明本人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在設計園林時特別注意強調山水畫般的情趣與境界。經過整整16年的苦心經營,水景為主、花木為輔、庭院錯落、自然典雅的拙政園才最終建成。

拙政園現分為東、西、中三個組成部分,山石、竹木、花卉、泉水遍佈其間,景色平淡天真,佈局疏密自然,細細品賞,便能體會出其中的詩情畫意,這一切不能不說是文徵明的功勞。園中現在還保留著許多文徵明題寫的對聯,其中“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最能概括拙政園的風景,也是拙政園造園理念的一個小小總結。


尚武菌


蘇州的園林有很多,但是光看園林是完全無法感受到園林之美的

如果只是拍拍照,散散步,那麼任何一個園林都可以給你想要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想要深入瞭解一座園林的話,比起園林本身,你更應該去一趟蘇州園林代表【拙政園】旁10米處的蘇州園林博物館(非蘇州博物館)

在這裡,你可以真真切切的瞭解到有關蘇州園林的一切

是遊覽園林前必去的地方


這裡不僅不用排隊,而且還是完全免費的

下面給你帶來蘇州博物館的詳盡遊覽攻略: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1391821996950029, "media_id": 6654932754, "vname": "\\u8fd9\\u4e2a\\u82cf\\u5dde\\u7684\\u5c0f\\u4f17\\u666f\\u70b9\\uff0c\\u53ef\\u4ee5\\u4e0a\\u5e1d\\u89c6\\u89d2\\u4fef\\u77b0\\u62d9\\u653f\\u56ed\\uff1fvlog-070.mp4\

NiSS的每日美食


列舉一下我國十大私家園林,其中大半在蘇州。

拙政園:拙政園位於蘇州城區東北隅婁門內,佔地約七十二畝,是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唐代時這裡是詩人陸龜蒙的住處,元時又建有大宏寺,明朝被御史王獻臣買下,後更名“拙政園”,並流傳至今。拙政園整體佈局由明朝著名畫壇領袖文徽明規劃設計,清秀典雅、精細華麗。

留園:留園位於蘇州古城近郊,佔地約五十畝,是蘇州著名的大型古典園林。留園從明萬曆二十一年建園至今,幾經荒廢,1954年修繕後重新開放。留園匯聚江南造園藝術,尤以建築庭院劃分與組合園林空間精湛見長。山水佈局自然,建築造型奇美,山丘起伏、古木參天、富麗堂皇,宛似人間仙境。

網師園: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闊家頭巷,宅園佔地不足九畝,花園就佔了五畝。網師園始建於南宋,以宅園完整、小巧精雅、以少勝多、迂迴有致著稱。在咫尺之地能瞻萬里之遙,深受中外遊人的讚賞。亭閣建築、造型秀麗,傢俱陳設靜雅,黃石假山自然古拙,林木花草種植少而精,是蘇州著名的保護完整且對外開放的住宅園林。

獅子林:獅子林衛浴蘇州市城東北園林路西,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元代。獅子林以假山洞壑聞名於世,為人稱道。獅子林著名的湖石假山位於園林的東南面,石徑千迴百轉,洞壑深幽空靈,石峰姿態各異。園中建築風格雜糅,傢俱陳設豐富。獅子林不僅以假山疊石竭盡奇巧而取勝,還以眾多名人逸事而揚名四海。

滄浪亭: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是蘇州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園林。滄浪亭佔地約十六畝,五代時就已存在。滄浪亭幾經興廢更迭,遠非往日舊貌,但山丘古木蒼勁有力,留有舊日格局;建築物也樸實厚重,古樸虯勁。老樹參差近水,岸石形態各異,復廊逶迤曲折,漏窗隱隱綽綽,是蘇州園林一絕。

怡園:位於蘇州市人民路,園林面積約6000平米,是最典型的住宅、義莊、祠堂相結合的江南私家園林,前身為明朝成化年間尚書吳寬的復園。園內建築形式豐富,疏朗有致、疊石秀美、池水清幽,形成了自然寧靜的園林特色。園林名字取自《論語》“兄弟怡怡”之句。

退思園:退思園在江蘇吳江市同裡古鎮中心,佔地僅九畝八分。因地形所限,格局不走常規,是難得的園林精品。“退思”二字取 “退而思過”之意。退思園的東部為全園精髓,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江南小園,佈局完整、立意高雅。景點多取自古代文學名作,頗有意境。

寄暢園:位於無錫市西惠山橫街錫惠公園東北隅,佔地10000平米,是江南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園林之一。寄暢園始建於明朝,取名於王羲之“寄暢山水之情”句。寄暢園充分利用周圍秀麗的山巒、清冽的石泉,因地制宜、引水延山,巧借環境之勝;已成為我國優秀傳統造園藝術的典範。

個園:位於揚州城裡東關街北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被稱為“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虛欄,敞以層樓,.疊石為小山,通泉為平地,綠夢嫋煙而依回,嘉樹翳晴而蓊,爽深靚,各極其致”的佳園。“個”為“竹”的一般,因此園中植竹萬竿,密筱連片,成為園林的主要景緻。

何園:何園本名寄嘯山莊,位於古運河北岸徐凝門街中段,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全園由片石山房、中西合璧的住宅院落和住宅園林三部分組成。全園植物配置精湛,枝葉蒼蒼,繁花簇簇,春天絢麗、夏日濃蔭、秋季馥郁、冬令蒼青。何園另一個特色是廊腰迂迴,複道行空,步移景換,美不勝收。


中式裝修設計


蘇卅的拙政園是全國四名園之一,五A級景區,它的特點是蘇式私家園林代表,小而精,精而細,細而全,完全不同於王家園林大而寬廣的特點,所以到此遊比較輕鬆,裡面有很多精製的園中亭,池中亭,各種精製盆景實觀嘗留影,西則不到二百米有國際建築大師貝津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西南二百米有素有園中園之稱的獅子林,還有沿東北街向西至人民路,有古城內第一塔的北市塔,登塔可以看到古城全貌。城外寒山寺,留園,虎丘,近郊有石湖,園區金雞湖,新區有大洋山,吳中區有東山,西山等風景區,交通城內有高架城外有高速十分便倢。


張榮根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由此可見、它是挺美的!\n蘇州還有獅子林、留園!\n\n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 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n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呆沐小魚


很漂亮,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最值得去的園林。還有想去的的園林就獅子林,然後留園吧。還有山塘街也很好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