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相遇便註定緣分一場。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有人說:結婚是雙方感情的結合,不是買賣的契約,至於彩禮,也就是個形式,有條件就給,沒條件就協商。

也有人說:結婚,必須要彩禮,這不僅僅是一筆錢,更是代表女方在男方和男方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一種象徵。

因此,現實中有一部分人,因為彩禮的高低,本來要結婚的人卻分道揚鑣。

眾說紛紜,那你覺得,作為女性應不應該要彩禮?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一)

案例一:曉曉,女,35歲,是二線城市的土著居民,獨生女。

八年前,27歲的曉曉和陶子結婚,曉曉奉行的是你娶我嫁,男歡女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她對婚前的彩禮一事不屑一顧,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既然男女平等了,為什麼還要讓男方給鉅額彩禮呢?

再加上她知道,陶子的父母早早沒了工作,就靠那點退休金維持生計。

這個深明大義的姑娘不但為對方找想,還為對方的父母找想,實屬難得。

結婚時,因為曉曉的通情達理(不要鉅額彩禮),丈夫特別感動,深情的說:這一輩子一定要好好待你,拿生命去保護你,今生今世不離開你。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多麼一往情深的告白啊,連我這個外人都差點落了淚。如果說像演電影那樣,就此結束,那應該算是一個很圓滿的結:女孩子通情達理、深明大義,男孩子一往情深、體貼入微。

只可惜,現實不遂人願。從此之後的生活真人秀才是夫妻感情的試金石。

結婚第一年,卿卿我我、心心相印。第二年,相親相愛、相敬如賓。

結婚第三年曉曉懷孕,跟婆婆一起住了幾天,婆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很傲嬌,不管自己家裡有個什麼事,婆婆都想說了算。剛開始實在不明白,要啥沒啥,到底哪裡來的底氣。

後來才知道:這個婆婆見人就說—自己兒子多厲害,多有能耐,娶媳婦的時候,一分錢不用花,女方還得倒貼……。

所有親戚朋友都知道這個事,曉曉是最後一個知道的。自己的通情達理,在對方父母那裡就是待價而沽,說的赤裸一點就是這個兒媳婦太差、不值錢。

有了孩子後,婆婆幫忙照顧孩子,由於育兒理念,思維觀念相差太大,家裡便永無安寧之日。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自從婆婆在這裡後,丈夫也變了,也跟著指責曉曉不懂事,就知道吵吵吵,那個恩愛有加的丈夫在婆婆的唆使下,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如今孩子四歲了,婆婆雖然走了,但丈夫對她也變得冷淡了。那個說是用生命愛她的人,在她多少個因痛苦而哭泣的夜晚,連個安慰都沒有。

(二)

案例二:張若,女,37歲,通過苦讀進入城市,並邂逅了高中同學吳男。

陌生的城市,邂逅熟悉的他,像很多電視劇演的一樣,開始了一段純情之戀。

沒結婚的時候,總覺得只要兩個人好就可以,管他什麼家庭、什麼出身、什麼背景,這些都不重要。

只有結婚之後的人才明白,這怎麼會是兩個人的事呢?這是兩個大家庭的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愛相戀之後,於2009年結婚,婚禮出奇的簡單,就像過家家一樣。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張若和吳男都來自農村,知道父母那一代為了供應他們上大學,已經付出了很多,所以要求一切從簡,不給父母添麻煩。

張若的父母也是很開明的家長,覺得:我們不是賣女兒,只要她過得好,我們怎麼都願意。

於是退還了男方父母給的彩禮錢(3000塊錢,那時候,農村興的彩禮是幾萬,但是男方父母說家裡沒錢,只能拿出這麼多)。

結婚的第二天早上,由於沒有早起(結婚那天太累,多睡了一會),婆婆在臥室門口大罵:“怎麼這麼個懶貨,至今不起來”。並一遍遍的在那裡重,不堪之詞不絕於耳。

結婚第二年,張若遇上了高中一個同學(也是丈夫同鄉),見她的第一面就問她,聽說:當年是賴上你對象的,人家父母沒看上你,結果最後,還是讓你賴到手了。

這句話讓張若的臉一會晴一會陰,她怎麼都沒想到婆婆會如此顛倒是非。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婚後第三年,有了孩子,張若頂住壓力,堅持自己帶孩子,一直到了3歲。在這三年裡,丈夫嫌她不上班,不為家庭分擔經濟壓力,一吵架,就說:錢都是我掙得,你願咋的就咋的。

孩子三歲上學之後,張若決定走出家門去工作,這時候,婆婆來了,幫忙帶孩子。

從此,家無寧日,張若好像變成了家裡的第三者,丈夫跟婆婆經常悄悄地說知心話,把她當外人。

只要她跟丈夫有矛盾,哪怕就吵吵兩聲,婆婆上來就跟她兒子一夥,一塊對付她。

曾經有一段時間,經常加班加到很晚的她,一回到家,看到丈夫,實在不敢相信,眼前這個是不是那個曾經深情款款併發誓一直待她如初的男友。

日子在過,感情在變,這種生活不知道還能忍多久?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三)

所有不要彩禮的姑娘,都有以下共同點:

1,以為真愛無價,婚姻永恆。

2,她們有知識、有學歷、懂道義、明事理,並天真的以為男女平等就是你願意娶我願意嫁,而彩禮的存在就是對男女平等的蔑視。

3,她們善良,她們大度,都能替對方,甚至是對方的父母著想。具有同理心,又善於換位思考。

但她們卻忽視了:真愛的時間能不能一萬年?婚姻的保障期是不是無期?

當歲月磨掉海誓山盟的愛情時,我們用什麼來挽救我們的親情?靠嘴麼?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到時候弱弱的問一句:你發誓要對我一輩子好的,誰能聽得見這句話呢?

不管做什麼,都要講成本,婚姻也是。結婚成本那麼低,誰還會珍惜呢?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大不了,離了,在結一次,反正自己又沒什麼損失,又不花錢。誰能保證跟你喜結連理的那個人就沒有這種心理呢?

所以,如果我有個女兒,等她大喜之日,我會告訴她,彩禮一定是要要的,這無關男女平等,只是給愛情和誓言加了個尺碼。


當初結婚不要彩禮的姑娘,現在過得可好?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