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扎眼的标题:《郎平的真面目被曝光,国人一片哗然!》,“真面目”、“被曝光”、“一片哗然”,满眼都是贬义词,难道我们的英雄郎平也……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忍心看完正文,才如释重负。原来作者全篇都在赞美我们的英雄郎平。但我深感莫名。一篇赞美之文的头上,为什么要按上一个充满火药味的题目呢?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但是郎平确实被骂过:"叛徒"、卖国贼!

她选择去美国执教后,国人对她的谩骂声就没有断过。在离开中国女排帅位时,郎平无奈地说:"在国内做人难,输了人家骂你,赢了人家也骂你。"

是的,做人难,做好人也难。郎平说过:“一个人的成长脚步能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步,这是我人生的幸运。”

我也要说一句:“一个人的成长脚步与骂声同步,却能不因骂声而止步,这更是人生的幸运。”郎指导两个幸运面都得到了。这才是人生的赢家!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近日,韩红基金会被舆论送上了风口浪尖,特别是知名大v在微博上屡屡晒出证据之后,更是引发了强烈的关注。虽然直心和良知告诉我:韩红绝对没问题!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已经累病了,躺在病床上的韩红。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韩红被举报之后,一直都没有理会这些传闻。

今天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对此事的调查结果:

“韩红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总体上运作比较规范,特别是在抗击疫情中做了大量工作,应予以支持和肯定。”

“发现部分投资事项公开不及时,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前有公开募捐行为。我局已要求韩红基金会限期改正。”

韩红基金会立刻回应:“北京市民政局对该问题的认定,我们表示充分尊重,并予认同。基金会将在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继续依法合规,开展各项工作,为中国的民间慈善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由衷地为韩红点赞,为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点赞,也为北京市民政局点赞!及时调查,客观公正,以正视听!


一旦被疯狂的流言所裹挟,再大的人物也可能成为弱者。所以对于人言,尤其是波及面比较大的“人言”,除了个人不断“注射强心剂”之外,还特别需要相关部门及早扶正固本,止恶扬善。

让流言蜚语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让那些别有用心的流言蜚语制造者,受到义正辞严的威慑,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衡!


人言可畏这个成语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里的言是指流言蜚语。畏,是害怕。意思是流言蜚语很可怕。
大家公认流言蜚语很可怕。嘴可以杀人,口水可以淹死人,人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典型事件:

1935年25岁的电影明星阮玲玉一连服下3瓶安眠药,离开人世。她留下遗书,其中写道:“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罢了。”

一个年仅25岁的美貌女子,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美好生命,就这样香消玉损了。


一个地球村,一张互联网的今天,人言这把刀显得更加锋利了!

大人物和公众人物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舆论的监督之下,要面对太多的压力。就连普通人一不小心也会遭到人肉搜索。不管是谁,一旦被“网”住,立刻就能成为网红。普通的事,也可能放大N倍。

近日采访钟南山院士的女记者被网友骂“火”了。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女记者被“骂”者有四:

一是全程不戴口罩。

二是浓妆艳抹。

三是笑得很开心。

四是提问不专业。

女记者问钟老:“为何谈到疫情流泪了?”又问:“不知道您每天休息多长时间?”

应该说,在采访过程中,女记者的一些表现是不大合时宜,但这也是年轻人成长中的“瑕疵”,女记者应在专业素质上继续修炼,在待人接物上把握好尺度。但是网民也应该多一些厚道,要口下留情,也算“刀下留人”吧。

如果她要是自己的亲人呢!


这事还让人想起了董卿。她采访许渊冲老先生也引起了争议。在采访时,因为许老腿脚不便,一直坐在轮椅上。董卿为了和许老交流方便,就屈膝跪在舞台上。

热点新视角|面对四起的舆论和谣言,网络人言到底该不该自由?

但这一跪,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不妥,有人点赞。

我属于点赞派。许老坐在轮椅上,董卿要是站着跟老人说话,肯定不妥,蹲着吧,不雅。那就半跪着,这种场合不但得体,还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

这一跪,跪出了她的职业风度和个人修养。


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可能不一样,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什么?个人观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也不足为奇。至于颠倒黑白,造谣诬陷,这是居心怀叵测的小人勾当,最为可恶。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说是非者,大概分为四种吧。

第一种:爱听是非或爱看是非的人,就像喜欢看八卦的那些人一样。殊不知你的爱好给说是非者提供了市场。

第二种:是说是非的人。这大概也是人性的弱点。有一句话说,谁人人后不被人说,谁人人后不说人。闲来无事,不甘寂寞,张家长李家短的。

《弟子规》告诫我们:“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第三种:是搬弄是非的人。就是把不该说的说给别人听,把人家的秘密,说给别人听。《弟子规》也告诫我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然,如果你做了一名记者,实事求是的报道,针砭时弊,拯救世道人心,这是你应该做的。另当别论。

第四种人是造谣生事,别有用心的人。这种人的心坏了,看不得别人比他好。

总之说是非者,最终的原因是:人的修养不够,性格有缺陷,人性中嫉妒劣根经常在作怪。

其实说是非的人往往是外强中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得好:“嫉妒者所遭遇的痛苦,比任何人所遭受的痛苦都要多,因为他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可以让他痛苦万分。自己的不幸让自己纠结难受。别人的幸福会让自己妒火中烧。这就是小人的可怜之处啊!”

费孝通老先生有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的16字箴言就能治嫉妒之病。如果一个人心中坦荡,与人为善,肯定是口吐莲花,其乐无穷。

现在讲究晒朋友圈儿。那么你不妨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儿,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了。

董卿有一段名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生命与生命,相遇与共,一个共同体。

人生是一盒多姿多味的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品尝到哪一种味道。说长道短的人,转眼间也许就成了别人茶余饭饱后的谈资。

所以每个人都不要忘了人一辈子的必修课: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也许你认为这是奢望,但是看护好自己的身口意,并非奢望,而是人性中本具的德能。

既然人言可畏难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可畏的人言呢?

我认为可畏的不是人言,而是自己的内心。凡是被人言杀死的都是内心不够强大,不能战胜自己怯懦的人。

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智大觉者讨教和学习。

中国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意思是能了解和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和了解自己,才算英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强大。

释迦牟尼佛快涅槃时,弟子们忧心忡忡地问:您涅盘以后,恶人要是来捣乱,我们该如何调伏呢?

佛陀回答:“应‘默摈’置之。”默:沉默,不说也;摈:排斥,隔离也。默摈的意思是:不管他怎么捣蛋,都不要理睬他。

“默摈”,两个字包含着高超的智慧,很大的学问啊!

如果有人对我们不好,或者故意作弄我们,你要是跟他吵闹,他更是没完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睬他。你沉默,他就胡闹不起来。“默摈”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智慧法则。

鲁迅先生说:最高的轻蔑就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古今中外圣贤智者对待流言蜚语的态度和方法真是异曲同工啊!我们不能制止人言,嘴长在别人身上;那就自强自救,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

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民间这些格言警句也都在告诉我们面对“人言”,应该在守正强心上下功夫,而不是跟“人言”较劲儿。

当然面对人言,我们也要扪心自问,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宽容态度。

人言可畏吗?可畏,但又无所谓。因为流言止于智者,蜚语灭于强者。流言也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