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有編制的掃大街崗位等著你你會去麼?

四川本地觀察


東北環衛崗位,9000多人報名,其中本科以上學歷3000多人,研究生也有很多;武漢公廁管理員明文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還不是頭一次。這些現象的出現,有以下幾點原因:

1、家長的選擇。國人傳統求穩定,孩子畢業,先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有編制的鐵飯碗就成為首選,根本不顧孩子的感受,也不顧實際情況,用自己的經驗決定孩子的未來。須知社會要進步,首選要創新,而不是墨守成規,更何況,如今鐵飯碗並不鐵,隨時有打破的可能。孩子奮鬥十六年甚至十九年,就為了一個編制,什麼都不顧及,真的就正確嗎,就是為孩子好嗎?

2、盲目跟風的要求。國考招生,基本上大專起步,許多崗位,尤其是熱門一點的,直接本科起步,而參考的研究生一大堆。招考單位根本不考慮是否確實有必要,出於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理由,設置高學歷門檻,全然沒有社會責任心:教育投入本來就是國家的難題,同為國家的部門卻要去不切實際地浪費人才資源。

3、同工同酬的困境。有編制無編制,同一崗位同工不同酬,是造成打破頭爭編制而造成人才浪費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社會實現同工同酬,保障機制也相對完善,試問還會出現這種現象嗎?私企、合同制工作單位,對《勞動合同法》的變相做減法,對勞動保險的漠視,勞務派遣公司的亂象,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現象,使勞動者缺乏安全感,從而凸顯出編制的過高價值,成為盲目追求的極端目標。什麼時候同工同酬了,什麼時候勞動保障充分發展了,編制就不那麼值錢了。


職言管語


坦白講,以前我是理解不了這種即使是掃大街崗位,只要有編制還擠著去考的現象。

但是前幾天我面試了一位40歲出頭、剛從東北某市來北京北漂的中年未婚男後,理解了!


公司招聘的是行政主管崗,這位操著很濃重東北口音的男士坐下後介紹自己。

他是20年前的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學的中文專業,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家鄉的雜誌社、地方電視臺做文字、編輯工作,因為沒有編制,一直領著非常低的工資。

後來發現轉正無望後,10年前進入當地的一家企業工作至今,工作內容就是辦公室行政事務。

因為學的是中文,工作之餘也投遞了一些稿件給《青年文摘》、《半月談》,也曾發表過,說完還把刊登有自己稿件的雜誌展示給我看,文筆真的很不錯。

現在老家工作的企業快要倒閉了,當地能找到的工作也不過1000多,就業形勢真的很糟糕,即使有編制的工作也不過1000-2000,但因為穩定依然趨之若鶩。

於是朋友就推薦他來北京找工作。剛來北京兩週多,租的房子在北五環外,群租,一個床位,一個月1000塊。

面試過程也瞭解了他的個人情況,未婚,家中獨子,這麼多年和父母一起住,40多歲了才分開來北漂。

按道理說,20年前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含金量多高啊,沒有遇見這位候選人前我真的無法想象,看見這位我可以稱之為兄長的候選人,突然覺得很心酸。

所以,沒有誰真的想拿掃大街來當工作,但是當這份工作有了穩定的加持後,也真正詮釋了麻雀變成金鳳凰的道理。

心酸,無奈,卻也無能為力!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人力資源師&職業規劃師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如果是我,我不會去,但不見得別人不願意。對於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者來說,編制的穩定性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去年,我這裡的環衛處招12名非實名制工作人員,前後就吸引了1000多人報考,報名的人除少數大專學歷外,多數是本科畢業生,有的還是研究生。非實名制工作人員不像實名制在編人員,有晉升渠道和待遇提升,一個月也就是2000多元,儘管如此,報考的人還是非常看中,有的還辭掉比這工資還高的工作,拖關係想進來。

當時,小公是面試考官,碰到這種情況,問他們為什麼放著高工資的工作不要,而偏偏選這枯燥乏味又沒前途的工作,他們回答最多的兩個字就是:穩定!

在中國,有些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拿鐵飯碗吃國家飯,在很多人眼裡,永遠比干個體更體面,一句“穩定”解釋了一切。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我選擇了離開家鄉,來到從未涉足過的城市!作為男兒,不能穿上軍裝保家衛國,那麼就穿上西裝縱橫商場。

曾經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就是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十字路口,一是在老家的縣城考個公務員,另外一個是外出工作。我相信,在每一個畢業生畢業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到底是加入龐大的公務員隊伍,還是去外面闖一闖。


第一是因為內心裡不甘於寂寞的心,不喜歡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安分守己的人,就算在公務員隊伍裡,我的個性肯定也生存不下來。


第二是為了改變自己甚至家庭的經濟命運:我出生在革命老區,也就是住在“窮山惡水”,根正苗紅的農三代(據說祖上也曾小地主),我急需要靠自己改變命運,給自己,也給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我知道通過正常渠道,公務員肯定不能改變自己的經濟命運,當然我跟不可能違心的做出貪汙的事情,更何況我這種沒資歷,沒背景的草根,東窗事發的結果就是肯定每人保我。


第三是因為“世界這麼大,我確實想出去看看”:在沒有經濟條件下,想這些肯定沒有用。所以我就選擇了相對對能力更加重視的民企,也更是因為有這麼一個機緣。


笨鳥人力資源官


看到這樣的新聞,筆者記得類似的事情在山東也發生過,幾個研究生為了編制,寧願去做環衛工。

當然,筆者在這裡絕對沒有瞧不起環衛工的意思,只是想說明現在很多人為了成編制,為了成為公家人有些不太理智了!要知道家裡傾盡所有培養一名大學生,國家花那麼多錢準備教育資源,他們做這些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去做高水平的事情,為國家,為家庭做更重要的事情。



筆者雖然身為公務員,但是還是奉勸大家要理性看待公務員事業編,它現在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並沒有社會上流傳的那麼神乎其神,那些所謂的灰色收入絕大多數人是不可能觸及的。

建議各位考生一定要客觀地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其實選擇到企業或者自己創業並不一定就不能闖出一片天地,或許自己就有這方面的才能,正是在企業裡能夠得到有效地發揮,最終成為對家庭,對企業有用的人或者不可或缺的人,我們一定不能為了編制拋棄所有,只為了那個無用的編制和幾千塊錢而瘋狂的奔向公務員事業編。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公務員考試,如有疑惑,可以私信、留言。

東愛雨小公


先來看一組新聞吧。2012年,哈爾濱招聘環衛工人457名,其中,車輛駕駛員招聘307人,手工清潔崗位招聘120人,車輛維修崗位招聘30人。招聘啟事中規定,報考人員須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在30歲以下。這次招聘最為吸引人的是在錄取後將給予工勤崗位的事業編制。

就因為比普通清潔工多了事業編制,最後引來了5542人報名參加,報招比例為12比1,競爭激烈程度都快趕上公務員了。

事業編雖然不是公務員,但是事業編與行政編同樣是鐵飯碗,旱澇保收,在如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下,穩定也可以說是最大的福利。雖然不如公務員,但與其他行業相比,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春風下的楊柳


我們是縣城事業單位,之前有個鄭州一個企業的員工到我們這搞一個軟件的培訓。。大家逗他問他一個月兩千塊錢到我們單位上班吧,他嗤之以鼻,說自己一月萬把塊錢,會過來??。然後大家說給你事業全供編制呢。。他立馬沒話了,猶豫了一下說,你說了又不算。。


手機用戶5941468797


其實看到這個新聞時候,我內心特別的糾結,年輕人不是應該多奮鬥,多多經歷一些人生中苦短,為什麼要早早的沉浸在安穩沒有挑戰的生活工作中呢。如果你是真心想要考入體制內的工作,想要為人民服務,那當之無愧。如果你是想要安穩的工作渡過自己的一生的話,還是好好考慮下,人活著不容易,有些事情不要太執拗了。工作要做自己喜歡的,生活要過成自己想要的。這樣人生才是完美的。


公考喇叭


編制意味著穩定,完善的“五險一金”的保障體系,我只是能力很一般的普通人,如果再給我選擇一次的機會,我依然選擇編制,為什麼呢?我說說我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臺資企業下屬加盟店工作,就是一售貨員,每天上班12小時,一個月休息8天,我那時一年的銷售任務是三十萬,給你分解到每個月銷售額去,如果月銷售額達不到百分之八十,你這個月基本工資乘以你實際銷售比例就是你的月工資,只有業績完成百分之八十以上,才有獎金,月績完不成,經常還要自己來加班,每個月工作壓力都很大,“五險一金”那時店鋪根本不給你交!

我第二份工作是某市執法機構的協管員,我們那時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合同,派遣到執法機構從輔助執法工作,勞務派遣公司給我們交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五險一金”,每個月工資二千六左右,僅能夠自己生活費用,當地勞務派遣協管員,一般只能幹四十五歲,到點了就跟你解除勞務派遣合同!

我個人認為,能力高的人,他們出外闖蕩,定有番作為!我只是個能力一般的普通人,我依然選擇編制!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回覆!本人陸軍31軍86師退伍士兵,歡迎大家關注我!


宸的爸爸


這個不懂就別胡說了。真正有編制的掃大街崗位的人,都是坐辦公室的文職人員,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的,旱澇保收。

現在真正掃大街,街邊做清潔的工作都是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公司的員工。


這種有編織的崗位,非常的難考,別聽名字是掃大街的。
但是做的工作都很輕鬆,你以為人家讀了本科,有些甚至是碩士和博士文憑,真的是為了掃大街過來的嗎,那肯定不是的,這是文職類的管理崗位,還是很舒服和輕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