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原標題:美術館優秀項目的“養成方式”——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工作開展7年來,堅持凝聚行業共識,樹立專業標杆,對國有和民營美術館一視同仁,顯著帶動了美術館專業化建設整體水平的進步,有效促進了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提升。據統計,2010年至2016年,該項工作共扶持展覽項目160個、公共教育和推廣項目117個,已然成為美術館界先進經驗交流推廣和專業建設互動合作的重要平臺。

日前,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正式公佈,經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組織專家對符合參評要求的180個申報項目進行評選,共選出優秀展覽項目7個,優秀公共教育項目9個,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5個,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12個。與往年相比,2017年優秀項目評選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對優秀項目的評選標準,壓縮優秀項目數量,另一方面,增設了提名項目的層級,更加註重分級、分類指導,加強對民營美術館、名家館和基層美術館的關注。

以學術研究為支撐

好展覽必定是與好策劃和深入的學術研究連在一起的。以此次獲評的優秀展覽項目為例,中國美術館組織策劃的“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以寫生為關鍵詞,從人物寫生、風景寫生、花鳥寫生三個部分,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發展的歷程以及獨特的時代特徵。中華藝術宮將上海國際版畫展的主題設定為“容量與張力”,由前幾屆關注人文社會等外部主題轉向關注版畫本體特質在當代語境下的發展和轉型。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這樣的展覽項目體現了大館的責任與擔當,展覽立意和策劃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光影巋然——沙飛的藝術·理念·行動”展海報

除了以特定學術命題或美術門類挖掘新的角度策劃專題展外,對藝術家個案的研究在優秀展覽項目中佔據較大比重。對此,評審專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殷雙喜認為,展覽追求大而全,反而會分散精力,而在某一個點上做深、做透,則更容易達到預期效果。如北京畫院美術館策劃的“光影巋然——沙飛的藝術·理念·行動”展,以“沙飛的行動”為切入點,串聯起沙飛在各個時期的藝術理念與攝影創作,多維度呈現了沙飛的藝術人生與成就,以此激發觀眾對紀實攝影在當下意義的思考。龐薰琹美術館和常熟美術館進一步深化龐薰琹藝術研究,其策劃的“如此設計——中國現代設計之父:龐薰琹”展第一次從藝術設計的視角,將龐薰琹及其藝術放入20世紀至今的中西文化視域中進行再闡釋,嘗試得到更具價值的新成果。上海油畫雕塑院策劃的“孤帆一片日邊來——吳湖帆文獻展”,以詳實的史料和文獻研究為主,輔以其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通過吳湖帆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踐行及成果,啟迪當下文化發展及藝術家生態。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如此設計——中國現代設計之父:龐薰琹”展現場

以勾連時代為立意

“對藝術家的個案研究能夠折射出時代性才對題。”評審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一表示,除大型美術館外,一些資源有限的小型美術館選取了富有特色的學術視角,找準了定位,立意清晰,做出了寬度和亮點,顯示了小館的作為。如獲評優秀展覽提名項目的西安崔振寬美術館,其“豐碑大碣——歷代金石拓本全國巡迴展”以全新的展陳方式讓拓本上的文字活了起來。侯北人美術館策劃的“百歲增一·侯北人文獻展”在見證侯北人藝術足跡的同時,也展現了百年社會空間、政治空間和文化空間。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豐碑大碣——歷代金石拓本全國巡迴展”海報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深入,美術館界引進的國際交流展也越來越多,並呈現出一些新特點與趨勢。如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首次以雙個展的形式,將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與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周韶華作品平行展出,形成兩種視覺和文化的對話與對視。而作為唯一獲評優秀展覽項目的民營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與法國里昂國家音樂創作中心共同策劃的大型國際群展“透明的聲音”,則關注人與城市的生態關係,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40餘件與聲音有關的新媒體藝術作品,讓觀眾透過聲音藝術來關注科技發展、技術變革、城市變遷帶給人們生活的改變。

以真正惠及大眾為目標

如何有效開發和利用各方面公共教育資源,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真正實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新形勢下美術館亟須面對的新課題。從獲評的優秀公教項目看,圍繞美術館核心資源進行梳理,各館在不同方向上多措並舉。中國美術館“為英模和勞模塑像”,將藝術創作過程本身作為公共教育的生動形式,通過看雕塑、做雕塑(畫雕塑)、議雕塑三個環節,讓觀眾認識到雕塑的美、英模和勞模的美。廣東美術館公共教育品牌項目“美術館課堂:感受原作的溫度”,將美術館打造成融合視聽和優質教育資源的教育場所,並面向各專業、各領域的老師、教育機構開放。作為武漢三鎮的“漢陽”地區唯一美術館,湯湖美術館2017年舉辦了16場針對武漢開發區產業工人的公共教育活動,內容包括工人家庭親子美術活動、企業專場美術課堂、把美術館搬進企業車間等,著力提升該區產業工人及其家人的審美素養。山東滕州市美術館“關愛山村留守兒童”公教項目則走進了山村留守兒童校園,傳授以“王學仲藝術館(滕州市美術館)館藏曆代書畫精品”為主題的美術鑑賞課及“我心中的家”為主題的美術創作課。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中國美術館“為英模和勞模塑像”活動將藝術創作過程本身作為公共教育的生動形式,通過看雕塑、做雕塑(畫雕塑)、議雕塑,讓觀眾認識雕塑美、英模和勞模之美。

可以看出,除了依託自身所進行的內容生產,美術館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開拓公教行為,讓美術館的公共教育服務從館內逐步延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並且更加註重觀眾的體驗和需求。在獲評的優秀公教提名項目中,北京畫院美術館製作的親子觀展系列手冊就包含了用兒童語言闡釋展覽主題以及相關藝術家的藝術經歷與作品風格,設計了兒童體驗活動,以增加孩子的參與性與主動性。銀川當代美術館的“傳統手工織布體驗”,結合西夏曆史文化,準備了不同款式的織布機供人體驗,從織線染色到織布體驗,再到織出成品,不僅推進了非遺傳承和保護,也啟發人們對環境汙染的深刻思考。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湯湖美術館2017年舉辦了16場面向武漢開發區產業工人的公共教育活動,提升了工人們及其家人的審美素養。

“社會存在的普遍問題正通過美術館反映出來,並藉助美術館給予人們關愛和幫助。”李一表示,美術館的公共教育越來越接地氣,美術真正在民眾中發生了作用。在殷雙喜看來,好展覽也要實現對公眾的審美普及,美術館公教活動的創新點還有很大拓展空間。他建議,各館在策劃項目前應對展覽的主題、資源、呈現效果等做全面評估,美術館要打破自留地,加強館際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希望今後能有若干美術館聯合申報項目,尤其希望民營和國有美術館能建立良好合作,整合優秀館際資源,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殷雙喜說。

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一覽表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名單都在這裡啦!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摘自: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