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萬姓之祖,唯​“周”繼承。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1、 作為萬姓之祖的“姬姓”,為何只有周王室繼承下來呢?
  • (1)黃帝之子得“姬姓”者,僅二人(“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姬姓”有天下者僅一人(青陽,即玄囂)。
  • 《四語》:“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
  • 可見,“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其二曰昌意”。其後有天下者“姬姓”之子僅青陽(玄囂),其子孫得天下者有帝嚳、帝堯,一脈相承,其後裔姬發(周武王)開創了八百年周王朝,繼承和發揚了“萬姓之祖”姬姓。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2)“三代(夏商周)”中的“夏”,其開國之君“夏禹”雖然乃黃帝玄孫,但其祖父昌意起,未得黃帝姬姓,故夏禹開創的夏王朝未得“萬姓之祖”——“姬姓”,而得“姒姓”。
  •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 “禹為姒姓”,“及禹崩,…… 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從此,夏啟開創了“私天下”。
  • (雷神(配華胥氏)—伏羲氏(配女媧)—少典(配附寶)—黃帝(姬軒轅,配嫘祖)—昌意(黃帝次子)—顓頊—鯀—禹(大禹/夏禹,本名夏後文命,夏朝開國君主)。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3)“三代(夏商周)”中的“商”,其開國之君“成湯”先祖 契”封於商,賜姓子氏”;故成湯開創的殷商王朝未得“萬姓之祖”——“姬姓”,而得“子姓”。
  • 《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
  •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 (雷神(配華胥氏)—伏羲—少典—黃帝—少昊(本名己摰,又名玄囂,黃帝長子)—蟜極—帝嚳(名姬夋,又名姬蘷)—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壬亥(又名振)—上甲微—報乙—報丙—扱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商太祖成湯(商朝開國君主,南齊、南梁始祖)。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4)“三代(夏商周)”中的“周”,其開國之君“周武王”先祖后稷(棄)“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故周武王開創的周王朝得“萬姓之祖”——“姬姓”,唯周王室繼承了黃帝姬姓。
  • 《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 雷神(配華胥氏)—伏羲—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本名姬棄,配姞)—不窋—鞠陶—公劉(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姬類,西楚始祖)—周太王(又稱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夫餘國、高句麗、百濟、吳周始祖)—周王季(也稱季歷,本名姬力、後周始祖)—周文王姬昌(衛氏朝鮮始祖、曹魏始祖、冉魏始祖)—周武王姬發(周朝開國君主、隋朝始祖、武周始祖)。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2、“姬姓”作為“萬姓之祖”,為何現在只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僅50多萬?
  • (1)大封諸侯國,各諸侯基本上以 封國封邑之名為姓,從而大大分散了萬姓之祖的“姬姓”數量。
  •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多數分封國以國為氏,諸如魏國王族為姬姓魏氏,齊國王族為姜姓呂氏與偽姓田氏,楚國為羋姓熊氏,秦國為贏姓趙氏。春秋戰國之後多數諸侯國多以被封之地為姓,姓氏合一,例如魏國滅亡後,魏國王族以魏為姓,同理,吳國貴族則以吳為姓。據載《春秋四譜》及《旁行圖》:黃帝的後裔姬發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左傳》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姬姓封國封邑的後代多以被封之地為姓,就出現了周、魏、吳、魯、胡、閻、令狐等411個姓氏,由此411個姓氏又演變成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了,相反,姓姬的人卻不多了。
  • (2)秦滅周後,有姬姓改為周姓,極大的分化的姬姓人數量。周王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公元前315—公元前256年在位60年)被秦國所撤國之後,周天子遷為家人,其後代始姓周。(3)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在唐朝李隆基開元年間,因“姬”與“基”同音,為避諱,“姬姓”改為“周姓”,這一來,分散了姬姓家族的力量。
  • (4)和許多著名的姓氏一樣,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統加入。南北朝時,在北魏為桓、穆二帝效勞,征伐有功,官至信義將軍,封為樓煩侯,後來歸順晉朝的姬澹,據說便是當時的鮮卑族人。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 “萬姓之祖姓(姬)”,唯“周”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