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蘭盆植料上幹下溼怎麼澆水?

墨醉花甲少年


蘭盆植料上幹下溼怎麼澆水?植料上幹下溼很常見啊,因為大多蘭盆都是高腳盆,澆水後由於重力原因,下部的存水量肯定比上部的大。而且上部蒸發快,在蒸發的同時也會向下滲透,於是我們常常發現上部植料幹了,而下半盆的植料還溼的情況。這樣的蘭花該如何澆水呢?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蒐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首先排除是植料原因,有時候植料的疏鬆性不好,也會造成上幹下溼,因為每澆一次水蘭盆都會積水,而下層的水積存後一時難以得到疏導,當蘭盆上部植料乾透時,下層的植料還有可能是積水狀態。這樣的植料養蘭花是很難成功的,所以我們常說蘭花植料疏鬆透氣排第一。

如果是正常的植料,疏鬆透氣和保溼瀝水性都沒有問題,那麼出現這種情況時如何澆水呢?好攝農夫建議區分對待:

一、新栽的下山蘭或者根系還不是很健全的蘭花

由於根系不長,一般的長度最多抵達蘭盆在上三分之一處。這時候如果上半部乾旱了,就會造成蘭根缺水而發育不良。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空根、不服盆、死苗。

這種情況好攝農夫也一直強調過,澆水透與不透問題不大,因為下半部的植料溼度與蘭根影響小。但是必須保證蘭盆上半部的溼度,這樣才可以讓新根有適合的生長環境。

二、根系健壯的熟苗

這些根系大多會延伸到蘭盆的底部,只要蘭盆有二分之一的溼度,蘭株的生長都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好攝農夫不建議一看到盆土上部透幹就澆水,這樣可能會使蘭盆下部長期處於偏澇的狀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植料來判斷澆水時隔,也可以用1-半-1-半的澆水法,就是每兩次澆透水的間隔期中間插入一次半透水。


當然,為了澆水更好控制,也為了蘭花生長更好。好攝農夫還是建議植料配製時把疏鬆透氣放在首位,只有這樣的植料才不擔心澆水問題,即使偶爾多澆了一些,也不會對蘭根造成影響。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侷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蒐羅社會一一回答。


鄉村蒐羅社


蘭花植料上幹下溼,是正常的蘭花水分代謝現象,特別是使用顆粒植料種植的蘭花,上幹下溼的現象更是嚴重,而我認為植料上幹下溼沒什麼壞處,只要認識到自己植料的特點,把握澆水頻率即可。


對於一般15-30釐米高的蘭花盆來說,判斷蘭花是否需要澆水的重要依據就是植料的乾燥深度,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竹籤測溼法,用十公分左右的竹籤插進蘭盆植料,竹籤露在外面1公分即可。靜置兩個小時後觀察竹籤潮溼程度,如果竹籤沒有明顯的水漬,說明蘭花需要澆水了。

如果蘭盆上部植料乾燥週期過短,則容易造成蘭盆整體含水率的誤判,因此需要多次觀察植料乾燥週期,盆上部十公分是重要的澆水判斷依據,如果已經乾透,則必須澆水了。如果澆水兩天內十公分植料就已經乾透,則說明植料保水率低,應增加一些保水材料,一般控制在一週左右蘭花植料乾透十公分為最佳植料含水率配比。


蘭香閣


蘭花喜歡潤而不溼的環境,要求盆內溼度上下一致,上幹下溼影響我們給蘭花澆水,弄不好底部的根系容易積水腐爛。 種植蘭花我們一般都是採用高桶盆,上面蒸發快,下面蒸發慢,有時候盆的表面幹了,裡面卻還很潮溼,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每次澆水的時候先大水衝淋蘭花,讓盆的植料都充分吸水水分,然後等上面的植料幹了就噴溼或給葉子噴葉片水。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在盆的表面蓋上保溼性好的苔蘚,這樣表面的水分就揮發的相對慢一些,利於蘭花生根發芽,也不用經常噴葉面水,一次澆水後苔蘚可以保持盆面的溼度,西部蘭友特別喜歡這麼做,蘭花都生長得挺好的。

對於盆內植料上幹下溼的情況我們一般都是重新更換植料進行種植,在上面使用顆粒小的植料,底部使用顆粒大的植料,這樣可以有效統一盆內上面和底部的保溼型,一勞永逸,每次只需要澆透水的可以了。以上經驗供大家參考,喜歡就點個贊或留言評論,蘭花吧-梅飛,2019年7月7日寫於湖北省京山市!


蘭花吧


我國已有一干多年的養蘭歷史。"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俗話說得好"十年難培養一個養花匠",養花難就難在熟練掌握盆土的乾溼情況。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不該澆水?澆多少水?

經常會有蘭友問到,蘭盆上幹下溼,該如何澆水呢?幹蘭溼菊,蘭花以八分幹二分溼為最好。如果盆土長期過溼容易導致蘭花爛根而死。蘭花的澆水原則是"見幹則澆,澆則澆透"。蘭盆時常會出現上面盆土已乾的發白,下面還是溼溼的情況。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些蘭友對盆土的乾溼狀況把握不準,誤以為蘭盆已徑很乾了,馬上對其進行澆水,這樣很容易使蘭花害上根腐病。正確的方法應等盆土下層快乾透的時候,方可對蘭盆進行澆水。

還有一種原因,培養土通透性不強,過於粘重,加上平時澆水不當,使得盆土下層已板結起沱。出現這種情我建議應及時更換盆土。我們可選擇疏鬆肥沃,通透性較強的培養土。建議大家使用腐葉土,泥碳土,珍珠岩按4:4:2的比例混合配製,特別適合蘭花的生長。



當盆土出現板結的情況時,亦可對其進行鋤草鬆土,另外加些腐熟的松針,松樹皮,花生殼,絲瓜絡等,增強盆土的通透性,增加盆土的酸性。一般盆土易板結,普遍鹼性過大。平時應注意澆水,不要積水。室外養護的蘭盆遇雨天應及時倒掉積水,並做好防雨工作。如遇陣雨,時間矩,雨量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光損傷,甚至爛根枯死。

下面我介紹一種能較準確地判斷盆土乾溼狀況的方法。可用一根筷孑或竹籤,插入盆土深層,停留三分鐘後,撥出筷子或竹籤。通過觀察筷子或竹籤的乾溼狀況,即可判斷盆土的乾溼程度。如果筷子上沒有粘有泥土,說明盆土已接近乾透狀態,可以給蘭盆澆水了。如果筷子下部分還粘有溼土,說明盆土還很溼,沒有乾透,可過2~3天再進行測試。直到盆土接近九分乾的時候,方可給蘭盆澆水。







關於判斷蘭盆的乾溼程度的方法還有很多,在以前文章中曾多次提到,在這裡就不作過多介紹。朋友們可點擊關注進入我的主頁進行查閱!謝謝大家的關注!


農人花千谷


上幹下溼一般是土板結了,變成很硬的一個土塊,水不容易滲進去,建議鬆土。盆底的水是由盆壁和盆土的間隙滲下去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乾透澆透水就可以,土幹一點沒關係,乾透了再澆水,不然容易爛根,盆栽植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缺肥,每次澆水時可以加點營養液,植物生長更好更旺。

我的解決辦法是在盆的底部鋪上1/3厚度的煤渣、碎磚塊,然後再在培養土中混合1/3的砂子,這樣就可以改善盆土的通氣透水效果了。


二妮小華


最好是能夠有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通過噴霧的方式把小環境的溼度控制在80%以上,蘭花植料始終處於一個潤而不溼的環境當中,那樣的蘭花長不好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