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郭德綱常說: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此說法你是否認同?

二毛漫談


相聲的本質是娛樂大眾,老百姓首先因你的相聲開懷大笑,並記住了你喜歡你,就說明相聲演員成功了,如果認同了你風格追捧你段子,甘心情願掏錢買票捧你的場,說明你說的相聲也成功了,如在讓人開心的同時又能教育人啟發人那就是經典。相聲首先是讓人開心的,如一段相聲大話空話連篇,官腔十足,那怕再高雅曲高和寡,觀眾連看都不看只能束之高閣,藝術的基礎、高雅的意義也就蕩然無存。

德雲社在世界很多國家搞商演,從美國到德國,從澳大利亞到新加坡,每到一地都是一票難求,滿坑滿谷,把相聲傳播到了海外,他成功了。只有觀眾掏錢買票走進劇場,並被你的相聲吸引真正喜歡上了你的相聲,才可能在舞臺上唱些京劇、評劇、京韻大鼓、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如果觀眾根本不買票,他們也就不珍惜每次接觸這些曲藝的機會,那麼這些地方戲曲也就失去了土壤。

郭德綱的相聲雅俗共賞,有時候為了迎合觀眾講些帶色的段子,郭德綱說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觀眾花兩毛錢都覺得虧得慌,還和他談什麼藝術、美學、人生,這些都是騙人的。郭德綱說自己是民間藝人,既然是民間藝人,他講的話代表的是自己的觀點,從民間藝人的觀點出發,郭德綱的觀點肯定是對的。但是他的觀點不是相聲的全部。

現在歌頌相聲脫離了實際,高高在上,創作的作品都是一些高大上空洞無物的說教,本意是想諷刺一些醜惡現象,教人向善,但是現在的很多主流演員根本沉不下去,主動去貼近生活,融入社會,閉門造車寫的的東西怎麼會有生命力?怎麼去佔領相聲陣地?


伯德小姐


這句話肯定不正確,很多網友也提出了批駁。但要注意,這並不是郭德綱的原話,這是在斷章取義!原話是:能賣出票的相聲不一定是好相聲,但賣不出去票的相聲一定不是好相聲!兩句話連起來聽,您再仔細咂磨咂磨,意思不一樣了吧?所以,河馬支持郭德綱的說法!


首先,什麼是好相聲?立場不同,觀點也不同!但不管什麼立場,你連票都賣不出去,那能會是好相聲麼?比如公式相聲,票房不是一般的慘。當然,您也可以說這個觀點太絕對,比如電視相聲,慰問相聲。那麼問題來了,電視相聲,慰問相聲也不涉及到票房啊!所以不在這個觀點之內。



其次,相聲雖然是一種藝術形式,但也是一種商品,所以必然有商品屬性,而票房恰恰是這種屬性的反映!解放前,馬三立老先生,侯寶林老先生等一些前輩無一不是靠落地,在戲園子裡賣票為生。一家老小得靠他們一嘴一嘴說來的票錢餬口。沒有好作品,吸引不來觀眾,誰捨得給你扔錢呢?許多老先生為了這碗飯,從小學藝,經常挨打受罵。快嘴李伯祥先生回憶跟劉寶瑞大師學藝時,因為慣口背的不好,被一腳踹出好幾米遠。兩鬢斑白的李先生回憶起這段經歷,飽含深情的說:我不恨他,因為他這是給我飯!當時市場就是用這麼殘忍的方式淘汰那些沒有票房的藝人。解放後,國家實行供給制,藝人們才不為票房發愁,但也給了一些南郭先生提供了濫竽充數的機會。




最後,這句話其實是反映了德雲社,郭德綱和體制內相聲演員的不同價值觀。體制內演員有工資,有行政級別,有國家一級演員等職稱,來對應不同的工資待遇。只要得到領導認可,就有了職稱,就有了待遇,業務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而郭德綱不同,他除了市場,除了觀眾什麼都沒有!他只能平面扣餅,對面拿賊,憑本事吃飯,市場和票房當然是他的評判標準。


我是來自北方的河馬


其實這句也無多大的毛病!只是把″內心話沒加以包裝。

各項各業都一樣,電影,戲劇,話劇,歌劇等也遵循這個規律!


魚怕網


郭德綱說: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

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不能因為它是出自郭德綱之口,我們就必須點頭稱是,嘖嘖稱奇,佩服不已!

要想知道此種說法對不對,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一個概念:什麼叫好相聲?如何去界定它?

01老百姓眼裡的好相聲



在百姓心中,好相聲長得是這個模樣:

它來自於民間,帶有大地的氣息,泥土的芳香。它在講述老百姓自己的酸甜苦辣鹹,它在調侃草根們悲喜人生中的糗事,讓人笑過之後有淚水,笑過之後有感動!它在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百姓聽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與共鳴!




老百姓心中好的相聲就是:俗言俗語,能讓他們聽後開懷大笑,忘掉眼前的愁苦,能讓他們感覺到這段相聲講的就是隔壁老王的事亦或自己的笑料人生!

貼近生活,反映大眾的喜怒哀樂的笑果實足的相聲就是好相聲!

02主流相聲演員心中的好相聲



在相聲界,按月領工資,享受公務員待遇的主流相聲演員們,他們心中也有一個好相聲的界定!

好的相聲就是:不能帶有屎尿屁的低俗內容,堅決反三俗,要讓相聲教化民眾,具有教育意義,傳播正能量!能登大雅之堂,能變得高大上!不再全是下里巴人,最好能夠沾點陽春白雪!這樣的相聲才叫藝術!



這種好相聲確實正氣十足,但難免會叫人聽得很壓抑,很憋屈。總給人一種在聽思想政治課的錯覺,本來聽相聲是為了釋放壓力,放鬆自我,結果反而壓力更大,因為無形中又被上了一節思想教育課,又老老實實的當了一回學生,又被正氣洗禮一次!這誰受得了?

這種好相聲怎麼聽得這麼憋屈?這還是傳承百年,受民眾愛戴的相聲藝術嗎?我驚問!

03最後抉擇:郭爺言論是否正確?



能賣錢的相聲,一定是有市場的相聲!市場在哪裡?市場就在老百姓那裡!只有老百姓真心喜歡,他們才會捨得掏腰包,花錢聽相聲,而且有時為了聽一場自己喜歡的相聲,他們不惜花重金買黃牛高價票,有時甚至排一夜的隊就為買上一張相聲專場票!

這不是傳說,更沒有誇張!郭德綱老師的相聲專場,場場都發生這樣感人的故事,相聲迷們為了聽場郭德綱相聲專場,真是什麼法都用上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春運搶票呢?可見,老百姓眼中好的相聲魅力有多大!這不能不說是個相聲界的奇蹟!



因此,郭爺成為相聲界最掙錢的人,他的成功也就間接驗證了他的話: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

老百姓喜歡的相聲才是好相聲!主流相聲演員心中的好相聲是另一種好相聲,它確實能夠傳遞正能量,教人向善!但它只能供於廟堂之上,供人膜拜!不能真正走入百姓心中,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娛樂調劑品!

太高大上的東西,老百姓夠不著,也不願夠,因為他們不熟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語言,在這樣的東西面前,他們變得不自然,不灑脫!



最後,我想借郭德綱老師的言論換一種說法:老百姓喜歡的相聲才是好相聲,這樣的好相聲定能大賣,特賣,掙大錢!

郭德綱老師言之有理,我認同,那您呢?

歡迎秀出你與眾不同的觀點,與我一起聊相聲!


西瓜笑笑生


我就奇怪了,一個個一提到相聲就說藝術,我就想問問,相聲是不是說給人聽的。觀眾不買賬有個屁用。整天的說教化人民,又啥傳播正能量的。鍋的相聲太低俗的。那你們去編點有意思的,能傳播正能量的,能教人向善的。是吧,把郭德綱給幹掉啊,把他給挫骨揚灰了。可這裡問題就來了,他們做不到啊,本事不夠啊,編不出來啊。是吧,我討厭那一群人,不是因為喜歡郭德綱。這邊低俗了,那邊一群沒啥本事的人拿著反三俗,自己本身沒啥作品冒充老藝術家讓人看著噁心。為什麼像以前的馮鞏跟牛群,馬三立大師,人家的相聲也沒低俗啊。觀眾也很喜歡聽啊,是吧。總體來說。不是鍋的相聲太強了,而是他的對手們只是一群沒啥本事欺世盜名之輩。


努力的大公雞


話說郭德綱其人奇事,確實是頭條中的頭條系列。首先肯定現在是市場經濟,以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來調節其事與物價值的優劣。德雲社這個文化社團是以商演方式而生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坎坷,走到今日,實為不易,至於郭德綱說的那句“不能賣錢的相聲不是好相聲”,這應該是多年來郭德綱經過實踐而得出的結論,既然是商演就要有市場,經營的好壞要靠你的優質作品和高超的演藝風格,觀眾很聰明,物有所值是固然的,誰也不幹賠本的買賣。如果你的相聲賣出少部分或賣不出去票!那你的作品演藝質量不可能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後果可想而知。再者這不是做公益事業,不是搞慰問,慈善或募捐等工作,當然郭德綱也搞了很多慈善事業,如果是搞的話,郭德綱也不會賣票的。德雲社幾百號人,不包括家屬,還要指著掙錢吃飯了,養家餬口呢,如果不賺錢就不現實了。相聲是曲藝中的一種演出方式,不是人人都能來的,沒有豐富的舞臺經驗,沒有豐富的知識閱歷,沒有長期的社會體驗,沒有酷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支撐,是做不到德雲社今天的輝煌。郭德綱說這句話沒毛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郭德綱的火不是他自己要火的,而是廣大觀眾喜歡他愛他才把他捧火的,也沒必要拿郭德綱與老藝術家們比,也別用崇高的價值觀來談郭德綱,還是現實一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孫齊信


郭德綱常說"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這是謬論!

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方針,主要體現在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更好地為改革開放服務,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服務。這是一切文藝創作和活動的根,也是本。脫離了根本,便會走向邪道。

二,中國相聲界許多老一輩藝術家,他們是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文藝方針的典範,候寶林、郭啟儒、馬三立、常寶堃、常寶霆、馬季、姜昆、馮鞏、師勝傑等一代接一代的傳承、創新,都是"說正書(相聲)、走正路",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社會效益為主。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相聲作品,發揮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推動相聲藝術發展的正能量作用。

三,郭德綱創辦德雲社,成了私營企業主。站在私營企業主的立場,賺錢是他最終的目的。他把相聲這門藝術蛻化為賺錢工具,把自己的徒弟作為他賺錢的勞力,把低俗、庸俗作為他所說相聲的"特色"。他常說不能賣錢的相聲肯定不是好相聲這樣的話,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不過我始終相信,邪不壓正。逆時代潮流而動,堅持以低俗、庸俗代替通俗、民俗的做法終將結束;一門風清氣正的相聲藝術終將世代傳承。


玉堂行佛人


這話說的真不咋樣!有笑貧不笑娼之韻味!!!意思是不管內容如何影響好壞,能賣出錢就萬事大吉了?拿死難者砸掛,拿他人取樂隨意褻瀆都可以了?只要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就是好相聲???相聲抖包袱砸掛,都是以好朋友或搭檔為對象,你自己看看,你的徒弟們都說了些什麼???作為班主不但不約束門裡人,不教育徒弟們講藝德,提高個人自身的素質和文化知識,還發此謬論,真是讓人大跌眼鏡!!!照他這麼說,那能賣的東西就一定都是好東西了??????


喬文華2


贊同!👍👍話糙理不糙。

相聲是民間藝術,百姓娛樂,賣不出演出票,收不回成本,養不活自己;這樣的相聲,能有人願意添這個“坑”嗎?

自古以來,演戲,相聲……都是靠觀眾吃飯,靠觀眾捧場!

相聲能賣出錢💰是硬道理!🕵🕵🕵


格格奶奶34


這是肯定的啊,相聲作為一門手藝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掙錢,別說的太高尚,上升到什麼層次,沒有都大意義,郭德綱常說的一句話,靠手藝賺錢,養家餬口而已,現在的相聲賺錢分兩種,一種是體制內的,有一次郭德綱接受採訪說的是于謙,于謙是體制內的演員,給定任務得演夠多少場能拿多少工資,不夠的有保底,另一種就是像郭德綱一樣屬於民間藝人自己開劇場,掙門票錢,體制內的演員和體制外的怎麼評價水平高低,外的好說就開有多少人去聽他的相聲,就是人氣,體制內的估計就是他們內部評論了,什麼一級演員二級演員的,至於到底怎麼樣,各位觀眾心裡都有桿秤,如果真要去聽我絕對去聽郭德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