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有位書法名人在一檔電視訪談節目中說:“自學書法就是在慢性自殺!”,這危言聳聽的觀點的確嚇壞了許多想著學習書法的門外漢。

我並無意去跟這種膚淺的認識去辯論,因為事實上,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人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學書法,有的人可能因為家境貧寒,有的人可能沒有充裕的時間,還有的人苦於找不到自己傾心的明師或名師,有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相信拜師可以學好書法。這些人都選擇了在學習書法這條苦旅上一個人獨自前行,有人可能終生都沒弄明白書法的奧妙之處,也有人最終登堂入室,甚至登峰造極,萬古流芳。

因此,自學書法的人們,的確有必要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自我學習書法的一些教訓、經驗、方法、體會。我的啟蒙老師也就是是我的父親,成年以後絕大多數的時間我都是在自學書法,我根據自己學習書法的一些體會,給喜愛書法的朋友們幾點建議,認為有用的大家可以試試看,覺得沒用的大可以一笑而過。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一位練習懸腕、懸肘書寫楷書的女孩


1、臨帖的必要性

對於臨帖,有人就曾氣急敗壞地斷言“一切不臨帖的書法就是耍流氓!”。雖然這話很難聽,也極其武斷,但我對他的觀點基本上還是比較認同,因為其實很少有人完全不臨帖。有的人照著《蘭亭集序》一筆一畫摹寫,這當然是在臨帖,但我覺得就算是照著課本上的華文楷體電腦字體練習也應該是在臨帖,臨帖實在是不一定要到書法培訓中心跟著老師一筆一畫走,即便是逐個漢字查查手機書法軟件也算是臨帖。書法家沈鵬就說過他不願意一筆一畫臨寫,他更喜歡讀帖,也就是意臨。

如今互聯網這麼便利,許多過去尋常人不可能見到的珍貴墨跡碑帖,如今很容易就能看到,“萬歲通天帖”、“食魚帖”、“韭花帖”、“洛神賦十三行”、“聖母帖”等等等等,我的建議是,這些名帖對於自學書法的人來說,我們能臨盡臨,只要自己認同、覺得喜歡,就可以臨習,而且我覺得自己在家選擇臨摹,比起在培訓班跟著老師把一張帖往死裡臨寫,我覺得學習效果肯定更好。

啟功先生就曾經批評過那些總在追求臨寫一張帖到極致的人,他說:“臨摹好一個字帖,並不是臨摹一切字帖的基礎。有位老先生臨寫毛公鼎水平很高,可後來我看見這位老先生臨寫秦朝的秦刻石,就不如他臨毛公鼎來的好,可見以為臨某一個帖、某一個碑作基礎,就可以提高到寫好一切碑、一切的字,是不正確的說法。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陸機《平復帖》,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2、書法要師古,今人也有我師

有人說學習書法不宜跟著今人學習,我覺得不對,書法是傳統文化藝術之一,是有我們的先祖創建的書法美學體系,古人自然是我們最好的書法老師,這一點沒有問題,但一些今人經過學習、積累,書法也早已經入其堂奧,達到很高的水準,我們也不能厚古薄今,嗤之以鼻,虛心學習總沒壞處。清代詩人趙翼說過:“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自然也會有一個時代的書法宗師。都說懷素書法冠絕今古,獨步天下,我看現代書壇的司徒越(已故)、陳新亞的草書就很不錯,特別是陳新亞,為了讓自己研習最純粹的章草書法,陳新亞完全放棄使用硬筆書寫漢字,並常年在深山半耕半讀,研究、創作書畫,他的草書書法風格奇幻瑰麗,筆畫有力、簡潔,頗具神韻,是我非常喜愛的書法藝術家之一。

幾年前,我在西安大雁塔附近看到一個旅遊物件寄存處,他的那個招牌就寫得非常好,我忍不住為此去看過好幾次,用心臨摹。再舉個例子,比如歐體楷書入門,不一定要去跟著模糊不清的《九成宮》碑帖學習,田英章的路數我看就很好,他把書法的複雜問題簡單化,讓書法門外漢都可以不需要天賦,就能快速入門,我想這也是田英章桃李滿天下的原因吧。等到你跟著田英章真正入門了,再去研究歐陽詢真跡也為時不晚。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司徒越先生狂草書法作品,瑰麗奇幻,氣勢恢宏

3、堅持使用宣紙

許多在家自學的人,往往出於耗材費用、書房衛生、易於清理等等考慮,選擇使用書法水寫布。但是水寫布在下筆以後筆畫顯現會有延遲,而且水寫布沒有遲澀感覺,過於油滑,長期使用水寫布練出來的書法,一上宣紙就會手忙腳亂,出錯連連。

書法本來就是用毛筆蘸墨汁在宣紙上寫漢字,是文房四寶的交響曲。

我根據自己多年書法學習體會,建議大家自學書法一開始就使用宣紙,不要使用水寫布。因為其實宣紙的使用成本並不算高,100張不過三五十元,質量就很不錯了,而且宣紙同樣可以用清水反覆書寫練習,即幹即用,具體做法是:蘸上清水或非常淡、非常淡的墨在宣紙上寫完字以後晾乾,幾分鐘之後再次使用,可以反覆練習上百次,算下來一張紙實際分攤費用不超過1分錢。

宣紙的書寫感覺與水寫布完全不同,舒適而有韻味,更能體會墨色變幻的奇妙境界,而且宣紙書法作品可以留存,也可以張貼。順便說一句,把宣紙作品張貼上牆,自我反覆欣賞,反覆尋找不足之處,對書法學習大有裨益,這一點已經被很多人證實,人們常說的“字怕上牆”,就是這個道理。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我的草書作品,用長鋒羊毫書寫,普通生宣(加厚型)


4、不必追求高質量的好毛筆

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普通人學習書法,尤其是初期學習完全沒有必要追求高級毛筆,那些動不動幾百元、上萬元的毛筆還是留給家裡有礦的人使用好了。

我覺得用普通毛筆學習書法就好比腿上綁上沙袋練習跑步,一旦去掉束縛,就會健步如飛,長足進步。再說了,對於某些書體來說,比如篆籀、秦隸等書體,毛筆太好還不見得適合,反倒是一些爛筆頭寫出來有天然的古拙氣息。

我常年學習草書書法,我的孩子給我買了一盒三隻套裝高檔毛筆,我試了一下,覺得寫楷書、行楷書還是很不錯,寫草書就不行,筆鋒過於有彈性,使轉很困難,經常會出現硬折筆畫,顯得突兀、怪異,我實在是不喜歡。倒是身邊有幾隻長鋒羊毫筆得心應手,每隻不過50元,還怎麼也用不壞。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選擇什麼毛筆因人而異,因書體而不同,不必追求奢華


5、堅持參加各種書法交流

雖然是自學書法,但總是悶在家裡也不行,時間長了啥東西都會發黴。不妨出來曬曬,交流交流,“他山之石,自可以攻玉。”

,這裡我舉幾個例子:

有人當面質問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名人閻崇年老師為什麼不去做學問卻要跑出來講課?閻崇年說:“我研究歷史一輩子了,怎麼,還不讓我拉出來曬曬太陽嗎?”

懷素20歲的時候,草書書法已經名重三湘,李白、戴叔倫看了他的草書也大為震驚,兩個人還都專門寫詩讚頌懷素驚世駭俗的狂草藝術。但懷素自己認為自己還沒有真正掌握草書書法的精髓,“遂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到京城停留了五年,遍訪名家,汲取大量書法學養,丟掉許多華而不實的虛妄,鉛華洗盡,才最終成就傳世書法經典《自敘帖》,青史留名。

我這裡說的書法交流主要包括參加比賽、觀看網上書法視頻、瀏覽悟空書法問答、瀏覽一些網絡上的作品照片、參加書法交流群、參加社區書法沙龍、參觀書展等等。我個人比較喜歡瀏覽網上一些自媒體平臺的書法視頻,也喜歡上傳一些自己的書法視頻與大家互動,虛心接受別人一些真誠的意見和建議,我覺得對我的書法學習很有幫助。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打算在最後面附上一兩幅我的最近一段時間的習作,請各位欣賞、品評。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我的草書書法作品:《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前面我已經提到了,在文章的最後我再強調一次,書法學習是一次文化苦旅,而且遙不可及盡頭,如果選擇了自學書法,更是困難重重。可能會走很多彎路,甚至是錯誤的路,不要灰心,不要氣餒,信念絕對不能磨滅。特別是因為自學書法無人指導,更無人監管,全靠自律,

因此,自學書法的人不光要有成就書法傳奇的夢想,更要有一顆足夠堅毅,足夠強大的心!


自學書法就是慢性自殺嗎?我為自學書法的人提幾點建議

我的書法作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