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賞析[1]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裡,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臺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絃。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賞析[2]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輕靈的,淡淡的句子,開啟了中國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最動人的詩歌。透過近百年曆史的重重塵埃,我們彷彿看到徐志摩正站在即將啟航的輪船上,輕輕揮手,向那個曾經令他魂牽夢繞的地方--康橋--告別。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但在詩人短暫的一生中,卻是最後一次。

徐志摩死後,他的生前好友胡適曾經在《追悼志摩》一文中寫道:"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把這三個理想的條件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現實的歷史。"

胡適對徐志摩一生歷史的概括非常精闢。但是並沒有指出徐志摩"單純的信仰"是如何養成的。除了天性以外,縱觀徐志摩的一生,對他影響最大的便是康橋。康橋,是詩人愛之信仰破碎的地方,自由信仰飛揚的地方,美之信仰蘊積的地方。康橋,是詩人一生的轉折點。

康橋,也即現在的劍橋大學,1922年,詩人第一次來到康橋的時候,也許並沒有想到康橋將對他的人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那時的徐志摩還只是一個年僅23歲的留學生,受父命,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銀行學,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他之所以寧願擺脫哥倫比亞大博士銜的誘惑,遠渡重洋,來到康橋,只是徒慕羅素先生的大名,只是想跟這位先生多讀點書而已。

然而這一行並不順利,羅素先生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和政府唱反調,主張和平,並且和妻子離婚,早已被劍橋大學開除教籍。徐志摩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裡混了半年,正感著悶想換路走的時候,認識了英國著名作家狄更生先生,狄更生先生是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的評議員,幫助徐志摩在劍橋大學謀取了一個特別生的資格,可以隨意聽課。從此,徐志摩就開始了在康橋求學的一年生涯。

多年以後(1926年),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這樣評價他這一年的求學生涯:"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春,說也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雖則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時期)。"自然,源於康橋的秀麗的天然景色;愉快,源於康橋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痛苦,則源於詩人在康橋的一段感情經歷。

在康橋,徐志摩遇到了他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林徽因。林徽因是北洋軍閥政府民政部長林長民的女兒,當時隨父在英國旅行。徐志摩在拜訪林長民的時候與林徽因結識。林徽因當時雖然只有十五六歲,卻是一個見識廣博、談吐不俗的小才女。她經常隨父出入英國上流社會,結識了一大批文藝界的人士,自己的文學修養也很高。徐志摩對她一見傾心,深深地愛上了她。

可是徐志摩在出國留學之前,就已經奉父母之命,在海寧老家和寶山首富張家的女兒張幼儀結婚,並且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張幼儀赴英陪讀,林徽因瞭解了真相以後,決定和徐志摩分手,很快隨父回國。張幼儀在得知丈夫離情別戀以後,提出離婚的要求。徐志摩不顧家人和好友的反對,在德國和妻子離婚。之後回到康橋繼續求學,過著"單獨"的生活。所以,康橋既是徐志摩愛之信仰萌發的地方,又是他愛之信仰破碎的地方。

徐志摩在美國留學期間,顯然就已經播下了自由的火種,否則斷然不會違抗父命,放棄哥倫比亞大博士銜的誘惑,遠赴英國追隨羅素。羅素雖然沒有追到,但是徐志摩並沒有白來,一年的劍橋生涯,讓徐志摩廣泛閱讀了英國文學,尤其深受當時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和唯美主義思潮的影響;通過林氏父女的關係,徐志摩還廣泛接觸到英國上層社會,尤其是文藝界人士。徐志摩更加深入地領會了自由的真諦。所以,康橋是徐志摩自由信仰飛揚的地方。他勇於追求真愛的執著精神,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徐志摩才會大聲地喊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他對康橋的無比熱愛之情,我想主要是源於此。

康橋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起初徐志摩並沒有"發見"。當他有機會真正接觸到康橋生活的時候,他才發現,康橋給他的人生簡直就是注入了一汪清泉。詩中作者對"金柳"、"青荇"和"清泉"的描寫,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對徐志摩最大的莫過於康河。用徐志摩自己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的話描述就是,"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 "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

詩人絲毫也不掩飾他對康橋的喜愛。他曾經在《吸菸與文化》一文中寫道:"我的眼光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所以可以說,康橋是詩人美之信仰蘊積的地方。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尋夢,也就是尋找人生的美好理想,也就是胡適所說的"單純信仰",詩人在康橋沒有找到的,還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繼續追尋。但是康橋對詩人而言,永遠是開啟性靈的精神家園,永遠是孕育他的胚胎。

1928年,再婚兩年的徐志摩發現自己的生活陷入"圍城"之中,他的妻子陸小曼再現交際花本色,花銷很大。徐志摩三地兼課,四處奔波,十分狼狽。徐志摩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為此,他選擇了逃避,1928年5月,徐志摩做了一次為期半年的環球旅行。在歸來的南中國海上,最令他難忘的就是母校康橋。11月6日,徐志摩站在船頭上,很自然地吟誦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及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