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四川是我國的旅遊大省,境內風景優美,有許多著名景點,如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貓基地、青羊宮、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九龍溝,天台山,四姑娘山,九曲黃河第一灣,瀘定橋,樂山大佛,峨眉山等著名景點。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在當地旅遊的同時,如果我們能瞭解當地的文化習俗,那我們的旅遊就會變得更有滋味,對所去的景點就會有更深刻的影響。這裡小編介紹一下四川的一些文化習俗。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民族文化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

習俗文化:  

走人戶,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係。  

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  

川劇文化:  

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人傑地靈,旅遊勝地的四川,其文化習俗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