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如何應對“美軍艦穿越臺海” 傳聞背後凸顯臺當局面臨空前孤立

《祖國》記者 楊晨

又在打臺灣牌,近日,美國軍方又出來挑事,稱考慮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針對此事回應表示,美方應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少將就此事談到,雖然臺灣海峽是國際通道,但屬敏感海域,只能無害通過,“如果美國軍艦抵近大陸沿海,而且對中國構成威脅,我們一定會採取反制措施,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在羅援看來,若美軍艦來犯,大陸方面可以採取綜合性反制措施,不僅在外交上提出強烈抗議,在軍事上也會做好強硬反制的準備。

“美國此舉是在玩兒火、在走鋼絲。”在軍事評論員宋忠平看來,臺海地區非常敏感,一旦發生碰撞甚至是軍事衝突等極端情況,後果將非常嚴重。

“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向‘臺獨’發出錯誤信號,那麼將不排除解放軍以武力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宋忠平說。

美國海軍上一次穿越臺灣海峽是在11年前,2007年,小布什執政時的美國正處於鼎盛時期,而如今的美國正處於下坡路,中美關係重要程度和中國的世界影響力也是今非昔比,美國如果此次又在這一敏感地區出現,更多凸顯了臺海緊張和臺灣當局面臨的嚴峻困境。

中國海空軍圍繞臺灣島或在臺海實施軍事演習已近兩個月,何時終止,尚且未知。這場連續的演習,極大的震懾了“臺獨勢力”,營造了“分裂必武”的高壓態勢,大量解放軍新式裝備在演習中亮相,使我軍在接近實戰環境下進一步熟悉了裝備的性能,人機合一對於現代化戰力異常重要。在臺海環境下的實際操演,也讓我軍官兵逐漸進入了一切為了實戰的狀態,提升了打贏的意志和捍衛國家統一的能力、勇氣、決心。同時,細心的人也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旦“臺獨勢力”螳臂當車,冒天下之大不韙,中國軍隊有絕對的實力對臺實施“圍點”。“臺獨”死路一條。

如何應對“美軍艦穿越臺海” 傳聞背後凸顯臺當局面臨空前孤立

臺灣在國際上的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據《祖國》消息, 即將於本月在俄羅斯舉行的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俄羅斯政府要求觀眾申請“球迷身份證”才能入場觀賽,填寫國籍時臺灣被明確標註中國,而填寫證件郵寄地址時根本連“臺灣”選項都沒有。臺“外事部門”對此回應稱,類似情況太多,臺當局已經“窮於應付”。而在早些時候,北京要求外國航空公司不得將臺灣、香港和澳門標註為國家之後,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20家航空公司接受中國的要求,其中包括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和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除此以外,芬蘭航空(Finnair)、印度尼西亞航空(Garuda Indonesia)、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和菲律賓航空(Philippine Airlines)等也按照要求改變了網站上對臺灣的標註。

中國民用航空局4月25日致函36家外國航空公司,要求它們在公司網站及促銷資料上不得將臺灣標註為國家。北歐航空(SAS airlines)、瑞士航空(Swissair)、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宿務太平洋航空(Cebu Pacific Air)、俄羅斯航空(Aeroflot)、意大利航空(Alitalia)、奧地利航空(Austrian Airlines)、毛里求斯航空(Air Mauritius)、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Iberia)、以色列航空(EL AL)、蒙古民用航空(MIAT Mongolian Airlines)和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S7 Airlines)也都“符合要求”。

5月24日,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與臺灣當局“斷交”,臺灣地區所謂“邦交國”減至18個。而這已經是民進黨當局兩年內,繼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之後,失去的第四個所謂“邦交”。

目前聯合國裡一共有193個成員國,灣灣還有18個所謂“邦交國”,從數量上看也是佔了約十分之一啊。然而如果深究就會發現,與臺灣當局保持所謂“邦交”的這些國家,風格也非常“突出”。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扒一扒臺當局的這些“友邦”。

所以在昨天布基納法索政府發表聲明同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之後,我們的外交部對此表顯示了讚賞。

南太平洋,即澳洲和印尼以西的地區,這個地區的國家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島國。這些國家因為遠離國際貿易體系,無法發展工業和服務業,經濟相當薄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國防和財政往往需要依賴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三個西方發達國家,甚至日本的協助。

臺灣當局另外一塊主要的所謂“邦交”聚集地便是美國的後院——加勒比海及中南美地區。包括,海地,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加勒比海各國的國情基本上是多島一國或者一島一國,例如聖基茨和尼維斯就是兩座島的名字,這兩座島便組成了這個國家,聖盧西亞直接就是一座島的名字。中南美的國家有:巴拉圭,伯利茲,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

這一地區的國家各方面實力要強於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國,外交的自主性相應地也高出一些。近年來巴拿馬、多米尼加已經先後主動與我國建交。

巴拿馬斷絕了與臺灣漫長的“邦交關係”,與大陸建交,這對臺灣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令其陷入極大不安之中。巴拿馬的“斷交”決定使蔡英文“丟盡了臉”。這是由於,巴拿馬作為美國的近鄰,”決定與臺灣“斷交”,會導致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跟著效仿。以往,美國的“後院”的國家一向被臺灣當局認為可能是最牢固的“邦交群”,巴拿馬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要衝——巴拿馬運河,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也可以說是臺灣“邦交國”中當時最有分量的,該國與中國建交,對於臺當局的打擊巨大。

蔡英文執政後,大陸先後同岡比亞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建交,關於臺灣很快將失去唯一歐洲盟友梵蒂岡的傳言也越傳越兇。另外,在聯合國體系內,北京正毫不客氣地擰緊螺栓,世界衛生大會、國際刑警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等也均對臺灣採取拒絕態度。其他與臺灣有“邦交”的國家同樣感到了窒息。以上種種都將對蔡英文包括“新南向政策”在內的主要戰略產生衝擊。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都不會不顧自身政治經濟利益,去迎合蔡英文的政策而得罪中國大陸。

有國民黨民意代表稱,臺灣“邦交國”中絕大多數正在“排隊”等待與大陸建交。

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現象是極其古怪的,意味著自我選擇被國際社會邊緣化,臺灣當局給的那點錢哪裡能夠彌補那些國家與中國大陸沒有外交關係所造成的綜合損失。

毫無疑問的是,只要蔡英文當局繼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和一箇中國,“邦交國”與臺灣的“斷交”潮還將繼續,直到臺灣“外交”剃光頭,“邦交國”一個都不剩。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有目共睹——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有哪個像樣的國家不希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呢?現在還與臺灣存在所謂邦交關係的國家的領導人,內心其實都很糾結:在政治上與臺灣一同受到擠壓,在經濟上,無法與中國開展正常經貿合作卻要去臺灣討點小錢,這種狀況,換做誰都是不願意看到的。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臺灣當局又想到了自己的“靠山”美國,而此時華盛頓也正想方設法遏制中國崛起,於是一拍即合地吹出“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的風來,是很有可能的。但臺灣當局的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是被雨打風出去。就算是美軍敢來玩穿越,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很小,首先美軍在臺海的行動完全處在我軍的監視之下,中國海空軍會實施緊盯,還可實施抵近偵察,中國太空有衛星,天空有戰機,陸上有導彈,海上有軍艦的態勢,完全有理由讓美國的軍艦“毫無作為”。必要時,中國艦機還可以對其進行驅離,以往在南海,中國軍艦已經多次對美國軍艦實施過有效驅離,驅離過程中,就連美國海軍都評價中國海軍做得很“專業”。

美國海軍穿越臺海能夠阻止中國軍隊的演習嗎?答案毫無懸念:不能。然而,美國一次意義不大的穿越卻可能讓自己付出代價。眾所周知,當前中美在多個領域合作和衝突交織,中國是有能力讓美國派軍艦穿越臺海的行為得不償失的。美國政府也不願意讓自己國家的利益受損。

另外,現在的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也很大,可以出現在美國不願意中國海軍出現的一些海域,4/5月份,中國海軍就曾出現在地中海,當時,美國、俄羅斯的軍艦也都在那裡實際對峙,美國更是轟炸了毗鄰地中海的敘利亞,那裡更是美國對手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中國軍艦從地中海穿越,也可以被媒體做出多種解讀。

據報道,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透露說,今年早前美國對派遣航空母艦通過臺灣海峽的計劃進行了評估,但擔心此舉會激怒大陸。最終經過衡量,選擇了“比較不挑釁”的方案:派遣其他軍艦“定期但不經常”地通過臺灣海峽。但目前,白宮還沒有做出明確決定。

而據路透社6月4日報道,一位美國官員說,美國今年已經審查過一次派航空母艦通行臺灣海峽的計劃,但最終放棄了。由此可見,美國軍艦此次是否真的能夠穿越臺灣海峽,尚屬懸念。而“臺獨勢力”想要藉此事為自己壯膽兒,根本就是南柯一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