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漂泊的遊子寄心何處?古人通過詩詞歷經千年言:心安處即是故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鄉,人在故鄉,便覺得熟悉、親切、有安全感。而離開故鄉的日子就叫做漂泊,離開故鄉的孩子就成了遊子。那如果沒能留在故鄉,應該怎麼辦呢?而如今,有那麼多漂泊的人,他們的心情應該寄託在何處?既然沒有地理上的故鄉,那隻能為自己的心、自己的精神找一個故鄉,古人已從遙遠的年代告訴了我們答案:心安處,即是故鄉。

漂泊的遊子寄心何處?古人通過詩詞歷經千年言:心安處即是故鄉!

初出城留別 唐 白居易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漂泊的遊子寄心何處?古人通過詩詞歷經千年言:心安處即是故鄉!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宋 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漂泊的遊子寄心何處?古人通過詩詞歷經千年言:心安處即是故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願在外漂泊的遊子都能讓你找到心安定的地方,這可以是一份工作,也可以是一個人。不管是什麼,只願你的精神有所寄託。

漂泊的遊子寄心何處?古人通過詩詞歷經千年言:心安處即是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