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真情守護特殊的“家”

一場疫情迅速蔓延,人們的心頭籠罩了一層陰影,在關鍵時刻,總有那麼一群人勇敢站了出來,為中華民族的萬千兒女築起了防範疫情的銅牆鐵壁。黑夜縱使漫長,但是一盞盞的燭火匯聚到一起,就一定能劃破黑夜、匯聚成希望的光。這一盞盞燭火,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每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是主動選擇到最危險卻也是最重要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白衣天使。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不顧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發揚無私奉獻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真情守護特殊的“家”

永寧縣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後,保健所醫護人員胡麗春、劉佳玲、馮悅、董文超、張海珍、趙小琴按照醫共體統一安排部署,主動請纓到華庭賓館、東泰陽光酒店、銀川黨校閩寧分校隔離點對隔離患者進行醫學觀察。參與“隔離點”的守護任務意味著零距離,可能與真正的疫情面對面。但面臨疫情肆虐,接到任務時,他們毫不猶豫,沒有絲毫退縮,以“破釜沉舟、拋開一切”的勇氣走上戰“疫”的第一線、站在了戰“疫”的最前沿。

真情守護特殊的“家”

在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她們不僅僅是黨員和醫務工作者,還是“衛生清潔員”、“生活服務員”、“安全監督員”、“心理輔導員”。她們每天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晝夜不分地緊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觀察對象送早餐、測量體溫;為隔離對象中的老年人、慢病、特殊人群進行血壓和血糖的監測,囑咐慢病患者按時服用慢病藥物;開展健康宣教,囑咐大家在醫學觀察期間要勤洗手、多通風、注意防護;通過微信群與隔離人員交心談心,開展心理疏導,幫助消除顧慮,保持情緒穩定;清理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對整個隔離區域進行無死角消毒……這些事情全部做完,防護服內的衣服都已溼透,護目鏡也被霧氣遮住,稍作休息後她們又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晚上等隔離人員們休息了他們還要再完善各類信息記錄。就這樣每天週而復始地完成醫學觀察各項工作任務,面對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她們都信念堅定的表示,非常樂意也願意為這些密切接觸者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有風險也不怕。

面對集中隔離,有一些被隔離人員剛開始不是很理解,有的情緒很大,有的不願意配合,她們在做好醫學觀察的同時,還要及時做好安撫工作。為他們解決生活困難、疏導心理結節,確保隔離人員安心隔離。她們是堅守在集中隔離點為隔離觀察人員服務的醫務人員和後勤人員,堅守讓他們很辛苦也很欣慰。

真正偉大其實是渺小的,是平凡生活裡每一個執著的瞬間,是每一個認真履行職責的瞬間。在東泰陽光酒店(一線醫務人員居住地),每天都能看到一個穿著防護衣和膠靴,戴著護目鏡、口罩和乳膠手套,揹著裝滿消毒液噴霧器的高大身影在進行環境消殺,這個人就是保健所醫務人員馮悅、董文超,他們每天揹著30斤的消毒液從六樓消到一樓,擦拭檯面、門把手、按鈕等部位,消殺工作看似簡單,實則並不簡單,要嚴格按照配比進行配置,原本就有一定刺激氣味的含氯消毒劑,在密閉的環境中,氣味不能散發,即便戴著護目鏡,他們也被燻得根本睜不開眼;呼出的水汽模糊了護目鏡,而不透氣的防護衣也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窒息。但為了保證一線醫務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他們每天堅持消殺三次,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他們雖然沒有戰鬥在第一線,但卻是一線醫務人員的堅強後盾和健康的保障。

真情守護特殊的“家”

歲月靜好只是繁花,負重前行的身影才是世間真情,沒有人生來就勇敢,只是因為他們身後有想要保護的人,也是這份光榮職業的選擇,讓他們擔當有為,衝鋒在前線,本著對自己負責即是對他人負責的工作精神,為更多人的安全默默的奉獻著。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毫無怨言,甚至自動忽視隨時可能被染上病毒的危險,義無反顧,用堅守踐行著醫者的使命與擔當。這是一群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堅守換得平安的最可敬的生命“守護神”,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撰稿:施琳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